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2012-04-13 05:43:15孟香丽,许秀娟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体病土霉素红细胞



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孟香丽 许秀娟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 274700)

秋季是猪病多发的季节,除了常见的一些传染性较强的病毒类疾病外,附红细胞体病在此季节的发病率也会增加,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乳、肉产量减少,更严重的是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免疫力下降,为其它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绿色通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及死亡,给广大养猪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7H养猪业的发展。下面就这一时期在猪场中应该注意防控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1 发病特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日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

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传播途径多样,猪感染该病可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或喝被血液污染的水与尿而发生直接传播;通过活的媒介传播,如猪虱、蚊虫、吸血蝇、疥螨等昆虫,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用于断尾、打耳号、去势的器械等发生间接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发生垂直传播。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他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暴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以高热、贫血、轻度黄疸、发绀和流产为主征。体温升高40~42℃,沉郁,吃食减少到不吃和嗜睡。随体温升高,皮肤发红,指压不退色,经过较短的时间,皮肤发红转紫,甚至皲裂,有的皮肤上可出现渗出粘液,有的发生丘疹性皮炎,有的双耳发紫后,耳廓边缘干枯并向上卷曲。呼吸快速,重则喘气。可视黏膜苍白黄染。仔猪、尤其是乳猪大多腹泻黄白色或灰白色稀粪;尿色粽黄;部分呕吐。临死前出现口吐白沫,步形不稳,转圈,地四肢划动,抽搐等神经症状。母猪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42℃,食欲下降,乳房、外阴水肿;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母性减弱或表现不正常;怀孕母猪食欲下降到不吃后,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及弱仔,产后2~3d才开始吃食,产后乳汁不足;断奶后发情要推迟7~10d,部分可出现配种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后遗症。种公猪急性发生时,体温升高到40.5~42℃,沉郁,少吃到不吃,黏膜苍白,慢性食欲下降、渐瘦,性欲减弱,精子活力下降。针刺耳静脉检查,血变稀薄,甚至似血水一样,粘度降低,血凝固时间延长,甚至凝固不良。

3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霉变。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用2%苛性钠溶液消毒环境及用具。(2)对于已发病的猪实行隔离,加强全场消毒,定期用“敌杀死”药液加水按0.1%浓度稀释后用喷雾器对猪群体表驱虫,杀死猪虱和蚊虫。(3)加强通风,搞好卫生。防止猪群拥挤,舍内温度突变,减少应激等是防止该病发生的关键。(4)按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群的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8H口蹄疫、乙型脑炎、链球菌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确保猪只的高免疫状态,可有效防止发生本病的混合感染及并发症。(5)药物预防:在该病流行季节,饲料添加阿散酸100g/t或对氨基苯砷酸钠50~100g/t可预防本病的发生:哺乳仔猪1日龄和7日龄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0.5~lml;3日龄补铁,注射lml/头。

4 病猪的治疗

4.1 单一中药提纯物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毒副作用低,疗效高,不易引起疟原虫的抗药性。试验证明,该药也是治疗和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首选药物之一。

4.2 复方中药 动物红细胞中存在着许多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物质,而附红细胞体恰是破坏了血液中的红细胞,致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为此可从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采取中草药辅助治疗该病。据报道:天花粉、黄芪等中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附红细胞体病属温热症,热势偏盛,一些中草药可达到解表、凉血、清里、滋阴等作用。

4.3 西药疗法 (1)砷制剂新砷凡纳明(914),临床上常用供静脉注射的剂型为粉针剂,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也可直接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猪用量为l5~ 45mg/kg。治疗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成5%~l0%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一般2~24h内用完,病原体可从血液中消失,3d内可消除症状;(2)抗血液原虫类药物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临床常用的剂型为粉针剂,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5%~7%的溶液,按5~7mg/kg体重深部静脉注射,间隔48h重复用药1次。在发病的初期或感染率低时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4.4 抗生素类药物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来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常采用注射法和口服给药。兽医临床中,常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连续2~3d,剂量按15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续2~3d:或按强力霉素300~400mg/kg拌料或150~200mg/kg饮水,连续使用,直至症状消失。

(2012–07–13)

S858.28

B

1007-1733(2012)11-0040-02

猜你喜欢
体病土霉素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家教世界(2022年34期)2023-01-08 13:52:50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土霉素
土霉素高产菌株N56育种及工业发酵条件优化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生物质碳点的合成及初步用于盐酸土霉素的测定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