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梅
(江苏省沛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江苏 沛县 221600)
近年来,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迅速,全国新增水稻机插面积和新增插秧连年实现增量翻番。育插秧机械化在水稻主产区正呈你追我赶、齐头并进景象。江苏、黑龙江继续高速发展;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呈翻番态势;辽宁、吉林后来居上,已大面积推广;贵州、重庆推进力度大、效果好,机插面积与插秧机均成倍翻番,并大面积增产,为丘陵山区在地形与气候复杂、经济落后条件下也适宜推广机插秧提供了有力佐证;湖南、四川、广西多点示范,起步良好。
机插秧的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硬盘育秧、双膜育秧等。其优点是:
(1)增产。机插秧统一规格,利于保证基本苗,实行宽行窄窝,通风透光,个体和群体均衡生长良好,小苗早栽,利于早发早控,形成大穗。
(2)省工、节本。 机插秧育秧秧本比为 1:80~100,可节省秧母田80%;每1hm2机插秧成本为750元。比手工插秧节省45个工,节省开支1500元。手扶步行式插秧机每天可插秧1hm2,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每天可插秧3.33~4hm2。
(3)有利于社会化服务的推进,机插秧可集中统一,插秧统一,病虫防治也可实行机防统一,由社会服务组织或机手个人来承担,既减轻了种植农户的劳动强度,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4)抵抗灾害。机插秧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植,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成熟期可比抛秧提早1~3天,利于台风季节抢收抢种。机插秧插得比抛秧深,有利于增强抗倒伏能力,便于机械化收获。机械插秧有利于提高抗灾能力,实现了从传统的“靠天农业”向“可控农业”转变。
在同等条件下,水稻机械育插秧与人工栽插秧相比,可提高工效 20倍以上,平均节约成本350元/hm2,增产 450~700 kg/hm2,增幅在5%~10%。但在水稻机械育插秧机械化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机与农艺结合难。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从育秧方式、品种选择和播种量的确定,插前秧苗生长期温度、湿度的控制及肥、水、药的管理,到机插秧龄的选择和机插后的大田秧苗管理等技术问题都与农艺有关。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对农机化技术比较熟悉,但真正能熟练掌握相关农艺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员较少。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只要育秧环节中任何一项农艺技术掌握控制得不好,育出的秧苗就不能保证正常机插,最终影响到水稻种植的产量。
(2)推广经费不足,培训、服务跟不上。长期以来,农机系统开展工作都处于经费严重不足的状态,除了基本工资外几乎没有专项新技术推广经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涉及农机、农艺诸多方面的知识,技术性很强,必须通过示范、宣传、培训,建立基地和召开各种现场演示会,开展跟踪服务等手段来进行推广,而这些活动离开经费均难以开展。同时农机具价格较高,与投资联合收割机和大、中型拖水稻插秧机投资相对较高,回报率偏低。
(3)宣传力度不够,基层干部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致使宣传发动、技术普及不深入、不广泛、不到位,往往是宣传发动到乡镇就断层了,没有深入到村到户到人,很多群众不懂机械收割水稻代替人力收割的作用与好处,不懂收割机的性能,更谈不上收割机的操作和使用。另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进度与基层领导尤其是村、队干部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没有他们的支持配合,推广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4)思想认识不足,服务网络不健全。在水稻插秧机的推广问题上,有人认为推广是县农机推广站的事,与乡镇关系不大;有人认为推广就是宣传号召,农民买什么,买多少由农民自己定;有人认为农机工作的重点不是推广而是管理。造成一些农民认为水稻插秧机价格贵,作业时间短,难收回成本等,严重地阻碍了水稻插秧机的推广。
水稻插秧机厂家多、品牌多、种类多。水稻插秧机来自多个厂家、众多个品牌,而且大部分是省外厂家生产,他们服务网络尚未健全。如在产品“三包”中,把动力部分分开,用哪个厂的柴油机由哪个厂“三包”,而且人员未到位,大部分只在大的城市设点。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做好宣传,积极示范。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了,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因此,提高对发展水稻插秧机在农村、农业,特别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把发展水稻插秧机当作增加农民收入一项措施来抓,就能把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以技术和政策的宣传来提高广大粮农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同时以试验示范来推动宣传工作,提高宣传工作的浓度和广度,适时开展技术培训,让广大粮农掌握技术要领,增强应用技术的能力,把宣传、示范和培训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技术推广的效果,也极大的方便了农户尽快地掌握技术。
(2)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购机补贴,改善推广手段。建议对农民购机实行累加补贴与普惠政策,将补贴幅度调高至70%或以上,加快激发农民购买与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继续引进新型高性能育插秧机械,提高装备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向省财政争取机插秧推广专项工作经费,改变推广部门长年的经济困窘局面,改善工作手段与装备,提高推广效率。试行以奖代补政策,表彰奖励推广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人员与服务组织,充分调动全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确立渐进思路,继续改良、熟化育秧技术。总结各地近年来因地制宜的经验,建议确立“扶持插秧机数量增长一提高单机作业量和效益一熟化育秧及田问管理配套技术体系确保稳产高产一形成技术规范指导面上推广一创新推广与服务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渐进的工作思路,采取“先水稻类示范基地与区域推广中心,再所有商品粮基地县,最后普及全省”的梯度推进步骤。建议继续熟化软盘与双膜等农田简易规格化育秧技术,探索工厂化育苗、农田炼秧等技术先进、应用简单、经济适用的育秧综合技术,千方百计降低育秧成本;加强对杂交稻、超级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研究。研究水稻机械育插秧共性技术同时,深化对不同品种、熟制等因素对机械育插秧影响的研究,提高育插秧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规范发展经营市场,确保物流网络畅通。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政策补贴机具实行定点经销的规定,和农机市场管理有关要求,积极引导全区农机经营企业合理布局、诚信经营、逐步壮大,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2家中小型经营网点,发展位于主城区的年销售额上1000万元的经销企业4家,方便农民就近购买喜爱的农机具,做到购小机具不出乡镇、购大中型机具不出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未来几年是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大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时期的好政策、好机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1)抓国家购机政策的落实,争取更多补贴资金。落实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同时把好机型关、质量关及农机农技结合配套关,为农民当好参谋。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更多的补贴资金。
(2)抓好规划目标落实。积极培育新的典型,制定好未来5年农机化发展规划。要做到有计划目标。有落实检查,有总结。通过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同时抓好机械化育插秧的好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
(3)抓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搞好农机技术服务,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要求的机插秧育苗技术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的农艺要求做好机械化插秧的技术指导服务,制定科学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标准。不同地区的秧苗株距、行距不同,插秧前都要调整好机械。不同育秧盘、秧苗生长质量不同,采取不同的定位定量播种法。
[1]李太成,朱贵祥.浅谈农机国家补贴政策如何适应农机推广工作[J].科技传播,2010,(12).
[2]李全深.全力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J].吉林农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