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勇,邓 伟,李昊远
(常州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浅论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路径
薛 勇,邓 伟,李昊远
(常州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环境的非确定性、约束条件的非常态化和决策过程的非程序性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复杂而多变,这给决策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与风险。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急决策方案的良好效果,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决策主体需要从正确的逻辑起点、科学的逻辑方法、有效的逻辑策略和综合的逻辑过程等逻辑生成角度构建明确的应急决策目标指向、合理的应急决策评估机制、动态的应急决策调整方案和积极的应急决策情境交互思维,掌握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形成科学判断,提高应急决策的生态理性。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机理诉求;逻辑生成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是在一种紧急情景和状态下突然发生的,决策主体正常的目标追求受到扰乱和阻碍,决策主体获得的反应时间有限,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决策主体的预期与判断,严重影响学校整个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就是指在事件已经发生、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对事件的发展、变化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处置。高校人员和组织结构复杂,其社会影响比较广泛,同时,高校师生具有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信息传播能力强等典型特征,这使得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有的演化规律。在应急决策时的时空跨度越来越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作用对象越来越多、决策要素变量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研究公共突发事件的演化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形成科学判断,提高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1]。
(一)决策环境的非确定性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连锁反应带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应急决策的风险与难度。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中,围绕决策问题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以及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应急决策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应急决策是在一定的变化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可以说,应急决策环节受到很多非确定性因素的制约。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环境因素对最后的决策都可能产生影响。应急决策方案本身是否正确,能否顺利实施,它的影响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和决策方案,而且直接取决于决策所处的环境。因为决策环境是各种因素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不仅包括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的非预知性,而且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情况的非预知性。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决策者不能局限在某个单一方案上,而是要形成一组对策方案,明确考虑低概率但影响很大的紧急状态的结果,应用敏感性分析来检查决策环境变化的各种可能结果,在一定数值范围内估计应急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得到的效益,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二)约束条件的非常态化
高校系统发展过程中包含诸多因素,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统筹性、转换性、动态性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作用非常明显,高校系统各因素之间发展变化的关联性异常突出。某一事件或因素的发展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事件或因素的连锁效应。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中充满了非常态化、非程序化的随机变量,约束条件会限制应急决策的运转,如果简单地按照程序模式分析与设计应急决策流程和方案,就等于没有考虑这些随机变量的现实存在,是无法真正解决危机管理决策问题的。应急决策中客观的不能人为改变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时间的紧迫性、信息的有限性、人力资源的紧缺性、技术支持的稀缺性等方面。应急决策要求决策者不仅考虑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等客观制约因素,还需要将影响应急决策过程与结果的主观因素纳入约束条件的范围之中,包括决策者的认知水平、应变能力、决策机制等等,其中有关决策信息的缺乏构成危机决策最大的制约因素。由于约束条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相互交叉性,应急决策对于约束条件的甄别和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依据约束条件的信息制定有效行动方案的能力,因而应急决策的重要任务是对约束条件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利用,这也是约束条件非常态化的主要表现。正确、全面、准确地分析非常态化的约束条件,能够使应急决策者采取的方案和措施最大程度地耦合势态的发展变化,从而有利于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正确解决。
(三)决策过程的非程序性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是在相当有限的时间、资源和人员等约束条件下从多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加以选择和决断的非程序化过程,是在对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范围、即将带来的后果以及利害相关者的需求等相关因素的综合考量基础上作出的关于应对与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最优路径选择[2]。显然,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决策是非程序化决策。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无法像常规那样循规蹈矩,对多套决策方案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并征求专家的意见,甚至需要预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在民意调查、公众参与、投票、听证的基础上实施决策。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决策过程简便快速,更多的是依赖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智慧和直觉判断去权衡利弊,实时作出情景决断。这种在信息、资源不完备的状况下的非常规性决策直接决定了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发性、开创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它无可借鉴,难以量化,甚至不能预测,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不充分性、资源的相互影响甚至交叉影响的基本特征非常明显[3],因此无法采用固定程序、常规办法处理,真正适用的是随机的、探索性的办法,发散的、创新的思维。非程序性决策比程序性决策更重要,它对决策者的能力、才能、性格素养和知识经验等方面都是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决策过程的非程序化,才使得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决策过程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因为其不可复制性而难以测量与评价。非程序化决策过程无法像程序化决策那样通过数理逻辑运算来进行优化选择以达到决策过程经过检验的和可靠的要求。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需要在面临以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考量,还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急决策方案的最佳效果,所以应当从应急决策目标指向、应急决策评估机制、应急决策调整方案和应急决策情境交互等维度来描述应急决策的逻辑生成,以此保证应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能性。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就是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决策者为实现特定的目标,以相应的程序、方法和手段,在对抗和互动过程中对存在不确定因素的预选方案中作出选择的行为。
(一)明确的应急决策目标指向:正确的逻辑起点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目标的初始阶段,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将应急决策的相关要素统一指引向决策目标,这是应急决策导向性的具体要求。应急决策目标缺乏导向性,就无法保证整个应急决策过程的正确方向,而一旦应急决策的方向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应急决策的失败。决策者必须在决策目标的指引下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引导所有系统内相关资源与要素同时围绕决策目标导向发挥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应急决策的混乱和偏离重点。决策者应在多个维度上树立明确的目标取向,确定可实现的目标路径,实现最佳决策时机下的最佳决策,最大可能地避免应急决策失效。决策方案生成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危机决策对时效性要求极高,决策方案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往往存在冲突,决策者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反复比较和权衡。过于追求方案完整性就可能错过最佳决策时机,过于强调方案的时效性,就有可能不得不牺牲方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决策者在进行危机决策时,最大可能地做到两者之间的统一协调。
明确的应急决策目标指向下的决策推理都是基于决策主体的理性思考,但往往决策主体的理性思考与实际的理性决策存在一定的差距。理性思考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下的,如既定对象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决策或问题状况是清楚的,限定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所有的事实与结果都是已知的,决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不存在,因而最终收益与决策结果呈现正向最大化。
(二)合理的应急决策评估机制:科学的逻辑方法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高度的不确定性,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案的实施将高度不确定性的应急决策转变为低度不确定性决策或常规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决策主体调用相关知识经验形成应对紧急状况的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并最终实施方案,这就是应急决策方案生成的基本逻辑过程。
应急决策评估是决策方案生成的重要内置环节,应急决策过程中的一切决策预案都应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估,对应急决策预案可能面临的问题及预期效果进行综合权衡,预测其利益、风险和代价,以及规避风险与降低代价的可能性。在分析论证和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所提交的预案进行可选性排序,推荐出最佳决策预案和最佳备选预案,以供决策者选择。
应急决策评估建立在专家咨询程序的基础上,在风险感知、危害识别的前提下,对应急决策方案进行评估,专家个体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认知、评价应急决策中的环节与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可能的影响结果,并且向群体传输其机会感知和风险感知。对应急决策预案中的每一重要节点进行评估,将促进应急决策方案的感知进化,能够促使决策团队中的个体感知趋于一致化并且消除个体之间的认知冲突,加快认识改进和感知进化的中间过程,减小个体之间的感知偏差,使个体的感知行为集结成群体的创意行为,最后形成有效、科学、积极的团队方案。
(三)动态的应急决策调整方案:有效的逻辑策略
决策方案确定后,随即进入决策实施环节,而调整决策通常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产生。动态调整决策是不断完善决策方案的重要手段,也是不断增强方案效果的必要途径。及时有效的方案补充构成了“决策—执行—反馈—补充—再反馈—再补充”的互动链条,从而使整个决策过程形成良性循环,使决策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随着公共突发事件的急速发展变化,一些无法预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机会在实施阶段会随时出现,在制定方案时考虑不充分的次要因素可能会突显出来成为主要因素,对既定决策目标产生影响和冲击,从而不得不对决策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当决策方案执行顺利时,方案中确定的目标可能显得保守或不合时宜,继续坚持原定目标可能错过实现方案效益最大化的有利机会,因而需要完善或部分调高决策目标。当决策方案执行不顺利时,继续坚持原定决策目标不仅会明显增大决策执行风险,还会大大降低决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决策者果断进行目标纠偏,使既定目标指向更加准确。应急决策虽然是一次决断,但是应急方案在危机处置中,通过反馈的信息要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决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量的随机函数,而不能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凝固僵化的东西,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经过追踪决策使方案进一步优化,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四)积极的应急决策情境交互思维:综合的逻辑过程
当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突然爆发时,有关事件本身的情景只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客观存在,只有被决策者和决策团队加以主观建构之后,才会在其大脑中形成特有的认知图式,这就是决策者所认识到的紧急状态和应急决策情境。通过应急决策情景交互这种极其理性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决策情景的特殊要求。参照理性思维的有关特征,一方面,通过情境交互,决策者在某项应急决策的过程中,理性感知并明确其面对的决策任务的基本结构,厘清基本结构中的重要参数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与这项决策任务相对应的内在心理映像和内部表征。这就有效完成了对任务信息进行原始的信息再加工,包括问题的基本判断与认知、决策目标确认、各种应急决策备选方案及其后果作出主观的理解与表达等,为达到良好的应急决策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交互根据情景的客观刺激并加以主观建构后形成相应的认知图式,再经过过程反馈和结果反馈后,对决策目标、决策方案、决策模式等决策行为进行系列交互过程而形成整体行动方案,寻找在动态应急决策生成的过程中情景类型与决策行为、对策生成、策略选择和决策模式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内在的共性规律,根据交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对应急对策进行调整修正。为此,应急决策情境交互高度依赖于事件情景、经验情景和行为情景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实现对决策行为方式、行为规则、行为结果以及对决策盲区、决策迷思等应急决策风险进行规避,提高决策理性,减少决策非理性因素,远离决策偏差和决策失误,这是形成科学的应急决策生成的基本逻辑,也是形成相对满意应急方案的最短路径,是设计实现最短路径的决策机制。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表面伴随着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背后却隐含着彼时彼处的逻辑必然和逻辑规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所面对的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决策主体会形成自己特有解答方式的外在逻辑方式,而决策方案的实施是否能够科学有效地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这就要考量外在逻辑方式是否符合公共突发事件本身的内在逻辑规律,是否保持与内在逻辑规律最大的一致性。
[1]刘霞.非常规公共突发事件动态应急群决策:“情景-权变”范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0(5).
[2]刘霞,向良云.网络治理结构: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系统的现实选择[J].社会科学,2005(4).
[3]李伟明.谈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11(7).
[责任编辑迪尔]
OntheLogicFormationofEmergencyDecisionRegardingCollegeUnexpectedEvents
XUE Yong,et al
(Law and Art 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In course of making emergency decision as to unexpected events in college, due to the uncertainties and constrains of the situatio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becoming complicated and variable, 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 and risk to the decision maker. Therefore, the leaders shall base their judgments on appropriate start, scientific and logical approach, effective logical process, and positive logical strategy etc.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direction of decision-making, reasonable assessment mechanism, dynamic emergency decision adjustment scheme, and interactive thinking be set up. Consequently, the scientific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college emergency decision will be made and the sense of such decisions will be raised to a higher status.
college unexpected events; emergency decision; mechanism appeal; logic formation
C934
A
1000-2359(2012)04-0051-04
薛勇(1977-),男,江苏淮安人,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D880099);2011年常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201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