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安,任冬梅,李 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多年来,制定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发生概率,一直是DM治疗的研究重点。目前,对DM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尚无统一认识。2011年,我们提出了低血糖反应阈值概念,并检测了正常人的低血糖反应阈值,观察其与体质量指数(BMI)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内分泌科健康医护人员及其家属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20~42岁;经健康体检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等,患者均无低血糖病史。
方法:晨8:00始测量初始心率、血压;然后将胰岛素4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3 U/h,15 min监测手指末梢血糖及心率、血压一次,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立即抽取静脉血,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取血后立即静注50%葡萄糖液20 mL,然后静滴10%葡萄糖液500 mL;继续检测手指末梢血糖、血压,至血糖正常后30 min停止滴注。之后密切观察并检测血压2 h,随访1 d。观察指标:①低血糖反应阈值:即低血糖反应出现的起始时间;②血糖下降时间:血糖从4.7 mmol/L降至3.0 mmol/L的时间;③有无后续症状:静注50%葡萄糖液半小时内低血糖反应完全恢复正常为无后续症状,如静注后1 d内有头晕、乏力等不适为有后续症状;④BMI。
低血糖反应标准:出现下列反应之一者判断为出现低血糖反应:①饥饿感并出汗;②饥饿感并心慌;③无饥饿感,心率较初始心率增加10次/min以上;④血糖低于正常,出现意识障碍、乏力、视物模糊等任何症状之一。
结果:①低血糖反应阈值、血糖下降时间、BMI:本组低血糖反应阈值为1.4~3.7(2.4±0.6)mmol/ L,血糖下降时间(32.38±17.38)min,BMI(23.16± 2.9)kg/m2。②低血糖反应阈值与出现后续症状的关系:本组低血糖反应阈值≥2.4 mmol/L者24例,出现轻微后续症状1例(4.2%);低血糖反应阈值<2.4 mmol/L者18例,出现轻微后续症状6例(33.3%);低血糖反应阈值≥2.4 mmol/L、<2.4 mmol/L者出现轻微后续症状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本组7例在静注50%葡萄糖液后6 h内出现轻微的后续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6例,心慌1例,血压均无明显变化,6 h后症状均消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③低血糖反应阈值与BMI、BMI与血糖下降时间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低血糖反应阈值与BMI呈正相关(r=0.78,P<0.01),BMI越高,低血糖反应阈值越大。BMI与血糖从4.7mmol/L降至3.0 mmol/L的时间呈正相关(r=0.80,P<0.01),BMI越高,血糖下降时间越慢。
讨论:目前,对DM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尚无统一认识,UKPDS[1]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DM慢性并发症发生;而ACCORD[2]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不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且病程长、行强化血糖控制老年DM组的全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死率均高于常规组,并因此而提前终止研究。因此,在加强DM患者血糖控制的同时,避免其低血糖发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个体血糖降到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的血糖值称为低血糖反应阈值,试图用该阈值判断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为DM患者制定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发现,正常人的低血糖反应阈值为(2.4 ±0.6)mmol/L,远低于血糖正常值下限;且BMI越高,低血糖反应阈值越大,相对不易发生低血糖,且后续症状较轻。因此,临床上为DM患者制定降糖方案时,应考虑到BMI对低血糖反应阈值的影响。BMI高的患者由于低血糖反应阈值较高,可适当提高降糖力度;BM低的患者由于低血糖反应阈值较低,低血糖反应较重,可根据其年龄、依从性、合并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缓慢降低血糖,尽量应用低血糖反应概率较小的治疗方案,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另外,从正常志愿者的实验过程看,仅部分受检者有轻度不适,但均不影响工作生活;证明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滴测定低血糖反应阈值的方法安全可行。
[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J].Lancet,1998,352:837-853.
[2]The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24):2545-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