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上海 201209)
追逐色彩的旋律
—— 色彩在人物造型中的表现作用
沈文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上海 201209)
色彩间微妙的变化对人物造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人物的外部特征都要通过色彩及其他要素的组合关系表现出来。掌握色彩规律并合理地应用到人物造型中,通过对头饰、发型颜色以及妆面色彩与服装色彩的巧妙搭配改变人的外形,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色彩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复重现色彩的特征、组合关系及视觉反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色彩在人物造型上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化。通过对色彩特性的分析及理论知识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色彩在人物造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既有很强的象征性,又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了解色彩的规律并不是恪守规律,而是要驾驭这种能力,使色彩在人物造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色彩的变化中寻求新的创作理念。
人物造型;色彩;面部;冷暖对比;补色对比
在人物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的表现作用,它既有很强的象征性,又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色彩在人物造型中所象征的寓意更具灵活性。在不同的背景和领域里,色彩有着不同的寓意,在传达视觉效果的同时更富有感情。色彩是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专业的化装师应该深入了解色彩及色彩的规律,将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及色彩面积大小的组合,巧妙地运用到造型中去,使人物形象更具有内涵。
“色彩映入眼帘,能引起人们多样的感情和心理效应。如情感上产生的寒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和强弱感;在心理上产生明快与忧郁,兴奋与恬静等效应。这是因为光线是由一系列频率,振幅不同的流动波所组成。所有的色彩都通过一系列波的振动,色彩是视觉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既有很强的象征性,又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的精神情绪和行为”[1]。从色彩对人物形象的表达当中,由于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色彩存在着不同的寓意,同种色彩也存在着多重的寓意。
从绘画中我们可以得知,一幅作品不仅仅传达着视觉效果,还传递着感情色彩。早在毕加索的青年时代(1901年末开始),即常被人们称为“青色时代”时期中的作品,大多是反映出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感伤。作品采用“单一色相变化调和”的色彩创作方法,使用全蓝的色调,变换蓝色的冷暖、浓淡、明暗、强弱等关系调配出各种倾向的蓝色阶。这种忧郁的冷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阴沉的痛苦题材及巴黎社会下层的悲哀。
《人生》、《两姐妹》、《熨衣服的妇女》等作品中,通过面无血色的妓女、贫苦的母亲和疲惫不堪的女仆等人物形象,刻画了她们困苦的姿态和深沉的精神面貌。通过蓝色调透彻地表达出当时人们贫苦绝望与孤独的精神状态。同样是蓝色,因其在明度和饱和度上的变化,其寓意也随之改变。如圣母玛丽亚的蓝服,饱和度较高的蓝色镶嵌着金边并与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暖色调背景的烘托下,怀中的婴儿洋溢出幸福的笑脸,此处的蓝色代表着幸福和希望。
同样是毕加索的作品,《扇子女人》这幅画渗透着柔和的粉红色,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乐观积极向上的;1906年作于巴黎的油画《两个裸体》中的人体使用了赤色调,以粉红为主,间以偏暖的储色、偏冷的褐色为补充色,结合仿古笔法和雕刻的造型手法,创造出雕像式的绘画风格,具有古希腊艺术的简洁、静穆之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富有青春活力,饱含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我国,红色在传统习惯中被看作是吉祥色,象征着忠心与赤诚。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是“红光满面”,其中的“红”就取之于人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三国演义》中的红脸大汉关羽,面如重枣,是众人皆知的忠义之士。红色代表着生命、活力、朝气和热烈,它饱含的血色,折射出忠义之气与爱国精神。同样是红色,在不同的背景、领域里有着不同的寓意。红色还意味着血腥,残酷的凶杀和危险,例如:停止通行的信号色和用红色涂染的消防汽车。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室权力的专有色,意味着伟大和神圣。明清时,尚“黄”之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清代普通臣民,如未得到皇帝的特许,则不得用黄色,一般贵族或宫妃只能用“金黄色”(即“深黄色”),平民最多只能用“杏黄色”(即“红黄色”)。“明黄”在这时期是最名贵的,除皇帝外,只有忠心为皇帝服务的人才特许穿明黄色服饰即“黄马褂”。而在缅甸,深藏红花的黄色,是佛教僧侣所穿的罩袍之色。在现代,黄色被赋予了安全意味,广泛地应用于提示安全的一系列用品中,如儿童用的安全帽、安全旗、环卫工人的马甲、施工人员的帽盔等。
电视剧《大明宫祠》中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少女时期的造型,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一个女性身份治朝纲、理天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她既有朝权统治者残暴威严的一面,同时又有母仪天下的一面。太平公主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服装的颜色与背景色运用了暖色调的红、橙、黄,营造出温暖而华美的感情色彩,充分表现了母爱的温馨。
“色彩是一部影片进行环境造型和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唤起情绪,渲染气氛的形象化手段”[1]。通过利用色彩特征塑造形象,可以烘托人物主体,使影片画面色彩与人物关系相和谐。色彩的变化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感情,视觉的敏感性使我们注意到了这些,并将它形象地、有意图地应用在了人物形象中,使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角色的性格。无论在影视舞台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运用色彩来象征我们的心情,与此同时,色彩对我们也进行着表达。
2.1 色彩对人物形象的改变
“色彩是视觉语言中最响亮的的因素,能够传递非常丰富的感觉!”[2]在戏剧影视人物造型中,色彩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剪刀手爱得华》和《加勒比海盗》这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中,演员约翰尼•德普截然不同的人物造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色彩在妆面上的变化,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在影片《剪刀手爱得华》中约翰尼•德普饰演了一位童话中的人物。从妆面的刻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面部色彩利用了偏冷色系的白色,眼部周围棕色的蕴染以及偏紫色的嘴唇,生动刻画了一位面无血色、冰冷孤独的机器人。而在《加勒比海盗》中约翰尼•德普所饰演的杰克船长则是精灵古怪、生龙活虎的人物形象,妆面的色彩运用了偏暖色系的温和的底色,下眼线的夸张使得海盗形象更富独特性。不同色彩在妆面上的运用,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色彩运用上,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黄与紫、红与青绿、蓝与橙为互补色,在妆面上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可以灵活地应用色彩互补色的规律来解决。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有些人的肤色呈暗黄绿色,有些人的肤色泛红色,利用补色原理,我们可以用淡紫色的修颜液中和面部的暗黄色,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而出现的高原腮红,我们可以用淡绿色的修颜液中和面部的红色区域,使肤色变得白皙透亮。
人们常常会因为休息不好而带有“黑眼圈”,仔细观察黑眼圈并不是黑色的,而是在黄色的肌肤上呈现青蓝色,化妆师这时可以在一层基本底色的条件下,用偏桔色的修颜液调整该部位,即可达到肤色均匀统一的效果。相反,若是剧本中特定情节的需要,人物需要添加黑眼圈,我们也可以利用色彩的补色对比和色彩的明暗过渡去刻画人物。过渡颜色时我们常用的是色相对比和明暗对比,色彩在妆面上的过渡可使人的轮廓感增强,利用冷暖的特性营造出空间感,也可以叫做“立体”。在妆面色彩上我们也强调这种规律,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倘若只注意色彩的明暗变化而忽略了冷暖变化,也会导致妆面效果失败。化装师试图运用暗影改变脸型,只考虑到色彩的明暗,却忽略了色彩的冷暖关系,由于妆面的暗影偏暖色调,暖色又带有膨胀的作用,使得面部暗影部分向外膨胀,所以暗影并没有起到消瘦脸形的作用。从色彩的冷暖对比中我们可以知道,通常靠近红橙黄的色相被称为暖色系,而靠近青蓝紫的色相则为冷色系。暖色带有膨胀的作用,冷色具有使物体收缩的作用。正是因为色彩有着冷暖对比和明暗对比,从而制造出视错觉,应用在妆面上,可以达到矫正脸型的目的。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这些感觉都是偏向于对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却不是物理的真实,而是受我们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它属于一种心理错觉。每个人的长相都各具特点,将冷色暖色合理地应用在妆面上,便可装饰修饰自己,这不仅要有技巧,更加需要化妆师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绘画功底。化妆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同时考虑到妆面的风格。若是为了完成作品而忽视了色彩在妆面上冷暖的作用,这将会适得其反。
2.2 面部妆色与人物形象的刻画
中国京剧脸谱,是京剧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脸谱艺术是随着我国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作为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它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图案进行夸张的勾画,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3]的艺术功能。
在脸谱中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除了配合线条的勾勒来表现人物性格化特征之外,传统的戏曲的脸谱化造型中,也强调运用色彩冷暖的对比来区分忠与奸、好人与坏人。”[4]红色表示赤胆忠心,如在《三国演义》中忠勇耿直、血性勇烈的关羽。同样是红色,在《法门寺》中太监刘谨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飞扬跋扈的性格特点,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将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太监刻画地栩栩如生。紫色表示智勇刚义,如张郃 ,《定军山》中人物;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和残暴以及文士内有心计,如三国人物《战宛城》中的典韦,典韦是忠勇、凶猛之将,故以正黄色示其凶猛,配以三块瓦式示其忠勇,眉间勾双戟,表示所用兵器,又如在《水浒》戏里的晁盖脸谱中其面色法黄,印堂上有一红光,描绘了一位起义老英雄的形象;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如《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如《响马传》中的程咬金;黑色表示忠耿正直,《汉津口》中人物张飞其脸谱勾成黑十字门蝴蝶脸,呈“笑脸”状,同时又有豹头环眼之态,表现其凶猛、骁勇之相。白色表示阴险狡诈如《战宛城》中人物曹操细目、细柳叶眉,眉心多纹,以示满腹奸诈。全谱给人以奸诈多疑,又不失英雄本色的感觉。粉红色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如《将相和》中的廉颇,但在《洪羊洞》中虽然两人已年老,但性格有所改变,就不能用粉色勾勒;瓦灰色表示老年枭雄;金,银色多代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神怪脸《攻潼关》之土行孙。
戏曲的脸谱虽程式化,但存在其灵活性,同种色彩有着不同的寓意,色彩的夸张运用可以生动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面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又有着不同的色相倾向,这与化妆造型都是息息相关的。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线条的曲直与色彩呈现面积的大小,都会给我们在视觉上带来人物性格的转换。透过视觉,从知觉、感情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在塑造人物时,同样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将面部妆色与人物形象的刻画很好地结合起来。
2.3 人物造型色彩与环境色的关系
人物造型中所用的色彩与环境密切相连。在影片《英雄》中,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相协调,红色的着装与红色背景光相呼应,暖色调的搭配使得画面色彩柔和,营造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色对人物造型也起着衬托的作用,黄色的落叶与人物红色的服装形成色相上的反差,突出了人物形象,黄色的落叶渲染出悲壮的气氛。由于色彩具有精神的价值,我们常常会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中,有些属于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涉及到人的观念与信仰。在进行人物造型设计时,我们更加要考虑环境色彩所带来的影响。
色彩不仅渲染了大自然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世界。“每种颜色都集中在身体的特定部位,会引起特定的生理反应,同时产生心理反应。”[5]色彩更具灵活性,不同的色彩搭配会有不同的视觉反应,在创作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了解色彩的规律,又不恪守其常规。例如:颜色面积大小与形的不同搭配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色调白与黑的强烈的对比,在白与黑过渡的同时又注重了形的结构。
旧时中国人过年,讲究的是要穿红着绿,喜庆的红与祥瑞的绿,强烈反差的效果是中国人抒发情怀最直接的方式,惟此能演绎中国人过春节时的欢天喜地。在很多舞台服装的设计中,红与绿这种极端鲜明的颜色往往是最佳效果的色彩组合,如以苹果为主题的奇妙构思,红配绿简单的堆砌塑造出哗众取宠的搞笑人物。找准中间调和色或掌握好搭配比例最重要,纯度越高的红色与绿色越能相互衬托,根据剧中人物的特殊要求进行创作,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色彩关系。保山地区腾冲县,“花傈傈”妇女头饰头巾为黑色长布制,其两端接拼五彩布条,其上嵌五彩绒球,长项坠饰有五彩鸟羽,利用了五彩色的高度饱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运用色彩的灵活性,有利于人物造型在素材的体面、整体和空间中进行视觉传达。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有着先声夺人的吸引力,刺激和感染着人的视觉和情感,陶冶着人的情操,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精神中的特殊构成。”[6]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要考虑风格统一,还要注意颜色变化与形的整体把握。灵活地运用色彩的规律和变化是造型师对人物进行整体形象设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驾驭这种能力,可以构成色彩美在装面上的体现,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
研究色彩对人物造型的影响,不仅需要我们遵循这一规律,而且要更加灵活、巧妙地应用色彩的特性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这一规律来美化生活、创造艺术,而不是恪守这一规律。从古至今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色彩的运用上来看,可以看出在人物造型中色彩的各种组合关系。由色彩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等三属性的变化而造成的强弱感、轻重感、寒暖感与软硬感这些不同质的因素相互结合,使之产生色的格调。其表现出的反复和连续,具有色彩的运动感,同时传达着感情色彩,也是色彩的旋律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素材,细微地观察生活,更准确地将色彩运用到人物造型中去。
色彩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合理地利用色彩,发挥色彩在人物造型中的作用,不断追逐色彩的旋律,会让我们塑造出更多内涵丰富的人物角色,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1] 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2] 于西蔓. 女性个人色彩诊断[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03.
[3] 国剧网. 中国戏曲脸谱[EB/OL].[2012-09-01]. http://www.guoju.com/.
[4] 孙鸿魁. 影视化妆造型[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5] 徐晶. 现代职场形象设计[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7.
[6] 徐家华, 张天一. 化妆基础[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Chase the Melody of Color—— the Role of Color in the Character Modeling
SHEN Wen-ke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P. R. China )
The subtle change between colors plays an important implication in character modeling. When shaping the character image,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will be show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olor and some other elements. Mastering color of law and reasonably applied to the character modeling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person through a clever mix of headwear, hair color and makeup color and clothing color. Color is to follow certain rules. It is characterized reproduced repeatedly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assembled relation, and visual reflection.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color of character modeling is showing a variety of changes. Through the pairs of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role played by the color in the character modeling can be seen clearly. It has a strong symbolic, but also has a wealth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its role in the character modeling, peopl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law of color and constantly seek new creative ideas in the color changes
character modeling; color; facial; well-being compared; complementary color contrast
J063
B
1001-4543(2012)03-0252-05
2012-06-20;
2012-09-10
沈文科(1985-),女,山东人,初级职称,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物造型设计,电子邮箱wkshen@als.ss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