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柳花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长篇小说《荆棘鸟》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有着鲜明个性、富有主见思想的不平凡的女性的形象:德罗海达那个权力欲望极强的、精明强干的又奸诈阴险的女主人玛丽.卡森;聪明睿智又沉默寡言的菲奥娜;勇敢又率真、坚强又执着的梅吉;独立又叛逆、个性张扬的朱丝婷。这群女性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笔者对此略加论述。
玛丽·卡森是一位顽强、有心机、有主见、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她是克里利家族的大姐。当年她自主地选择背井离乡从爱尔兰来到澳大利亚,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金钱、权利和地位:“在爱尔兰我永远找不上一门好亲事的。在那里一个女人非得有教养有背景,才能找上一位阔丈夫。[1]p70”于是她“用两只手没命地干活,攒够了盘缠,到有钱的男人没那么挑剔的国土上来了”,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德罗海达。接着,她开始有目的地寻找目标,凭借着自己的脸蛋和身材还有“一个比人们认为女人应该有的更聪明的头脑[1]p69”,成功地嫁给了年长于自己数岁的迈克尔.卡森——威尔士最大庄园德罗海达的农场主。她用他的财富为自己搭建出人头地的阶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更不会把男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功名成就之后,她宁可寡居三十余年,因为她知道“一旦作为某人的妻子,她得把她对一切的控制权都交给了那个人[1]p70”。但是到了晚年,未曾被爱情滋润过的她深深地迷恋上了年轻、英俊、睿智头脑的教士拉尔夫。玛丽其实并不笃信上帝,她对教会和慈善的大力支持完全出于她对拉尔夫的爱。但玛丽的心里明白拉尔夫不爱她,也知道拉尔夫接近自己也是因为自己的财产,拉尔夫想借此平步青云,而对自己则是恶心不已。当帕迪一家来到德罗海达时,拉尔夫(29岁) 见到梅吉(10岁)的第一眼就已经深深地爱上她了。可怜的梅吉还不知道她的出现已经是姑妈玛丽.卡森与拉尔夫之间感情的脚绊石和牺牲品。有一次拉尔夫问玛丽为什么不喜欢梅吉,玛丽的回答直截了当:“因为你喜欢她[1]p135”。拉尔夫心里明白玛丽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力,他开始了寻找开脱的理由:“梅吉还是个孩子,对他的生活道路和教士的声誉没有任何危险[1]p107”,可是玛丽彻底地击垮了拉尔夫的心里屏障:“你首先是个男人,当教士使你感到安全,就是这么回事。[1]p135”。
玛丽对拉尔夫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她对爱情观的态度如同她对权利和财富的控制一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拉尔夫,我很爱你,因为你不爱我,我就想杀你”[1]p174。于是她做出了魔鬼式的决定,修改遗嘱,要利用拉尔夫人性的弱点,宰割了拉尔夫的命运和灵魂,对拉尔夫发动“最有力的一击”[1]p174。她说,“我肯定输给了梅吉,但是我坚信她也得不到你。”[1]p174
玛丽的妒忌和报复如同“象撒旦一样”[1]p174。她在遗嘱中把价值1300万澳元的财产交给了教会,条件是教会必须赏识拉尔夫。以她对拉尔夫的了解,权利和荣耀之心肯定会把拉尔夫从梅吉的身边带走。果不其然,正如玛丽.卡森预料的那样,拉尔夫把自己的爱情以1300万银币卖给了上帝,离开了梅吉,这是玛丽.卡森最精彩的一击,彻底实现了她打败梅吉的计划,从而实现了完全占有拉尔夫的愿望。
沉默寡言的菲奥娜出生于名门望族,年轻时疯狂地爱上了有妇之夫的帕克汉,并生下了私生子弗兰克。菲奥娜与帕克汉的爱情是短暂的、痛苦的,然而她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被当时父权当道的父亲为了维护家庭的名誉,私下买通了贫困的剪羊毛工帕迪赶快把他的女儿娶走,这就预示着菲奥娜与帕迪的婚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尽管帕迪很爱菲奥娜,尽一切可能让她过得幸福,但是菲奥娜从没有感到幸福过,她总是神情严肃,不喜欢随意说话。谁也不知道她的脑子究竟想些什么,就连她的丈夫也不清楚。
菲奥娜虽然被心爱的人帕克汉为了维护地位给抛弃了,被富有的家庭为了维护家庭声望给抛弃了,她只得嫁给未见过面的男人,痛苦一生,但是她并不后悔爱上帕克汉,那一段短暂而深刻的爱情值得用她的一生去回味。在她年近七十岁时,她依然满怀深情地对梅吉说:“我爱那个男人!她是新英格兰最有名望的政治家。……他具有你父亲所没有的一切:文化、口才、魅力。我爱他爱得几乎发疯了,我知道我从此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1]p473。由此可见作为丈夫的帕迪得到的是菲奥娜那个人,并没有得到她的心,她的心仍然属于帕克汉的。对于菲奥娜来说,帕克汉就是刺入她心灵的那根尖刺[2]。这也就是为什么菲奥娜爱弗兰克胜过爱其他任何一个孩子的原因之所在。弗兰克是帕克汉的生命延续,爱弗兰克就如同爱帕克汉一样。这也是后来菲奥娜说到:“我一心扑在了弗兰克的身上,忽视了帕迪,他是我碰上的最好的人!只是我没有明白罢了!我总是一个劲地把他跟帕克汉进行对比,哦,我感激他,除了发现他是好人之外……”[1]p473。在严肃外表掩盖下菲奥娜对帕迪还是有感激之情的,她感激帕迪维护了她的名声,给了她婚姻和家庭,给了她温暖和呵护。尤其是帕迪死于火海时,她哭着对拉尔夫说:“他是世界上唯一爱护我保护我给我温暖的人!可我从来没有爱过他,……可是直到失去他时我才明白这一点;我爱他,可是我却再也没机会对他说了!我太不幸了……”[1]p473。菲奥娜用她的话来说,她真的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她的一生中,她没能和所爱的人一起生活,又失去了爱她的人。
梅吉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二代女性,是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只荆棘鸟,拉尔夫是她那根最长最尖最利的棘刺。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12年12月,拉尔夫在车站接玛丽的穷亲戚们时,他已经二十九岁了而梅吉只有十岁。年龄的悬殊差距并不能阻碍他们之间相互的吸引力。梅吉见到拉尔夫的反应是“独自一人站在他们的背后,张着嘴,像是瞧着上帝似地傻呆呆地瞧着他”[1]p87。”而拉尔夫见到梅吉第一反应是:“他是她有生以来所见到最甜美、最可爱的小姑娘了[1]p88。”这种未知的牵引力让他们彼此依托,一生的悲喜剧也在不知不觉地拉开了帷幕。
等她长成为一个美丽的少女后,她对拉尔夫的爱由兄长似的依恋变成了执着的爱情。但是拉尔夫为了他的贪欲和权势地位,他对梅吉说:“我把你给出卖了,我的梅吉,以1300万银币把你卖掉了。”[1]p193,同时拉尔夫也卖掉了自己的自由。于是梅吉嫁给了她根本不爱的卢克,仅仅是因为卢克的长相酷似拉尔夫。梅吉本以为她能够从卢克身上找回她所失去的东西-爱情、家庭和丈夫,然而卢克未能成全她。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梅吉终于醒过来了,是上帝夺走了她心爱的人,她把上帝视为情敌,她决心与上帝争夺拉尔夫。梅吉大声疾呼:“啊,仁慈的上帝,仁慈的上帝!不,不仁慈的上帝!除了从我身边夺走了拉尔夫,上帝为我做过些什么呢?上帝和我,我们互不喜欢,……你再也吓不住我了。因为我应该恨的不是拉尔夫,而是你。都是你的过错,不是可怜的拉尔夫的。他只是在对你的恐惧之中生活着,就像我以前那样。他居然能爱你,我真不理解,我不明白你有什么可值得热爱。”[1]p397梅吉对上帝的斗争宣言表现出她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决心。尤其是在麦特劳克岛上,她终于从灵魂和肉体上完全占有了拉尔夫,并怀了拉尔夫的孩子-戴恩。她的心情非常愉快,充满了幸福感,觉得一生有了生活的目标。她得不到拉尔夫,但是“通过我,他将继续活下去,因为我知道他将是个儿子!而那个儿子还会有儿子,他们也将有儿子——我将战胜上帝!”[1]p402。然而胜利是短暂的,拉尔夫很快就离她而去。戴恩十八岁时立志献身给上帝。戴恩的职业选择,梅吉感受到了命运的嘲弄,她绝望地诅咒道:“女人最大的仇敌,就是上帝!我们追求的一切,他都千方百计地加以破坏!”[1]p402。
然而更加不幸的是梅吉再次遭到了神性的冲击。戴恩在朝圣的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寻找儿子的尸体,梅吉不得不借助拉尔夫的力量,这时,拉尔夫才知道真相-戴恩是自己的儿子。梅吉对拉尔夫说:“哭吧,拉尔夫!我得到你的儿子26年,而你却不知道……在我把他送到你这儿来的时候,我在我的信中说过,‘我所偷来的我还回去。’只有咱俩才偷了,拉尔夫,我们把你向上帝发过誓的东西偷来了,我们两人都的付出代价。”[1]p633。与命运、与上帝抗争一生的梅吉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对梅吉来说,她不怕遭受寂寞痛苦和精神摧残,愿意用深痛巨创来换取世界上最美好东西——真爱。
朱丝婷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三代,她是一只“另类的荆棘鸟”,她那根最长最尖最利的棘刺不是别人,而是她的弟弟-戴恩。朱丝婷把全部的热情和母性的爱投注到弟弟-戴恩身上,她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和责任感,仿佛戴恩只属于她一个人似的。不管是在成年之后,她和戴恩始终保持着这种亲密的关系。戴恩就是她的一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性,她的心再也容不下别的男性了。
对于爱情,她并没有像她的外祖母和母亲那样的执着——用一生追求着一段得不到的爱情,她甚至打算不结婚,当母亲问她是否想结婚时,她显出一副蔑视的样子:“根本不可能!哭天抹泪,像叫花子似的度过我的一生吗?向某个连我一半都不如,却自以为是的男人低眉俯首吗?哈哈哈,我才不干呢!”[1]p514。朱丝婷不打算结婚并不意味着她打算过一种禁欲的生活。在她看来,男女欢爱不需要任何感情因素,这就是她轻易地失去了童贞的原因之所在。“要是我连男女之事都不知道,我怎么能盼望成一个好演员呢?”[1]p514。然而正如上帝并不怜悯菲奥娜和梅吉一样,上帝也无情地剥夺了朱丝婷对戴恩的爱,戴恩的死给朱丝婷沉重的一击,令她陷入了无限的痛苦和自责,但也正是戴恩的死将她从一段畸形的爱情道路上唤醒了,引导她走上了一条健康的情感道路,接受了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性-雷纳,在痛苦的悬崖上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归属。朱丝婷从蔑视婚姻到自愿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她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成熟的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女性独立自主,超越自我的过程。
从小说的主题—爱情上来看,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的爱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特点。共性之处在于她们都是叛逆的女性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个性之处在于她们各自经历了不同辛酸的爱情历程,主要原因是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导致的。从整体上看《荆棘鸟》三代女性的形象,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重视自身的情感,不甘心从属于男性,她们追求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哪怕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这些女性带着一种坚强的信念,不畏一切艰险,勇敢的向万能的上帝挑战,向不可抗拒的命运抗争,带着又尖又利又长的荆棘吟唱着人性战胜神性的颂歌,谱写着一曲美丽而凄婉的爱情乐章。她们的爱情之路虽然坎坷曲折,荆棘丛生,但她们却找到了人间的真爱。
[1]考林.麦卡洛.荆棘鸟[M].曾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陈秀敏,“人性”与“神性”的抗争-从《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看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5).
[3]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76.
[4]余嘉.追寻荆棘的女人——浅论《荆棘鸟》中女性的形象[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