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品英 刘建魁 审校 施光奇 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050011)
脱疽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手指或足趾肢节坏疽自行脱落的一种慢性病症。此类患者在重症晚期常因肢体坏疽而被迫施行截肢而残废[1]。脱疽最早记载于《刘涓子鬼遗方》,是“经脉或因肾阴亏损不能制火,或因外伤而气滞,或感受寒湿毒邪气血凝滞”而成。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对脱疽不断探索,繁衍了众多方药,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奠定了理论基础。益气活血论源于《内经》,张仲景在前人基础上予以发挥,拟温经汤,指出血遇温则行,祛瘀必于温通的原则。之后王清任根据元气亏虚,气不能帅血行而发生瘀血之论述,提出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主张治病须明辨气血的虚实与滞瘀,强调“气血冲和,则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由此益气活血论为后世所奉行,被医家所推崇,历经发挥堪称经典,广泛运用于临床经久不衰,至今仍有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由所感,各显其证”。阐明了疾病与病因之间的因果关系。疾病就是“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的过程。而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本身“正气”和“邪气”实力的对比。祖国医学在发病学说中,更重视正气。如《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中医虽然重视机体内在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但是也不忽视外因在发病中的影响。通过对症候特点的分析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以内因为依据,以外因为条件来辨证施治取得了正确的治疗和较好的效果。
脱疽在外因作为经脉致病根源,在《灵枢》中就明确指出“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疼、或热、或寒、或痹,变化无穷,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寒客于经络中则血涩”;《病源》有“风邪侵于分肉之间,流于血脉之内”;《医林改错》曰:“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内经》曰:“湿气成则害人皮肉、筋、脉”,“柘跛,寒湿之病也”。《丹溪心法》有“内有血热之变,再受寒冷外搏而凝涩”;《素问·举痛论》[2]:“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3]。此即古人有关“邪”在脱疽中关于病因学说的认识记载。同时也阐明了“外邪”与“血瘀”的本质并存和必然联系。“血瘀”是导致脱疽的共有特性。无邪不瘀,因邪致瘀已成事实,《内经》曰:“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说明了因邪致瘀,因瘀致病的观点。
内因则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体失养为其主要病机。主要由于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寒邪收敛经脉气血,故早期常为阳虚寒凝症。由于寒邪蕴久可以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故中期可出现热毒症。后期由热邪伤阴,溃烂流脓失血,而出现气血两虚或气阴两虚之症。本症为慢性病,病程长可消耗精气血,故久病穷肾,从而加重肝肾的亏损,形成难治之症。
综观上述,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内因、外邪互相作用的结果。病由邪起,因邪致瘀。各种外邪的侵入是导致经脉闭塞、血流障碍的主要原因,可形成脱疽所具有各种血瘀属性的症候群。这是祖国医学中对血管病的病因与病机的卓越的理论基础。
2 益气活血法在脱疽中的作用 益气活血法是在中医淤血学说基础上,以益气和活血药物为主,进行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机理探讨和药理研究不断深入,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前景。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下卷》中提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乃气虚血瘀”。其代表方“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使气盛而血行,经络通畅,配合活血祛瘀药,共起益气活血逐瘀通络的作用[4]。中医学理论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依互用,气推血而行,血滋气而动。《景岳全书》认为“气虚而血滞,气弱而不行”。《温病条辨·治血论》说:“血虚者,补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自通。”“善治血者,不求有行之血,而求无形之气。”即治疗血瘀为病者,应以补气行血祛瘀作为原则,气旺才能推动血瘀运行,使瘀滞之血得以消散。大量研究表明,补气活血化瘀疗法是改善脱疽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方法。补益气血与活血化瘀药物及其所组成的方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侧枝血管的再生,促进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灌注和缺氧状态,使停滞的血液流动加快,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解除血管痉挛,使血栓溶解等作用[5]。
3 益气活血法在脱疽中的应用 中医气血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其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为气之母,其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与血阴阳相依,相互为用。气存在于血中,血能载气运行,血液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鼓动。方能周流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濡润作用。机体四肢手足是气血运行之末,多为细小脉络,每因寒冷、外伤等诸“邪”客于脉络,留而不去,致使脉道闭塞不通,肢体失于濡养而百筋滞涩,血流衰少,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因此以益气温经、活血通络为治则,使气血流通,肢体远端得气的温煦而治愈疾病。
王丽新[6]等,用黄芪30g,红花15g,当归15g,丹参15g,地龙15g,双花20g,姜黄15g,牛膝10g,党参20g,白鲜皮15g。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运用“气血”理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果,110例患者经过治疗,有效率达90%;江介平用生黄芪100g,当归10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0g,䗪虫15g,桃仁15g,地龙15g,玄参18g,银花15g,山甲珠10g,水蛭10g,蜈蚣2条,忍冬藤30g,丹参30g,生地15g,川牛膝18g,甘草6g等药利用“气血”理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良好效果。认为此患者因气虚不能运血,故血脉瘀阻,血行不畅,久则肉腐而致病;魏明等,用黄芪30g,党参20g,当归20g,红花15g,鸡血藤15g,姜黄20g,干姜15g,金银花20g,牛膝15g。运用“气血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尤其是治疗一、二期患者,疗效较为满意。
研究表明,由于脱疽瘀血之形成,病因病理变化多端,所以在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时,益气活血中药并不是通过单一途径发挥疗效,而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综合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从整体上改善和保护局部组织缺血[7],决不能仅仅是将几味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集中使用,而是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疾病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选用不同功效的药物与活血化瘀药合理配伍,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4 小 结 根据上述理论和认识,在治疗脱疽上采取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的法则,在活血化瘀的方剂中,加入补气温煦的药物,使气盛血旺脉充盈,行气活血,溶栓通脉,通络定疼。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与再生,促进血栓液化溶解与再通,促进坏死组织快速修复与愈合[8]。肢体远端得气血温煦、濡养而沛雨甘霖。益气与活血,攻补兼施,补气而不壅中,攻伐而不伤正,破中有补,补中有行。因此,运用益气活血理论指导治疗脱疽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现代医学科学实验室的依据证明,前人的血瘀理论与实验室所获得的研究依据相吻合。凡符合中医血瘀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特异新技术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说明古人在当时医疗科研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对血瘀理论作出的广泛论述及其发展转归和判断,无不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9]。
益气活血法在治疗脱疽中的价值是可靠明确的。在疾病趋于缓解或慢性阶段,其作用稳妥、疗效明显。但若急性开始即投以大量益气活血剂,不仅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反而促使供血恶化,激惹病理性血管的炎变发展,加重坏死创面扩大,严重者被迫截肢。中医理论认为,“病”与“证”的构成是由“邪-瘀-虚”三者组成的复合综体,其主次转化的动态表现错综互见。故在治疗脱疽时应遵循:按病求因,辩邪审瘀,益气为重,祛邪为先,随证论治的原则。
[1]刘晓毅,祁光裕,禄韶英.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5):587-587.
[2]陈品英,刘建魁.血管再生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虚寒证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6):685-686.
[3]刘 异,魏 明.自拟中药汤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99-199.
[4]周曾林,朱晓玲.益气活血法的临床运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9):430-431.
[5]杨丽梅.自拟方分阶段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2):29-29.
[6]王丽新,佟志刚,曹学君.活血化瘀补气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10例观察[J].中国社区师,2007,9(24):179-179.
[7]汤晶晶,韩 辉,鲍远程,等.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78-1578.
[8]陈品英,刘建魁.血管再生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五项指标的疗效影响[J].四川中医,2011,29(12):89-90.
[9]任 然.试论益气活血化瘀法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19(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