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梅红星
恩施市现有初中25所(民办1所),在校学生30449人,其中农村初中21所,在校学生21827人,占全市初中生的71.68%;小学140所,教学点44个,在校学生46331人,其中农村小学133所,44个教学点均分布在偏远山村,在校学生32444人,占全市小学生的70.02%。农村学校由于山大人稀,受交通、信息、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发展不足。从教师年龄结构看,2010年,恩施市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45.5岁,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03岁,教师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的村小还有11所。从教师专业结构看,农村学校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等学科有很大一部分由非本专业毕业的教师跨专业代课,有相当一部分村小无法完全按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科学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则普遍由非专业教师兼代或者用上大课的形式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造成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过大,导致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纷纷流入城区学校或质量较好的乡镇学校,从而形成超级大班。城区初中、小学只有10所(不含民办),不到全市学校总数的十分之一,却容纳了全市近30%的学生,有些学校的平均班额超过80人,严重影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而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生源日渐萎缩,造成校产资源闲置,这就使义务教育走进了乡不均衡、城也不均衡的怪圈。
如何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在全市部分学校短时间难以完全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的情况下,恩施市开始建立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着力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市域内相对优势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和先进教育管理模式的辐射作用,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摆脱师资不足、管理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
2009年,位于恩施市城区的恩施州民族小学和距城区70多公里的新塘乡中心小学“喜结连理”,成立了首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2011年,9所城区优质学校分别与农村学校结为发展共同体,农村乡镇辐射面达到64.3%,辐射学生28357人,教职工1636人,分别占全市学生、教职工的36.93%和32.26%。
恩施市学校发展共同体是实现区域内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举措。恩施市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共同体的建设。
以加强村级学校管理为重点,实施学校规范管理工程。恩施市先后修订了《恩施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村级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的通知》《恩施市学校财务和后勤服务管理规定》《恩施市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
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在落实国培、省培项目和抓好校本培训的同时,创新培训方式,以跟岗培训为主,加大力度,对村级学校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班主任和英语及音体美教师实施市级集中培训。近两年,全市集中培训了626人次,参加国家培训1064人,参加省级培训1522人次,参加州级培训132人次,组织市级培训3448人次,参加集中培训的村级学校教师达3780人次,占受训教师的60.3%,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培训158人次。
组织城区学校和一些乡镇优质学校开展覆盖全市学校的名师送课、巡回帮扶、联片教研等活动,整体推动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共同发展。近两年来,恩施市组织恩施名师、骨干教师56人为农村学校送课15次80节,组织专家巡回讲座、调研帮扶26次,组织乡际之间的联片教研活动6次。
在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恩施市把这种管理机制进一步延伸,开始在乡镇区域内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其方式主要有两种。“1+X”的刚性联校办学,即在一个乡镇范围内以中心小学或相对优质的完小为依托,按地理位置、生源范围将附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联并成一个办学实体,实行一校多区,一个法人代表,教师一体化配备,财务一体化结算,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这种方式改善了一批初小和教学点师资参差不齐的困境,解决了边远薄弱学校(教学点)难以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问题,学校管理水平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如龙凤镇建立了2个联校办学共同体,一个是龙马小学与龙马片区青堡小学、佐家小学、碾盘小学联并成共同体学校,通过统一调配教师,统一管理,使原来的三所薄弱学校改变了形象,增强了学生入学信心,有效地遏制了生源流失,这三所学校2009年学生减少109人,减少幅度为40.8%,2011年减少人数降低到19人,减少幅度降低至17.7%。另一个是龙凤镇中心小学与三河小学联并成共同体,龙凤小学每周五派英语教师到三河小学走教英语,改变了三河小学无英语教师上课的状况。“1+1”的柔性结对帮扶。对在乡镇内尚未实行联校办学的学校,恩施市采取由乡镇内相对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以促进薄弱学校内涵发展为主要内容,开展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覆盖范围。目前,各乡镇中心学校在实践中创造了两种帮扶模式:一是弱项结对帮扶,即针对一些学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教学中的薄弱学科,由具有相对优势的学校实施帮扶,管理上给予指导,师资上给予指导和培训,教学上共同研讨,资源上实现共享;二是促强结对帮扶,由具有办学特色的优质学校对有一定办学基础的学校给予帮扶,促其进一步办出特色。
恩施市城区学校数量偏少,难以一下子与所有农村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因此,恩施市立足于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辐射作用,在全市形成“一个树形,一个圈”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总体架构。“一个树形”即一所优质城区学校在2至3年内与相对薄弱的一所农村乡镇初中或中心小学结成发展共同体,确保结成一个,成功一个,经过两三个周期,城乡发展共同体的作用就可以基本辐射所有乡镇。同时,与城区学校结对的乡镇学校与乡域内其它学校也形成发展共同体,使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延伸,辐射到村级学校。“一个圈”即在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同时,强化对每一所学校的规范管理,加大全员培训力度,组织城区学校和一些乡镇优质学校开展覆盖全市学校的名师送课、巡回帮扶、联片教研和跟岗培训等活动,整体推动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共同发展。
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保持原有法人地位、法人代表、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变,由共同体学校双方的校级领导组成既相互联合又相对独立的工作组织机构,共同管理两校事务。在共同体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上,实施理念共享、文化共构、资源共用、管理共融、团队共生、考核共担的“六共”策略。
理念共享。共同体学校通过两校领导、师生座谈,结合学校地域、文化背景,商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如恩施州民族小学的办学理念以“德”为核心,新塘乡中心小学通过学习借鉴,确立了“以德立校,以德育人”的办学思想。
文化共构。为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彰显特色,恩施市实验小学以“文化润校”这一校园文化品牌帮助红土小学构建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其他共同体学校也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确立学校的价值观,在营造共融共生的校园文化过程中使城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资源共用。一是整合物质资源。首先,在建设规划、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近几年共投入资金23526万元,新修了168328平方米的校舍,其中教学楼及综合楼79679平方米,学生宿舍楼30375平方米,学生食堂31473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26801平方米。所有共同体中的农村学校都从中受益。其次,城区学校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装备为共同体学校提供支援与服务,如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通过学校配置的协作办公平台“百会办公门户”与屯堡中心小学、舞阳办事处长堰小学实现了资源共享、管理互通、教研联动、文化共建、互助共赢。第三,城区学校为共同体农村学校捐物、引资,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仅2011年引资就达20.8万元。其中恩施市实验小学为红土乡中心小学捐赠图书200册、课桌180套,折合现金21500元;恩施州民族小学为新塘乡中心小学捐赠课桌400套、校服800套,折合现金100000元等。二是整合教师资源。除按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市政府每年及时向农村学校补充新教师外,共同体学校建立了教师交流机制,城区学校选派教师到结对的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则分期分批派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顶岗执教,三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全员跟岗培训。2011年共同体学校之间轮岗交流教师52名。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如恩施市实验小学“361”快乐高效课堂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之后,即在红土乡中心小学推广。逸夫小学将“四定”“七备”“六统一”的集体备课制度运用于共同体学校,与白杨乡中心小学多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管理共融。一是互派管理干部挂职参与学校管理。如逸夫小学和白杨中心小学互派教科室主任到对方学校担任校长助理。2011年秋,农村学校干部到城区学校挂职一年的有4人,短期到城区学校交流的有27人次;城区学校干部到农村学校挂职一年的有6人,短期到农村学校交流的有72人次。二是互访研讨推进学校管理。两年来,恩施州民族小学与新塘乡中心小学管理干部互访22次,帮助新塘乡中心小学修订了学校发展规划和130项制度,使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与屯堡中心小学采取处室对接的办法,定期研讨,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增强了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共同体学校召开管理研讨会6次,举行管理知识讲座8场,互访商讨计划、制度、措施120人次,给农村学校管理注入了活力。
团队共生。一是教师交流促发展。2011年,共同体学校在52名交流教师任教1至2年的基础上,定期互派跟岗学习教师350人次。商派教师到全国各地先进学校跟岗培训520人次,参加国家、省级集中培训800人次,市级集中培训500人次,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新塘小学一部分40岁以上的教师原来不愿意外出学习,原因是怕上汇报课“出丑”,实施共同体教师交流制后,这些教师由“怕”到“适应”,现在参加交流培训争先恐后,教学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名师引领强素质。恩施州民族小学先后选派9名恩施名师、骨干教师,深入新塘乡中心小学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指导集体备课和研课18次。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将恩施名师熊桂霞选送到白果乡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直接指导教学工作。恩施市实验小学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轮流到红土乡中心小学举办讲座、上示范课,对红土乡中心小学的教师进行手把手的“传、帮、带”,名师引领为共同体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联动教研提效率。城乡共同体学校采取研训联动的方式,以学科为单元,统筹安排共同体的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恩施州民族小学与新塘小学以“送课下乡”和“送课进城”的形式,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上过关课和汇报课等活动。恩施市实验小学、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则在与结对学校教师面对面研讨交流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视频案例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网上研讨。据统计,2011年城乡共同体学校间开展教研活动35次,提供各种类型的研讨课144节,参加活动的教师达560人次,使教学效率得到普遍提高。
考核共担。为强化共同体学校建设,恩施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了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和评分细则,以农村学校为主,实行全方位、捆绑式联动考核。共同体学校考核得分合并计算,与两校校长业绩考核和学校评优奖励挂钩。
恩施市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已初显成效,出现了一些新气象。
学校发展由“单干”走向“抱团”。共同体的建立,使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以教学质量为例,2011年全市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检测村级小学语文、数学两科的人均分和2007年相比,与城区、乡镇中心小学之间的差距分别缩小了2.09分和3.38分,及格率分别缩小了4.32和2.08个百分点。
名优师资从“一枝独秀”变为“花香万家”。共同体组建后,名优师资不再是一所学校的资源,而是共同体学校共有的资源。他们走向多所学校,送教下乡,直接参与结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有力推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校本教研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参与”。共同体的建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大大增加了教师参与的比例和参与的积极性,各种优质课、展示课、闪光课、学科研讨与合作等活动,成为了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改变了原来部分学校教师人数少、研讨缺少氛围、教师缺乏“斗志”、难以获得成就感的局面。
教师交流从“单向流动”转为“双向联动”。共同体建立后,优质学校选派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全职支教、兼职支教,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教师由原来的“人往高处走”的单向流动变为“上挂下派”的双向联动,激活了教师流动管理的一盘棋,新的用人机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得以确立。
学生的视野从“狭窄”到“开放”。共同体建立后,农村学校的日常管理和班级建设,移植了优质学校长期积淀的制度文化和成熟的管理经验,让农村学生的发展有了高起点,视野开阔了,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群众反响从“观望质疑”到“全力支持”。推进共同体学校之初,有不少家长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过是搞形式、做样子。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后,学校环境发生了改变,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家长的看法也变了,正如新塘乡中心小学的一位家长所说:“城里学校来到我们家门口支持农村学校,城里学校有的设备,我们农村学校一样有,城里学校的好老师,同样也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何必舍近求远送孩子去城里上学呢?”于是,原来送出去的择校生“回流”了,逐渐萎缩的农村学校开始复兴了,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也普遍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