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心禄 杨永波 付书明 唐茂宾
水稻是四川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是夺取水稻丰收的关键技术之一。水稻病虫害如不能及时防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在近年的水稻生产中,全省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有稻蓟马、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局部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有稻苞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雌稻粒黑粉病等。在各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下,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结合2012年笔者对成都平原水稻生产的调查实践认为,新近发生并有逐年扩大之势的3种新虫害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曾因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引起全国关注。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1.生物学特征 福寿螺有螺旋状的螺壳,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 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具1 条粗大的肺吸管。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因而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2.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食量大,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
3.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1)人工摘卵 在产卵期,各地可发动群众,收集卵块,集中销毁,或者直接压碎卵块,不使卵块孵化。
(2)养鸭食螺 发展稻田养鸭,或者鼓励农户养鸭,通过鸭食用福寿螺,特别是小的福寿螺,控制基数。
(3)清理沟渠成都平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地方都进行了灌溉渠系的改造。各地在冬修期间应加强淘沟,把藏有小福寿螺的淤泥清理到田埂或者沟边,使淤泥干燥,可以干死部分福寿螺。
(4)药物防治 冬闲田、冬水田,以及蔬菜田,在水稻移栽前7天,施用2%三苯醋锡粒剂(TPTA) 1~1.5kg/亩,田水保持3cm 深约1 周。水温高于20℃,可用1kg;低于20℃,可用1.5kg。也可用80%聚乙醛可湿性粉剂0.8kg/亩,于栽植前1~3天,加水稀释,一次施用,田水保持1~3cm 深约7天,气温要求高于20℃时施用。
移栽稻田,在水稻移植后24 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拌细砂5~10kg 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 水层3~5天。
产卵期,施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kg/亩,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kg,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2~3天后,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也可每亩用6%密达颗粒剂0.5kg 拌干细土15kg均匀撒施。施药后田中保持有5cm 左右的水层,时间约为7天,杀螺效果最佳。
稻蝽,昆虫纲半翅目。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等植株的汁液为害。常见种类有稻黑蝽、稻绿蝽、白边蝽、四剑蝽和缘蝽科的大稻缘蝽。
1.生物学特征
(1)稻黑蝽 体长6~9.5mm。黑色椭圆形,小盾片舌形,伸至腹末。分布于中国淮河以南各省,以及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寄主植物有水稻、甘蔗、小麦、玉米、豆类等。在中国南岭以北年发生1代,华南年发生2代。
(2)稻绿蝽 体长12~15mm,淡绿色,小盾片三角形,前缘有3个小白点。中国除内蒙古、宁夏和黑龙江以外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也见于东南亚、欧洲、美洲和非洲。为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豆类等。中国淮河以北一年发生1代, 淮河至长江1~2代,长江以南至南岭2~3代,南岭以南4~5代。
(3)白边蝽 体长11.5~13mm,长盾形,淡黄褐色,前胸两侧角和前翅前缘黄白色。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以及东南亚各地。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等。长江流域1年发生2代,广西柳州3代。
(4)四剑蝽 体长15~19mm,黄褐到灰黑色,头部两侧片和前胸两侧角向前突出,呈4个剑状物。分布于中国河南信阳至南京一线以南,为害水稻及稗等。在广西柳州和福建大多1年发生2代。
(5)大稻缘蝽 体长16~17mm,体细长,茶褐带绿色,头部前伸,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小盾片三角形,腹部边缘露出翅外。
2.分布特点 稻蝽主要分布于南方稻区,以华南较多,危害害水稻、小麦、玉米和豆类。各类稻蝽除四剑蝽以刺吸水稻苗期叶片汁液为主外,还以刺吸谷穗汁液为主,造成秕谷和不实粒,直接影响产量。各类稻蝽均以成虫在杂草丛间或表土缝中越冬。雌成虫产卵于寄主叶片上,聚成卵块。初龄若虫有群集性,以后分散为害。成虫和若虫有假死习性。除四剑蝽和白边蝽外,其余成虫有趋光性。在水稻抽穗扬花至乳熟期,集中为害稻穗,黄熟期即转移到其他寄主植物上生活。在山丘区稻田发生较多,尤以杂草多、生长繁茂的稻田受害较烈。
3.稻蝽对水稻的危害 在广东,为害水稻的蝽象(臭屁虫)主要有两个类群,即蝽类和缘蝽类。常见的有20 余种。以稻绿蝽、稻黑蝽、大稻缘蝽和四剑蝽发生较为普遍。稻蝽类若虫和成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叶片、茎秆、稻穗和乳熟期谷粒的汁液。水稻生长前期受害,叶色变黄,植株矮缩;心叶受害,影响正常生长,尤其穗部受害形成半白穗或白穗。稻蝽象在水稻抽穗后发生较多,往往造成减产。如稻绿蝽,水稻抽穗后,成虫、若虫群集穗部,刺伤花器或吸食谷粒浆液,造成空粒或不实粒,严重时,空粒率达10%以上。大稻缘蝽曾于1959、1973年在广东南部稻区大面积发生,使水稻产量损失严重。
4.防治方法
(1)减少越冬虫源 冬春季空闲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可有效地压低越冬虫口密度,减少越冬虫源。
(2)养鸭治虫 水稻抽穗前发现较多蝽象为害,可放鸭食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药剂防治 水稻扬花后,蝽象从其他作物转到稻田为害,数量较多时,施药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g 对水60kg 喷雾,死亡率常达95%。
稻瘿蚊以幼虫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侵入生长点,被害叶鞘愈合形成葱管状,俗称“标葱”,受害稻株不能抽穗而造成严重。
1.生物学特征 稻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成虫外形似小蚊子,淡红色,体长3~4.5mm,翅展6~9mm。触角黄色,15节,但第3~14节的形状雌雄不同: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稍凹;雄虫葫芦形,中央明显收缩。头小,复眼黑色,占头部的~大半。中胸发达,小盾片隆起如驼峰。前翅透明,仅有4 条翅脉。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卵长圆形,长约0.5mm,初产乳白色,后变紫红色。幼虫体长4~5mm,蛆状,前胸腹面有一红褐色叉状骨。蛹体长约4mm,长椭圆形,橙红色,头顶有1 对分叉的额刺,前胸背面前缘有1 对背刺。
2.生活史 在南方稻瘿蚊一年发生6~8代,世代重叠,但成虫盛发的峰期表现明显,以幼虫在游草、再生稻和野生稻上越冬。越冬代成虫始见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以4月居多。常年发生情况是:第一、二代发生数量少,为害早稻轻;第三代以后数量激增,每年7~10月的3~7代为盛发期,危害中、晚稻严重。水秧比旱秧发生多,夏秋多雨高湿年份发生重。成虫夜间羽化,当晚交配,次晚产卵,有趋光性。雌虫平均寿命为36 小时,雄虫为12 小时。每雌平均产卵180~200粒。卵多散产在叶片上,少数产在叶鞘、心叶、穗部。幼虫多在天亮前孵化,初孵幼虫借助露水爬行,经叶鞘间隙或心叶侵入稻株生长点取食为害。老熟后在葱管内化蛹。近羽化时,蛹升至葱管顶端,用额刺刺穿一羽化孔,然后钻出羽化,在羽化孔口留下白色的蛹衣。
3.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在冬春期成虫羽化前,结合沤肥,铲除越冬寄主游草和野生稻等,减少虫源;做好糊田埂工作,消灭越冬孳生地。②种植抗虫品种:华南区域提出选用植选一号,植抗一号,抗蚊一号,抗蚊二号和抗蚊青占等稻瘿蚊的品种。但四川还没有进行相关品种抗性研究。
(2)药剂防治 ①特别注意抓好晚造秧田防治: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4kg,或用50%嘧啶氧磷乳剂500ml 作根区施药,可防治整造秧田期免受稻瘿蚊为害。也可以掌握在成虫盛发期用25%喹硫磷乳油的1500倍液喷雾。②插秧前,用90%敌百虫800倍液浸秧后再插秧。③本田期移植后6~8天或初现“大肚”秧苗时,每亩用3%呋喃丹,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4kg;或10%益舒宝颗粒剂3kg 加细土30~40kg 撒施,施毒土时田内要有0.03m 左右的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