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莎,李晋陵,申潞玲,秦作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大限度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与功能,在山西省工商局对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全面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典型调查,分析了目前山西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种典型运行模式,归纳了发展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截至2011年12月底,山西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41 008个,比2010年增加9 350个,是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 000个目标的3.117倍。合作社成员达到305 179万户,社员出资总额达到332.64亿元,发展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省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省市县三级财政的扶持资金分别达到了1 400万,1 745万,1 659万元。
农村能人或经营大户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企业家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能力的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牵头组建并组织运行的合作社。这是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模式,以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例,现进行简要分析。
1.1.1 组建背景及发展历程 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是汾阳市第1家规范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在山西省汾阳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农民经纪人王志霞组建,吸纳当地14个核桃购销经营户和市供销社加盟,吸收社员股金50万元,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以核桃、核桃仁加工购销为主,兼营土特产干鲜果品加工购销。目前,合作社已经扩展到105个成员,注册资金增加到300多万元,固定资产达366万元,核桃产品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年销售额达到1 500万元以上。
1.1.2 运行管理和绩效 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经营管理和民主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如2006年春节后行情下跌,合作社领导积极与外地客商广泛联系推销产品,为社员减少损失2万余元。
1.1.3 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作社面临着结构治理。其主要的缺陷表现在:一股独大问题,股权结构的集中化与决策权的集中化;信息不对称问题;骨干社员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决定作用。二是服务功能单一。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目前仍以加工和销售为主。
1.1.4 小结 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由能人王志霞和核桃营销大户联合成立,易筹集较多注册资本,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这种模式围绕能人形成权威中心,减少决策成本,经营获利能力较强,是其吸引农民参与并能够稳定发展的原因。但这种带有很强能人依托型性质的合作社,其创立和发展离不开能人,容易出现能人对组织的决定性作用,普通社员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失去了合作社本身的意义[1]。
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是指由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农民提供场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组建的合作社。以大象禽业有限公司为例,现进行简要分析。
1.2.1 基本情况 文水县大象禽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集种禽繁育、饲料加工、肉鸡(肉鸭)屠宰、蛋品贸易、种猪繁育5大板块和多条产业链为一体的畜禽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一直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公司+农户”、“契约+服务”为发展模式。
1.2.2 大象村肉鸡饲养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大象村的肉鸡饲养合作社是由大学生村官、时任大象村村委主任助理的贺欣欣主动与大象禽业公司联系,提出了农户联合互助的模式,在2007年底成立的。由贺欣欣牵头,20余户农户参与。“十一五”期间,由大象禽业有限公司扶持帮建的合作社就达28家。这有效降低了单家独户养殖的风险,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合作社,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网络。
校园内的车速必须要比外界低,学校也需要明确校内的车速限制,并通过智能超速检测技术定位有危险驾驶行为的车辆,采取通知、通报、限行等方式进行处理,并且系统还需要警告车速过快的车辆,通过自动报警和发送短信的方式,进行警告。如果一些车辆经常出现危险驾驶的情况,需要将其列入校园的交通管理黑名单。
1.2.3 龙头带动型合作社发展优劣势 优势:专业合作社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而成立,使分散弱小的农户结成了互利互惠的共同体,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发展。同时改善农民市场交易地位,利用龙头企业的组织优势,合作社从原材料购买到农产品销售都可以与交易对方实现公平交易。劣势:第一,处于强势地位的龙头企业更多地关注企业效益最大化,当企业利益与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牺牲合作社成员利益。第二,农民在合作社内部的谈判地位仍然低下,难以平等分享合作经济组织收益。
1.2.4 小结 在探索农村经济体制和机制创新中,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载体、好平台,优势多、效益大,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一是龙头企业牵头带动而建立和发展的合作社还很少;二是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对接并不是最佳的发展方式,从长远来看,应该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代表其自身利益的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合作社(如协会)+农户”的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发展大部分主要以农机大户带动型及营机户入股型为主,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玉丰农机合作社为例,现进行简要分析。
1.3.1 基本情况 稷山县玉丰农机合作社始建于1995年,2008年正式注册登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形成集农机作业、农机修配、农村运输、燃料自给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合作社入社成员21户,专业技术人员10人,各种农机具39台件,各种配套农机具30台件;配套办公、机库、维修车间等建筑设施面积超过1 500 m2;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其已成为稷山县规模最大、农机作业服务项目最多、农机服务辐射面积最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
1.3.2 运行管理与绩效 目前,玉丰农机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第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运行机制。管理“四化”新模式(即上岗执证化、操作安全化、服务优质化、分配激励化)和创新的工作机制使得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第二,合作社服务功能单一。合作社目前只提供农机作业、农机修配、农村运输等服务项目,有关农机液肥喷施、机电节水微灌、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机械辅助项目还没开展。
1.3.3 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经营面积小,大型机械不易操作;二是缺少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管理人才,内部结构不紧密,管理松散;三是机械用油、零配件、雇工等成本大幅上涨,导致机械作业效益下滑;四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机投入仍显不足[3]。
以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为例,现进行简要分析。
1.4.1 基本情况 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5月正式成立,现有社员460户,是山西全省首家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形成集中连片的140 hm2土地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合作社累计投资已超过3 000万元,已建成高标准的40 hm2日光温室大棚、26.7 hm2拱棚、60 hm2良种培育基地、13.3 hm2特色果业基地以及蔬菜育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在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各级相关部门提供了补贴和贷款支持。
1.4.2 合作社的运行、管理与绩效 合作社处于发展壮大阶段。一是形成了比较民主的管理体系。二是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运行机制。在组织管理上采取“民主管理,股份经营”;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六统一分,科学运作”,即统一规划、统一供应苗木、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检验、统一销售产品,分棚合算;在组织方式上采取“4个保证”,即是保底金、保股金、保薪金、保土地;在分配方式上采取“五五分成”的方式。三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如2009年冬天的风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部由合作社来承担[4]。
1.4.3 小结 一是组织机构先进。以土地入股构建起了以现代企业公司制模式为主的新型农业合作社,通过企业担保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发展现代农业“钱从哪里来”、“土地如何集中”等瓶颈问题,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规模经营的新路子。二是经营理念科学。“六统一分”的经营模式和“4个保证”的组织方式,调动了入社农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三是营销模式超前。合作社采用外引内联的措施,与山东寿光大市场建立供销关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利益最大化。
从调研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山西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几大特点。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养、加工、运输、贮藏、销售、技术信息服务、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从组建形式看,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村级组织筹办型等多种类型并存[5]。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初期的村内、乡内合作发展到跨乡、跨县合作,合作范围越来越宽。特别是突破行政区域,跨乡镇、跨县(市、区)、跨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6-7]。
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了多种联结形式,目前已形成产销结合型、销售型、加工型、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型、专业技术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典型模式。在服务功能上,由原先单一的技术、信息服务逐渐向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转变,由单纯为成员提供服务向带动非成员延伸扩大。合作业务范围和区域范围的拓宽,逐步解决了分散农户小生产与统一大市场的对接[8]。
目前,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作为各级劳动模范、各类标兵、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跃在全省各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也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影响正在深入人心[9]。
第一,当前,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把握好4项原则。一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是以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四是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10]。第二,积极开展各种经营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多种途径解决资金困难,为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撑;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对社员的凝聚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提高社会经济影响力[11]。第三,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金融、财政、税收、产业)等[12],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13],加强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14-15]。
[1]鲁辉.能人依托型合作社功能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2]薛璇.合作之路:运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集锦[M].运城:运城市农业委员会,2010.
[3]王郁,李素新.关于推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研究:以唐山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112-114,127.
[4]晋中市委办公厅联合调研组.关于祁县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EB/OL].[2010-10-08].http://www.sxjz wb.com/jz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927.
[5]于化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初探: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6,21(专辑):148-151.
[6]白剑,武东轶.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调查与思考[EB/OL].[2010-6-22].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 n=xReadNews&NewsID=55267.
[7]代文艳.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 [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131-1133.
[8]杨晓红,任龙梅.兴安盟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17-18.
[9]白剑.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中的经营组织作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79-83.
[10]张光辉.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探索 [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8-9.
[11]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武东轶.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5):24-27.
[13]林军,岳世忠.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0(29):19-20.
[14]党德宣,林何莺,王引斌,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83-487.
[15]梁友琴,李晋陵,雷锦霞,等.科技进步对山西食品工业支撑作用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