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

2012-04-13 09:33张艳丽丁红岩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起源苏联德国

苑 爽, 张艳丽, 丁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试论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

苑 爽, 张艳丽, 丁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冷战起源;美国;苏联;德国问题

关于冷战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围绕它的争论至今没有停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西方学术界、前苏联学术界、中国学术界对此都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分歧很大,对若干问题也没有达成共识。但各国学者对一个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二战后的德国问题在美苏对抗、推动冷战形成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冷战起源中的德国因素还不够重视,没有全面、系统阐述“德国问题”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本文对此将进行比较详细地论述与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丰富冷战起源的学术研究。

一、冷战起源的研究现状

西方学术界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冷战了。以美国学术界为代表,其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形成了几种各执一词的学派:50-60年代初被称为“传统学派”;60-70年代被称为“修正主义学派”;80年代则被称为“后修正学派”;90年代冷战结束后,又兴起了“国际派”。“传统学派”将挑起冷战的责任基本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在东欧的行为,如“波兰问题”、“匈牙利问题”、苏联以拆迁赔偿的方式野蛮地掠夺德国东占区等,使得冷战不可避免。60-70年代出现的“修正主义学派”受美国越战失败的影响,大多认为是美国最先挑起了冷战,苏联是被迫应战,因而主要责任在于美国。“后修正主义”学派则试图跳出上述两种非此即彼的观点束缚,重视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着重讨论政策的互动性。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派”也被称为“冷战史新研究”学派,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原“共产主义阵营”学者的加盟和来自“对方”的档案文献开始开放,使得对“冷战”研究日趋多元化和国际化。前苏联学术界对冷战起源研究的观点长期始终如一,即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而苏联是冷战的受害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普遍认为,美、苏两国对冷战的爆发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史学界从90年代开始重视冷战起源研究,其观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从美、苏两大国身上寻找原因;二是多种因素论,即冷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三是他国论,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中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2],[3]

综上所述,美、苏、中各国学者对冷战起源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因为各国学者的立场不同、视角差异、档案解密程度不一等原因,有关冷战起源的争论持续至今,彼此观点分歧很大。但各国学者都认识到德国在冷战起源过程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美、苏在德国的直接对抗加速了冷战的爆发。

二、“德国问题”与冷战起源

自19世纪末,地处中欧的德国,因其强大的发展潜力、要求分享“阳光下地盘”的野心,成为挑战旧有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德国问题”是困扰当时整个欧洲的主要难题之一。进入20世纪,德国参加、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后,英、法等协约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制定了苛刻的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结果却激起了德国民族主义泛滥,反而成为它再次发动战争的借口。二战爆发后,同盟国内部就如何处罚德国、消除其再次发动战争的潜力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社会主义苏联的加入,使盟国关系复杂化。在二战结束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形势下,被四国分区占领的德国逐步成为东、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重要催化剂。

首先,二战期间,美、苏就当时主要表现为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德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43年10月18—30日,三大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前国务院准备的“关于处置德国的美国建议”[4]720-721和“关于赔偿问题的美国建议”确定了美国对德索赔政策的目的、原则、组织机构、将索赔政策融入美国战后的整体设想之中等。到了波茨坦会议期间,美国的索赔政策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份名为“关于处置德国政治和经济原则的建议协议”。有关德国赔偿问题,建议协议单独列出了一份附件。其中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支付赔偿之后,必须给德国人民留下足够的资源,以使德国能够不需要外援的帮助,实现自我维持。国务卿贝尔纳斯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实行分区索赔,为了防止德国经济因此而分裂,贝尔纳斯又提出一个补充规定——视德国为一个经济体。可见,美国的对德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但其政策调整有一个基本的趋向:惩罚的倾向在逐渐减少,赔偿与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对欧政策的关系不断被强调。

与此相对照的是,苏联人对德国的态度与美英相比要强硬得多。这一方面是斯拉夫民族与条顿民族长期斗争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是地缘政治的因素,很多苏联人曾亲身经历了两次德国入侵。苏联领导人曾经在20年代和1939—1941年两次尽力与德国合作,甚至去安抚德国,但都没能阻止德国的入侵。战争期间,苏联领导人面对的许多战后问题都急需处理,但保障苏联安全、阻止德国再次入侵是重中之重的关键性问题。

1941年12月,苏联驻英国大使伊凡·M·马伊斯基对艾登和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翰·维南特坦率地说,苏联政府担心西方在战后将不会采取足够严厉的措施对待德国。随后,斯大林对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阐述了苏联的对德政策:①奥地利必须从德国独立出来;②东普鲁士要转交给波兰;③莱茵地区要独立或者成为被保护国;④德国赔偿应该以实物形式支付,特别是用机器设备。[5]38可见,斯大林的对德政策是比较严厉的,主张分裂德国,以实物形式向受害国家支付战争赔偿。

1943年7月,苏联成立了“赔偿特别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研究苏联战后重建所需的资源以及关于如何避免一战因赔偿问题而产生的问题。1944年1月11日,马伊斯基呈给莫洛托夫一份题为《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原则》的备忘录。备忘录的前言阐述了战后的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确保苏联长期安全以及维持和平的条件”,战后苏联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重建。在有关德国部分,报告写道,未来德国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的利益至关重要,为解决该问题,建议如下:从战略角度出发占领期限将不少于10年;德国应该被分割成一系列或多或少的独立国家;德国的工业、思想意识都应该实现非武装化。备忘录认为,国内资源、赔偿以及美国的援助将是战后苏联经济重建的三个支柱,因此主张执行彻底的索赔政策,通过索赔使德国完全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备忘录再次强调了劳务赔偿问题。[6]17

1944年12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又成立了由马林科夫任主席的“特别委员会”,负责管理、监督德国东占区即将支付赔偿的情况。此后,苏联政府的一些机构、官员也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计划、设想。总的来说,苏联这些索赔计划、索赔政策的目的与美国索赔政策相比,简单而明确:一是利用战争赔偿达到削弱德国、防止其再次发动战争的目的;二是索取德国赔偿重建苏联的受害地区,增强其战后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二战期间美、苏两国的对德政策、对德战争索赔政策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历次国际会议上,美、苏在关于德国赔偿的数额、赔偿的来源、“优先支付”原则以及分区索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原因除了双方的赔偿理念、赔偿目标不同之外,更主要的是搀杂了两种经济制度对抗以及东、西方斗争的因素。美国决策者逐步认识到,苏联对于赔偿的迫切要求可以被美国用来换取苏联在外交上的妥协。正如哈里曼写给国务卿的信中所说:“我认为我们不必急于在赔偿问题上做出决定,因为赔偿协议是苏联政府最迫切需要我们认可的目标之一。”[7]1186

其次,二战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美国战后的对德政策深受国务院所主张的“多边主义”外交思想的影响。对于美国19世纪的外交政策,美国学术界大多使用“门户开放”的概念来分析之;对于20世纪之后的美国外交,一些学者开始使用“多边主义”的概念来分析。美国修正派学者布鲁斯·库克里克解释了多边主义外交思想的基本含义,即美国人所倡导的一种经济上要求贸易扩张,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的外交理念。可以说,20世纪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全球性经济。因而,它要求所有国家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和贸易歧视;所有国家的市场都要对美国开放。贸易的扩大对所有国家都有利,它将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繁荣。而经济繁荣将会带来政治上的“和平与民主”,所以经济手段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可见,“多边主义”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内容,有着多重战略目标的思想体系。

学者托马斯·帕特森在其著作《苏美对抗:战后重建与冷战的起源》,以及约翰·巴克尔在《分裂德国的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型》中也都使用了“多边主义”这一概念来分析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和赔偿政策。美国“多边主义”外交理念的起源,从杰弗逊总统的“和平、商业、以诚待友”到约翰·海国务卿的“门户开放”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阐述。一战后,威尔逊总统提出的“世界主义”一般被认为确立了美国新的外交思想,即一种全球化的、世界主义的外交理想,是“多边主义”的开端。二战期间,“多边主义”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大西洋宪章》中的第四点和第五点: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8]3-4

“多边主义”外交的目的不仅要使德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也要改造德国、消除其战争根源。认为如果想消除德国的战争根源,应该首先打破纳粹德国的经济封闭,使其依赖于海外市场与资源,将其重新融入战后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其依据的理由是,如果所有国家,尤其是那些陷入麻烦的欧洲国家,能减少针对外国货币和产品而设置的人为障碍,允许自由市场指导经济活动,那么,每个国家都将更加繁荣、更不好战。[9]17-18“多边主义”不但要实现美国经济扩张的目的,而且也要实现政治上“和平与民主”。国务院官员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几乎就决定了它的政治结构和国民的心理素质。如果一项政策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那么,它的政治也将按照预定的方向改变。据此,德国将被允许保留生产赔偿的工业基础,直至最后允许德国经济繁荣,经济上的繁荣将最终带来其政治上的“和平与民主”。“美国寻求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就是为了满足其政治‘民主’的要求”。[8]3-4

总之,美国决策者确信,他们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外交思想将创造一个能够反映美国道义理念的政治、经济体系。他们相信英国、苏联将支持或者被劝说支持该体系,认为苏联如果接受了“多边主义”外交思想,它将逐步放弃集权主义理念,将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自由商业贸易关系。从而阻止苏联建立自己势力范围的打算,东欧国家就可以参与到战后“多边主义”体系之中[8]6。正如库克里克评价的那样:今天看来国务院官员的想法很是天真,但在二战末期,许多美国决策者确实将“多边主义”视为解决难题的灵丹妙药。[8]15“多边主义”当然不是解决一切难题的灵丹妙药,而且它使得美国决策者不现实地要求苏联接受美国的对德政策,降低苏联在东占区的索赔要求。美国的政策损害了苏联在德国的利益,与苏联战后的对德政策,即防止德国再次威胁苏联,迫使德国支付巨额赔偿来加速苏联战后重建的主要原则背道而驰。因此,美、苏双方无论是在盟国管制委员会、赔偿委员会,还是在一系列外长会议上都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彼此对抗的气氛却越来越浓厚,冷战即将来临。

最后,在二战结束后的特殊国际形势下,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二战期间,盟国内部曾达成过战后不分裂德国的协议,但在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形势下,德国却逐步走上了分裂的道路。第一步就是战后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占领区成为四大国在德国的势力范围,它们都把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移植到自己的占领区内,盟国内部因此很难达成一致的对德政策。而且,战后的分区占领实际上割裂了德国经济统一体,占领区界限人为地阻碍了各占领区之间的流动。如英占区曾要求苏占区提供粮食,苏占区表示同意,但条件是要用鲁尔的钢作为交换。英国说他们没有剩余的钢,苏联占领区长官就回答说:“在苏占区剩下的粮食也不多”[8]212。对此,克莱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苏联将不会把东占区的资源拿出来一起共享,除非他们确保能够无偿地得到全德产品中的大部分”。[9]123

美国驻德占领区政府的对德政策最先发生了变化。1946年5月初,占领区司令长官卢修斯·克莱将军宣布:美占区停止赔偿拆迁。在随后举行的巴黎外长会议上,国务卿贝尔纳斯宣布:如果德国不能被视为一个经济整体,美国将不会再送工厂给东占区。[8]215-216美国单方面宣布停止赔偿拆迁的行为,将盟国内部的分歧公开化了。苏联认为美国单方面停止赔偿拆迁的行为不合法,并由此认为:“克莱的行动证明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俄国和共产主义采取敌对态度”[10]217。美国学者华·罗斯托对此评价道,这是“冷战中的一大转折点”,此后美国的立场便是“稳步转向于统一西方各占领区,承认德国的分裂”。[11]250

其实,对德国分裂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克莱将军随后提出的双占区合并的建议。克莱将军提出该建议的初衷是解决占领区经济困境。1946年5月26日,克莱将军给陆军部发回了一份长电。他抱怨说,占领区快变成封闭的小领地了,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商品、人员和思想的自由流动。他强调各个占领区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要求共同的财政、交通、通讯、农业和工业政策。[12]212-217此外,克莱将军还提出了建立德国临时政府的建议。克莱将军坚持美占区必须与任何愿意与之合并的占领区合并,说如果法国继续抵制、如果苏联进一步制造麻烦,那么美占区必须与英占区合并。克莱将军预计到单边行动的后果将是严重的,但它“不会比目前继续封闭的小领地的情况更糟糕”。他希望双占区合并将迫使苏联采取行动,促使它加入其中。日后,《克莱将军文件》的编撰者简·史密斯拜访克莱将军时曾询问将军关于双占区合并的动机是什么?据克莱将军回忆,他提出占领区合并的初衷是当时他感到,如果美、英占领区合并,将显著地加快经济复兴,这样可能有效地帮助达成一个四方政府的协议。[13]236双占区合并对于美国的好处很明显,正如克莱将军所说,通过合并美国可以更有效地参与对鲁尔的控制,其结果使得我们对德国事务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9]336因此,双占区合并不仅是经济驱动的结果,它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决定。然而,出乎克莱将军的意料,国务院官员虽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的初衷和本意。在为即将复会的巴黎外长会议准备的文件中,国务院预测如果外长会议没有取得进展,除了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德国统一的强烈愿望之外,其它选择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最可能的计划应该是将三个西占区组成一个“某种经济形式,而后是政治形式的统一体”[13]236。可见,国务院此时基本排除了苏联,在东西方之间已经划定了一条分界线。

到莫斯科会议(1947年3-4月)前夕,美国决策层就已经对这次会议不抱什么幻想了。在国务院为会议准备的相关备忘录中,国务院官员已经事先预料到会议很可能将以失败而告终。[13]280约翰·杜勒斯在参加莫斯科会议之前,就已经希望会议最好能够无果而终。[14]126莫斯科会议期间,新上任的国务卿马歇尔将军指示因提出“遏制战略”而闻名的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开始准备工作,因为他已对外长会议不报什么希望了,转而打算在国务院成立一个“政策计划办公室”,希望找到一个解决德国难题的一劳永逸的办法。这个方法就是随后不久出台的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国务院制订马歇尔计划时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德国的经济恢复与欧洲复兴计划相吻合。这样,只要向国会提交一份对外援助计划就可以了”。[15]258海军部长福莱斯特的观点更明确地表达了美国决策者的想法:我们是继续让德国成为一个流脓的、并扩散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发烧的伤口,还是尽量将它融入到我们内部体系之中?[16]235将西占区德国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当然还有着更深远的战略考虑。正如国务院官员波伦所说:“从全球视野来看,自然会产生两个世界的设想,就会强调对抗苏联集团的必要性。那么,就会将铁幕之外的西欧视为一个区域。”[15]259

然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东西方对抗逐步升级,冷战趋势越来越明朗化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大规模对外援助计划,它不可避免地要对东西方关系发生冲击。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政府很快组织实施了一项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的对东欧援助计划。从此,美国和苏联双方开始承认西占区德国和东占区德国彻底分道扬镳了,德国、欧洲都无可挽回地分裂了,冷战以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两大阵营对峙为主要形式爆发了。

三、结语

倡导“冷战史新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挪威学者文安立,在其著作中把美苏冷战的发生概括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组合”[17]1。文安立的概括虽然有些简单化的倾向,但很显然他想强调的是,在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并不一定是美、苏两者之间的直接利益冲突,往往是一些地区性的事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战后结束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形势下,被分区占领的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扮演了一个推动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直至冷战的角色,“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冷战在其起源之初就具有了地缘政治、地缘战略的特点,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以及两级对抗的特征。该特征一直延续到冷战格局的解体,而且逐步演化为两大阵营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即“冷战思维”,其影响至今仍在。

[1] 苗杨.“冷战”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 夏亚峰.近十年来美英两国学术界冷战史研究评述[J].史学集刊,2011,(1).

[3] 曲升.约翰·L.加迪斯与冷战“修正派”的论战[J].烟台大学学报,2011,(2).

[4] FRUS(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3,Vol,1.U.S.Proposal with Regard to the Treatmeant of Germany[M].James McAllister,2002.

[5] John L.Snell.Wartime Origins of the East and West:Dilemma over Germany[M].New Orleans,Phauser Press,1959.

[6] Aleksei M.Filitov.Problems of post-war construction policy conceptions during World War II,Francesca Goriedite(ed.),The Soviet Union and Europe in the cold war,1943-1953[M].Macmillian Press Ltd,1996.

[7] FRUS,1945,Vol.3.The Ambassador in the Soviet Union(Harrima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y[M].James McAllister,2002.

[8] Bruce Kuklick.American Policy and the Division of Germany:The Clash with Russia over Reparations[M].Tth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2.

[9] Carolyn Eisenbery.Drawing the line:the American decision to divide Germany,1944-1949[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0] 迈克尔·鲍尔弗.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年: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1] 华·罗斯托.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近期历史试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

[12] Jean Smith.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Germany 1945—1949[M].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 Press,1974.

[13] Carolyn W.Eisenberg.Drawing the Line:The American Decision to Divide Germany,1944—1949.)Note1[M].Carolyn Woods Eisenberg,1998.

[14] James McAllister.No Exit:American and the German Problem,1943-1954[M].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15] John Gimbel.The Origins of the Marshall Plan[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6] Thomas G.Paterson.Soviet——American Confrontation:Postwar Reconstruct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17] 文安立.冷战与革命——美苏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中译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陶有浩)

The German Factors Originated from the Cold War

YUAN Shuang, ZHANG Yan-Li, DING Hong-Yan

(School of Marxism,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150025,Chin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there were heated arguments over“German Issue”between the USA and the USSR.After the World War II,the different concepts and policies towards Germany deepene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and finally,Germany became the frontlines of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SA and the USSR.“German Issue”became the catalyst for the outbreak of the Cold War.Discussions about German factor leading to the Cold War can reveal the complete course of the Cold War from the regional confrontation to the global confrontation 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origin,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Cold War.

the origin of the Cold War;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Soviet Union;The German Issue

K516.5

A

1674-2273(2012)05-0023-05

2012-06-20

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与冷战起源研究”(12522098)、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SGB-2009-20)

苑爽(196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艳丽(1975-),女,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丁红岩(1978-),女,黑龙江省泰来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起源苏联德国
德国豹2号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清明节的起源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万物起源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