王 毅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7)
高校是对时代特征反应最敏感、对社会信息捕捉最及时的特殊领域。青年大学生正是这一特殊领域的晴雨表。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高校的网络文化则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环境下,以网络为依托,由一定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这一亚社会群体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文化心态。在网络文化不断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和发现网络文化的新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网络文化对于正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它以虚拟的网络空间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影响着大学生们的生存、活动和思维方式。
一是娱乐主体化。娱乐性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娱乐产品帮我们逃离日常生活的牢笼……最能有效舒缓现代生活情绪,是市场的娱乐或娱乐化产品”[1]。高校网络文化以粗犷自发的娱乐、诙谐滑稽的表演、开怀尽兴的欢乐,充分展现了平日难以显示的自我表演、内心宣泄和精神满足。如“追星族”、“QQ聊天”、“流行语”等现象,就是颇为典型的代表。由于认知结构的局限,娱乐性内容对大学生更加富有吸引力。而且,学习、竞争的压力及日常生活的平淡乏味,也使他们渴望体验放松的、刺激性的娱乐性节目。
二是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是社会中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效用、作用、意义的认可和判断。“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大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2]。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相对单一,有利于形成自身稳固的价值观。而在网络文化无处不在的今天,不同国家的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信息聚集网上,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尽管主流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但各种价值观都有其相对应的市场。
三是个体隐私化。大学生尚处于一个思想和价值观都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既有丰富的情感也有敏感的神经,渴望倾诉和交流,但另一方面却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而此时,网络文化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方自由而隐秘的天地,给了自己一个可以倾诉的空间。
第一,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传播的速度较快,操作方便快捷,覆盖面十分广泛,它又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一种媒介,如果运用得当,高校网络文化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次,通过互联网,教师可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不良倾向、偏激观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有利于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网络文化的异质性容易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沉迷于网络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由于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人伦关系的约束,极其容易放纵自己的言行,抛弃社会责任,失去道德感。其次,某些传播媒介不顾社会效果,将“过去的神圣”、“曾经的高雅”,作为调侃、讥笑、嘲讽甚至“批判”的对象,而那些无精神蕴涵和艺术魅力的文化,甚至不正经的庸俗文化反倒成了“反传统的主调”,而这又刚好与大学生特有的社会逆反心理不谋而合。于是,大众媒介所带有的某种“玩世不恭”的色彩就很容易感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校应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研究探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而科学地解答大学生通过网络反映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一是换位思考,坚持理解基础上的正面引导。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接纳。但接纳的真正基础是了解,即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这是一种不带价值评判的倾听,要宽松和谐,不高高自居;要抱有积极的期待,不另眼相看;要以情感人,不讽刺挖苦;要严格要求,不迁就放松。
二是引导疏通,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所谓道德主体意识,指的是个体的人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其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所选择的道德价值与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人们的道德觉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主体意识及其自省程度。如同麦克莱伦所说:“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决,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要求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由选择的品质。”[3]因此,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道德素质发展问题,就必须从他们的内心信念入手,让他们在内心自主地构建起这种复杂文化环境影响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的道德秩序与道德观念。
三是理性教育,增强青少年应对和自保能力。高校网络德育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网络伦理教育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和文化现象的辨别能力。广泛开展校园网络的规范化和责任性教育,用道德的理性来约束、规范个体的行为。
四是积极主动,抢占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之一是如何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方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及时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大学生,把科学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大学生。
五是依托校园网,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首先,要挖掘学校网站功能,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组织网上专题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在校园网络论坛上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栏目,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络论坛建设,通过交流,让学生释放心理负荷,寻找自信源泉,真正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领航员,为开创高校管理工作新局面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1]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1(1):11.
[2]R.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3]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