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脐动脉血气与脐静脉/母体静脉血药浓度比的观察

2012-04-13 10:48:41梁大为
山东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麻醉学母体血药浓度

梁大为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硬膜外麻醉、腰麻剖宫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0.75%盐酸罗哌卡因作为以上两种麻醉的用药,产妇、婴儿血药浓度的检测均有报道[1,2]。产妇待产时间的长短、术中暴露时间的长短、产妇血容量减少、缺氧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脐静脉/母体静脉血药浓度比(UV/MV)的变化[3]。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观察报告了26例足月剖宫产妇术中脐静脉血气与UV/MV值,旨在评价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脐动脉血气与UV/MV的影响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足月剖宫产妇26例,年龄(29 ±6)岁,身高150~170(160±5)cm,体质量59~118(77±14)kg,ASAⅠ~Ⅱ级,无心、肺、肝、肾疾病。术前测定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在97%以上,所有产妇于L2~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盐酸罗哌卡因12~15 mg。

1.2 检测方法 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3 mL送检,进行血气分析,固定时间、人员采集。同时抽取脐静脉及产妇静脉血各3 mL,母婴标本均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的盐酸罗哌卡因母婴血药浓度,并计算出UV/MV值。观察药物起效时间、注药至切皮时间、暴露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盐酸罗哌卡因用量(13.7±0.9) mg,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后起效时间为(3.0±0.5) min,注药至切皮时间为(7.3±3.1)min,暴露时间为(17.5±3.8)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作用最高平面多在T6~T8。脐动脉血气pH(7.33± 0.04),Lac(2.03±0.50)mmol/L,PCO2(49.31± 6.53)mmHg,PO2(21.65±5.28)mmHg,UV(81± 25)ng/mL比 MV(143±36)ng/mL减少(P<0.01),UV/MV值0.56±0.17。

2.2 相关性分析 随暴露时间延长Lac水平呈升高趋势,但无相关性(r=0.247,P>0.05);随暴露时间延长pH值呈下降趋势(r=-0.392,P<0.02);随暴露时间延长UV/MV呈升高趋势(r=0.532,P<0.001);随暴露时间延长UV呈升高趋势,但无相关性(r=0.116,P>0.05);随暴露时间延长MV呈下降趋势(r=-0.329,P<0.05);随pH值升高UV/MV呈下降趋势,但无相关性(r=-0.258,P>0.05)。

3 讨论

盐酸罗哌卡因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的毒性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小于布比卡因,产妇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少[4]。该药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本研究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选择临床病例时,排除了心肺疾患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UV/MV值可反映药物的胎盘转运情况。体循环中母体静脉血和动脉血的血药浓度基本一致[5],本次研究以胎儿脐静脉血与母体静脉血盐酸罗哌卡因浓度的比值反应盐酸罗哌卡因的胎盘转移情况。

盐酸罗哌卡因的血浆浓度与剂量、用药途径和注射部位的血管分布有关。母体血循环中的局麻药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胎盘。胎儿脐静脉血血药浓度除与母体血浆蛋白有关外,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药物暴露时间(给药至胎儿娩出时间〕,暴露时间越长,脐静脉血药浓度越高。同时胎儿对药物的摄取,存在“离子捕获”现象,H+离子浓度增加(或pH浓度降低〕时,更多的局麻药呈离子形式。由于离子形式的药物不像脂溶性、非离子形式的药物那样容易透过脂质膜,当母体药物浓度下降时,可阻止胎儿体内的药物返回胎盘母体循环,弱碱性药会在胎儿血液中积聚[6]。盐酸罗哌卡因的离解常数pka为8.1,本研究中剖宫产胎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pH 7.33±0.04,随胎儿酸中毒加重,即Lac升高或pH降低,UV/MV呈高浓度比率,存在明显“离子捕获”。这也可能是本次研究UV/MV值0.56±0.17远高于硬膜外麻醉时易三平等[1]报道的UV/MV值0.34±0.03及王爱忠等[7]报道的UV/MV值0.42± 0.12的原因。因此应尽可能缩短暴露时间,减轻胎儿酸中毒程度,进而降低UV/MV值,以提高母婴安全性。

由于本次研究0.75%盐酸罗哌卡因所用剂量较低,而且因为在胎儿娩出前检测胎儿血药浓度比较困难,故而检测UV/MV只有胎儿娩出时一个时点,不能说明药物在母体和胎儿的动态变化[2],留待有安全用于胎儿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后,才能明确母婴药物动力学变化。

[1]易三平,喻宏,孟庆新.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时胎儿脐静脉血及产妇静脉血血药浓度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1):771-772.

[2]李远志,宋德玲,梁大为.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剖宫产脐静脉血及产妇静脉血血药浓度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3):297-298.

[3]李远志.预吸氧对剖宫产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7-348.

[4]沈晓凤.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0):634.

[5]陈宏,赵轶,朱春仙.剖宫产术病人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的胎盘转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8):740-742.

[6]徐铭军.2009麻醉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56-557.

[7]王爱忠,张晓丽,包艳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产科麻醉的效果及母体和胎儿血药浓度变化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2(10):597-599.

猜你喜欢
麻醉学母体血药浓度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蒲公英
辽河(2021年10期)2021-11-12 04:53:58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火炸药学报(2014年1期)2014-03-20 13:17:23
自制甲氨蝶吟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