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善,石莎,秦作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2004年我国沿海城市出现用工荒事件,标志着我国低成本劳动力阶段已经过去,高成本劳动力时代已到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制造业可以通过产业阶梯转移、产业升级、管理和技术升级来应对,劳动力供给可以从挖掘供给潜力、提高质量来应对[1-3]。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新情况,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巨大,及早讨论和评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是未来的历史性任务。但是在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剩余的背景下,一些新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农村人口虽多,而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比率不高。这是因为农村总人口中有2亿以上有活力的青壮劳动力已经成功转移到城镇,转移到非农产业,致使农村剩余人口中优质劳动力所剩不多。二是即使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有余的情况下,山区、丘陵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人口迁移多、剩余劳动力基本殆尽的情况普遍存在。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枯竭,无限供给时代已经过去[4]。农业劳动力供给大幅度减少,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
在农业劳动力充足、农业用工成本低时,计算农业生产成本时忽略了农业劳动力的货币价值。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业的发展,劳动力就业的充分市场化,农业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工资报酬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一般价格,从而导致用工成本成为农业生产不可忽视的主要成本。由高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决定的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低生产率的农业来说,是巨大冲击。若把农业用工按社会一般价格水平折算成用工成本计入农业生产成本,那么多项农业产业盈利困难。在充分市场化、经济效益较好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产业领域,如设施农业、果业生产,农业生产收入相当于农业领域的自我雇佣所得。显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忽视农业劳动力成本了。并且,随着非农就业工资持续上涨,农业劳动力成本将处于持续上涨状态。
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小麦为例。2011年,山西省小麦生产中种子、化肥、机械作业、排灌等物资服务总费用为309.17元,主副农产品产值为580.48元,排灌用工和田间管理等劳动投入为4.75工,获得271.31元收入,平均劳动盈利为57.11 元 /工[5]。
再以用工较多的苹果生产为例。物资服务费用和用工费用是苹果生产投入的基本组成部分。苹果种植户2007,2008年平均每667 m2的物资服务总费用分别为2302 .09,2533 .10元,产值分别为5150.92,3894.48元,劳动投入分别为23.76,22.39工,收入分别为2848 .83,1361 .38元,种植户平均劳动盈利分别为119.88,60.80元/工[6]。这意味着不论是小麦生产还是苹果生产,收益基本为劳动投入所得,如果农业生产劳动投入市场化,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农业盈利将大幅度减少以至亏本。
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作为农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成本上涨必将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在农资成本、土地成本上涨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土地撂荒是指农民放弃继续耕种原来耕种的土地,造成该土地未能充分利用甚至荒芜的现象。我国在2004年以前曾经出现过土地撂荒高峰,尤其是边远偏僻的耕地。其原因是农民负担重,农产品价格低,农业生产效益低。而2005年开始的税费改革和农业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但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非农收入逐渐高于农业收入,农业经营者在种地和打工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从而理性地弃种粮选买粮,造成新的土地撂荒。
一般来说,农业结构调整是减少劳动投入少、资本投入少的粮食作物生产,增加劳动投入多、资本投入多的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生产,它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的雁门关畜牧业、中南部果蔬业、东西两山杂粮干果业3大优势产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但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蔬菜果品养殖业的发展将面临挑战,如用工多的设施蔬菜、水果种植业若加入劳动力机会成本,收益不多。在现有价格体系和生产方式下,在打工便捷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种菜、种果树不如种玉米的情况。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用工少、产量高、价格高,适应了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形势。其实,城郊区弃蔬菜种玉米的现象已经出现[7]。在种植业内部,也因用工多少影响内部结构,用工多的谷子、棉花、马铃薯播种面积持续下降。在农业生产环节上,用工多的环节如玉米田间中耕、苹果套袋将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而被淘汰。
在农业生产成本中,人工由便宜转为昂贵使得依赖大量劳动投入的农业技术成为昂贵技术而被淘汰。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精耕细作是以大量劳动投入为代价,对人的要求是“勤”,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用工多的北方区田法、南方桑基鱼塘已经消失;作为传统农业精髓的技术,如保持地力的施用有机肥、除草保水的土壤中耕,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套作、间作,都在陆续退出生产体系,复种指数持续下降,传统精耕细作迅速退化,代之以机械、化肥、农药、免耕少耕的替代劳力技术。
相反,农业机械作为劳动替代技术,必将获得更快更广泛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价格高昂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来农业机械发展落后的领域,如玉米机械收获、马铃薯机械收获,甚至果园机械作业、温室机械作业,在近几年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并且仍将继续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是针对有文化的青壮劳动力,而工业化淘汰的年龄偏大的劳动力,无奈地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任,成为农业劳动力的生力军,农业劳动力将面临老龄化的挑战[8-9]。其实,日本农民、美国农民都是老龄化劳动力[10]。我国农业生产要培育新型农民,也需要面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加强对中年、壮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引导老年农民之间的生产合作,发展对老年农民的社会服务。
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通过扩大留守农户的经营规模,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收入、缩小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差距,才能稳定农业劳动力队伍。人少人老的农业,必然是机械化高度发达的农业。因此,耕地资源必须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耕地要平整,地块要大型,交通要便捷,这就要求实施耕地改造,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基本农田整理工程,继续实施边际耕地退耕工程,提高耕地的生产便捷性。山西是一个以山区、丘陵区为主的省份,自然条件决定了耕地建设任重而道远。
农业补贴是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收入、调动农业从业人员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高涨、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为了调动农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为了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宜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将果业、大田蔬菜、设施蔬菜、棉花、油料逐步列入补贴目录,并逐步提高补贴数额,增强补贴对农业从业者的吸引力。
产业梯度转移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条件尤其是劳动力资源条件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布局的重要能动因素。用工多的农业产业也可以通过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的重新布局而获得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昂贵的区域,如城市郊区、工业发达区、交通要道区不宜配置劳动力用工多的果业、蔬菜业,而宜配置用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业。偏远农区、工矿业不发达的传统农区宜配置用工多的设施蔬菜、果业、马铃薯、小杂粮等农业产业[11]。通过农业产业在区域之间合理布局,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农业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时代的到来,是我国农户小规模农业向较大规模农业演进的历史契机,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历史契机,这需要全面评估、周密计划、积极应对。
[1]魏满霞.论珠三角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1):69-74.
[2]杨宜勇,张英.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6(22):30-31.
[3]赵镇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1(1):92-93.
[4]蔡昉.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 [J].金融经济,2008(2):16-17.
[5]李固.山西小麦种植收益大幅增加 [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4):18.
[6]李夏,王静,霍学喜.苹果种植户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基于陕西洛川300个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3-48.
[7]殷海善,秦作霞,辛有德,等.城郊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526-529.
[8]殷海善,石莎,秦作霞.关于末代农民现象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58-660,684.
[9]殷海善,秦作霞,石莎.关于我国农业生产培育中等农民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42-1144.
[10]于秋芳,衣保中.战后日本农户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2009(2):54-55.
[11]孟兴会,孟会生,殷海善.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以山西省21个县市为例 [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2):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