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 婧
(开封大学医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4)
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和谐元素是社会和谐思想的承载者,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 文学艺术的和谐元素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学艺术,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 所以,当前文学艺术作为和谐文化的载体,应该站在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潮头,把握和谐时代的脉动,深入发掘和谐文化的社会历史内涵,探讨和创新其当代表现形态,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对于和谐的期待,从文学发展中体验和谐应有的节律,提炼和升华和谐的文化精神、文化享有和文化关怀,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真正表现出当前文艺发展的本质和分量。
“和谐理论”与文学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溯源至中外古代的文学艺术理论。
“美在和谐”是中外古代美学家在艺术见解上一个共同的观点,而且在具体观点上又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但从总体特征来看,古希腊美学家所讲的和谐偏重于形式元素关系的和谐,而中国古代美学家则偏重于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比而言,中国古代美学家的观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美在和谐” 是西方艺术理论上的一个古老的命题。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美学家毕达哥拉斯,但他的“和谐论”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赫拉克利特也主张“美在和谐”,他认为艺术中的和谐来源于自然界的和谐。 柏拉图的“和谐论”是建立在其“理念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其学生亚里士多德批判了他的这种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和谐论”,而以“实物论”为基础,提出和谐是美的事物和美的艺术基本特征的观点。 古希腊的“美在和谐”论对后世的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示我们在和谐的元素中去发现美[1]。
在中国,“和”的出现,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艺术(音乐)理论中。 “中国古典美学十分重视‘和’对于美与艺术的重要意义,先秦美学一个鲜明的影响深远的观点就是“以和为美”。 由此又生发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和谐是艺术与美的重要特征,二是艺术与美能促进人本身及社会的和谐[2]。 “以和为美”的思想为中国古代的儒家美学定了一个基调,此后,儒家美学的精神实质都是讲究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适度,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崇尚人类自身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和斗争的。 否则,那就成了小人之“同”,是不道德的。 孔子还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3]。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和而不同、自然从容,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东方艺术精神。
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一个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只有自身是和谐的,才能融入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才能更好地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可是,当我们站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审视当前文学艺术发展的现状时,可感到在“和谐”创作观、“和谐”批评观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从和谐观看当前文学艺术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在人文思想上,缺乏自然伦理价值观和和谐社会理想追求;在‘人’的价值观念上,缺乏美好人性的投射和生命终极关怀”[4]。 雷达在《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中认为:“浮躁、自我按摩、刺激、回避是非、消解道义、绕开责任、躲避崇高等等,几乎成了90 年代以来中国小说中较为普遍的精神姿态。 ”不少作品“并不缺少直面生存的勇气,并不缺少揭示负面现实的能力,也并不缺少面对污秽的胆量,却明显地缺乏呼唤爱、引向善、看取光明的能力。”[5]特别是一些通俗文学的创作,不注意文学的社会功用,把审美和思想价值丢在一边。 甚至把趣味性误解为描写情杀、奸杀及男女间的秘闻隐私,追求感官刺激,在哀情艳事上大做文章,表现一些低微下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这种庸俗、低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违背了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和趣味性的美学原则。 这不仅是文学从业者的失职,更是当前文学艺术的悲哀。
文学艺术和谐元素的培育,离不开文学批评。 二者的关系就像同根并蒂的花木,合则共荣,离则俱伤。 所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促进当前文学艺术和谐元素的培育十分重要。 可是,纵观时下的文学批评,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有些评论者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对反映“和谐精神”的作品关注不够,却对有关系的平庸之作,妄作溢美拔高之辞,欺人欺世。 正是由于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文艺批评家成了专门为粗制滥造的伪文艺吆喝的“广告式书评家”。 这样的文艺批评,不仅不能揭示被批评对象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帮助作者总结创作经验、吸取创作教训,也无法引领大众遨游文艺的海洋,培养大众的健康的审美情趣[6]。
构建和谐社会在争取物质资源支持的同时,应更多地依赖于社会认同、社会调适、心理调适等精神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所以,当前文学艺术要重视内容的转换,大量增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创作元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 文学批评也应从“和谐”的高度来审视文学作品,特别是对那些为和谐社会高歌的作品,应给予更多的批评和关注。要极力营造公平的文艺批评氛围,给作家更多的“文化关怀”。
社会丑恶现象,是和谐社会的大敌。 当代文学要担当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重任,就要发挥好褒美贬丑、扬善抑恶的作用,着眼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着眼于促进问题的解决,正确开展批评和揭露。 和谐不是放弃原则的一团和气,和谐不是混淆是非的好人主义,和谐与太平,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和谐应当是激浊扬清,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将假丑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之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而弘扬正气,引领真正的和谐之风。
和谐社会,人和为先。 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与人和谐,才能构成和谐的乐章。 而人和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 这就要求文学作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充分把握人文精神,努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面向大众的“人文关怀”。 对人民内部矛盾,文学艺术有疏导、排解的责任,不能过度渲染社会对抗和利益冲突,而应更多地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友爱、关心,不去渲染仇恨、敌意,表现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思想观念。
应该承认,近30 年来,中国当代的环保文学有了喜人的发展,为国人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环境伦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当下我国自然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由于工业发展的迅速,自然环境恶化的步伐也有所加快。 所以,当代文学一定要大声疾呼,使人们关注自然环境问题,引起人们对自然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的普遍关注,从而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6]。
构建和谐社会,包含着和谐文学艺术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文学艺术和谐元素的引导和支撑。 文学艺术的和谐元素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旅,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 它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和精神支持的作用,蕴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 所以,当前文学艺术和谐元素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
[1] 李翔德. 美在和谐[N]. 光明日报,2005-4-26(8).
[2] 龚政文. 文艺与和谐社会建构[J]. 理论与创作,2005(6):8-11.
[3] 棠溪. 孔子中“和”[N]. 光明日报,2006-1-10(11).
[4] 方习文. 从和谐观看当代文学缺失[J]. 巢湖学院学报,2006,(5):83-88.
[5] 雷达.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N]. 光明日报,2006-7-5(6).
[6] 何西来. 论社会的和谐与文艺的和谐[J]. 文学评论,2006(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