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富强,雷时荣
(1.四川省乐至县佛星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乐至 641500;2.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乐至 641500)
影响农户饲养母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商品猪价格大滑坡的时期,农户饲养母猪的效益更低,有的地方出现大杀母猪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母猪养殖经济效益?怎样科学饲养管理母猪,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增加母猪养殖经济效益?笔者长期观察发现,造成母猪养殖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八个方面。
养殖母猪首先是要学会掌握信息,包括市场行情和养殖新技术,避免盲目生产。同时必须多与养猪协会组织和养殖企业联系,用成批销售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水平,增强流通、生产等环节的协作使之实现共赢。
许多母猪养殖户长期习惯配土猪,这样不仅产的仔猪小,而且仔猪生长慢,不适应生产需求,市场竟争力差,效益差别较大。据测算,养一头土仔猪比养一头良种杂交仔猪少收入50~80多元。
草料单一或饲料配方不合理,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它营养成分,母猪营养缺乏而造成配种困难。
不少母猪养殖户规模小,均养一、二头母猪,无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随猪市波动改变喂母猪方向,猪价高喂养母猪,猪价低就杀母猪。
要重视疫病防制,作好防疫注射。有的母猪养殖户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注射疫苗,甚至连猪的几大传染病疫苗也不愿接种。猪只死亡认为是自己运气坏。
母猪经常接触地面,加上青料、生料,极易感染寄生虫病。尤其是消化道寄生虫在母猪的胃、小肠内会引起寄生虫性肺炎、肠炎、肠道阻塞、肠道蛔虫等疾病,轻则使母畜营养不良,重者会诱发仔畜生长受阻形成僵猪,增重率降低30%,严重时会引起仔畜死亡。
仔猪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及所需营养物质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日泌乳量到产后21d以后则逐渐下降,同时奶中的某些营养物质也逐渐减少。此时应给仔猪补充优质饲料,以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补充母乳不足所缺乏的那部分营养,增加断奶仔猪体重,提高抗病力,此外,还可保持母猪良好的体况,有利于母猪发情配种,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出生后7~10日龄开始出牙,齿龈发痒,这时是训练仔猪吃料的好时机。但大部分母猪户都不给仔猪补食,任母畜哺养,结果营养缺乏仔畜瘦小,母畜配种期也推迟。
仔猪断奶、出栏的早晚,决定母猪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提高仔猪的出栏率。在母猪生产中,目前各地都广泛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采用仔猪早期诱食断奶,将直接影响到仔猪以后的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养母猪户应尽可能早断奶,早诱食,提高仔猪的采食量,从而加速仔猪生长发育速度,提早出栏,提高养殖母猪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