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霞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浅析里克纳家庭品格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郑东霞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本文对里克纳《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一书阐述的理论及其启示加以论述。
里克纳;家庭德育;品格教育
(一)美德可教。品格教育理论假设中所设定的“美德”(即品格),指的是个体内在的德性状态,是具有道德性的品性和品质。而生命个体的这些德性品质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定是在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干预下形成的结果。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理论将人的美德视为一种“品性”,是内在于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具有倾向性的态度。而这里的态度,里克纳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美德就是人的社会化教育的结果。
(二)人知善不等于会行善。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行为中的价值、操作性价值构成的。具体而言,品格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部分都是道德所必须的,体现了道德的完整性。在这个理论框架中,里克纳列出了良好品格的每一部分及其要素的特征,他认为道德认识由道德意识、道德知识、道德预见、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我知识等构成;道德情感由良心、自尊、同情、爱善、自控、谦逊等构成;道德行为由能力、意愿、习惯等构成。”[1]品格教育实际上就是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教育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此三者循序渐进。因此,“知善”是处于较为基础的道德认知领域,“行善”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知善是行善的基础,行善是知善的表现,但知善却未必能行善。
(三)罗伯特·凯简的人类两大渴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研究“本我”(自我意识)发展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罗伯特·凯简的成果。他认为人类有两大渴望:求异和融合。求异是对独立的需要,个体想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而得以承认,也希望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融合是指个体希望处在合适的位置上,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能成为更强大事物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团体的一部分。因为独立和被认同这两种需要罗伯特·凯简指出,求异和融合两大渴望贯穿于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一种需要会占主导地位。在成长的任何时期,个体不是专注于发展个性,就是致力于发展各种关系。
(四)里克纳的道德阶段发展理论。里克纳在科尔伯格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罗伯特·凯简的人类两大渴望理论,建立了道德阶段发展理论,对儿童青少年在某一阶段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里克纳认为道德是渐进发展的并且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道德初始阶段和道德推理阶段。道德初始始于零岁到三岁,在此期间道德将从形成之初迈向独立、认同,并在以后不断发展,经过各个道德推理阶段,一步步进入成年期,个人的道德发展也会逐渐向最高道德发展阶段“求真”靠拢。
(五)阶段混合。里克纳认为,孩子和绝大多数成人一样,通常是各个阶段的混合。孩子们从原有道德阶段进入新阶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就算进入了新阶段,在某些时候也常常会退回到前一阶段的道德水平。当孩子们劳累了,精疲力竭了或者完全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他们较低阶段的推理就处于主导地位。······情绪过于激越(这对于成年人也是一样的)往往意味着道德推理不足。
(一)道德价值观教育。里克纳认为,在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方面,父母除了传授自身信奉的价值观和道德习惯之外,更应该将大多数人都不反对的道德原则与价值选择传授给子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中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和平与安定。因此,里克纳概括出父母在家庭中应该教育子女的道德价值观内容主要有自信、勇敢、杰出、公平、自由、信仰、幸福、罪恶、运动员精神、宽恕、谦逊、诚实、爱、学习、爱国主义、尊重、思考、理解共18条内容。其中里克纳认为,勇敢不仅是敢于面对生活中的风暴,更是道德勇气,即面临危险或压力时仍然采取正当行为的勇气。罪恶也并不是一种美德,但谨防罪恶则是一种美德,采取不道德的行动是错误的,对不道德的行为不采取任何行动也是错误的。
(二)人生观教育。里克纳认为,对子女进行人生观教育非常重要,何时对子女进行何内容的人生观教育更加重要。里克纳建议,首先在十几岁时就要让孩子考虑或者共同讨论道德责任感、奋斗目标等内容。紧接着要教育子女参加社会实践,包括找一份社会工作、在社区做公益服务等等,让孩子参与、感受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肩任应有的社会责任,让他们对社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对以后的择业有更深的思考,对于以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孩子成年时就要鼓励孩子离家居住,走出家门参加一个新的社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更加独立,同时也对社会有深刻的了解。最后,孩子还必须参加政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懂得社会是如何运转的,怎样才能传播自己的思想,真正理解在民主的社会中“人人都是自由和平等的个体”的含义。里克纳认为,孩子们从政治活动中所学的将比从课本和学校中学到的多的多。
(三)世界观教育。“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要求信仰某种宗教,很多孩子并无宗教信仰,但同样健康成长,但宗教心眼却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道德价值观的指导,并能防止不健康文化对孩子的侵蚀”[2]。里克纳认为,人在现实中往往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现实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观所影响而显得烦躁不安,只有信仰才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
里克纳在书中为广大的家长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方法,主要有道德叙事法、、自然奖励法、提供选择法。
(一)道德叙事法。里克纳认为家庭是孩子们的主要关爱者,是传统的道德教师。正是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读书,使得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一起,这种面对面的叙事形式,促进了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深化并相互分享关于某问题的看法。此外,讲故事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一个事件的发生,而是对一个道德故事的建构和对其道德价值意义的重构。将一个古老的道德事件置身于现代社会之中,这就给某个古老的道德价值赋予新的意义。
(二)自然奖励法。自然而然地为孩子做一些事或者给孩子一些东西而不是表现得刻意以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作为物质奖励。里克纳认为“自然而然的奖赏更多像一种平常状态,而更少向一种“贿赂”。”这些自然而然的事情或者东西能让孩子们感觉到如果按照父母的建议去行动,生活会更快乐,而不是单纯地能得到更多的玩具、糖果或钱。
(三)提供选择法:这是化解冲突的好办法。通常父母与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孩子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并要求自己要有一定的空间而父母坚持自己的权威性,因此里克纳认为,解决冲突的途径非常简单:提供第二种选择。
此外,里克纳还介绍了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家庭会议或者家庭讨论、家校合作法等。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心态,正确对待传统和引进资源。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想要脱离外国的影响而坚持中华传统德育模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的,“西方的强势文明已经在我们的心灵结构中,不仅根深蒂固,而且发挥了很多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完全不可能和它脱钩”[3]。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的文化霸权的宣传下,很多人出现了“拿来”就是时尚而传统就是“保守”甚至“糟粕”的代名词的想法。在德育领域,无论是家庭德育或学校教育,灌输就被解读为一种权威主义和霸权手段,民主和自由成为德育界的新宠。
但当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进行和借鉴价值澄清教育的时候,美国德育界却发起了坚守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品格教育运动。这种讽刺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定义传统德育资源与引进资源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否传统就是保守和糟粕呢?是否外来资源就是先进和时尚?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教育者们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心态,只有用一种不卑不亢的文化态度去审视传统德育资源和外来德育资源,才能做到分清主次和好坏,不会在借鉴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二)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纵观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发起,就是价值观教育的相对主义而造成的社会混乱和道德滑坡而为了拯救国家和社会而发起的全国性的教育运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必要条件,大批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社会安定,为了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的人才贮备和祖国下一代的建设者,中国的德育就更加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而家庭德育对个体的影响在其一生中影响最深、作用最大,因此,尤其要重视家庭德育中的价值观引导。
(三)重新审视“拿来主义”的作用。西方的德育历程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德育的发展在其丰厚的历史和内容中借鉴一些宝贵的经验是必须和必要的,但我们也必须警惕“拿来主义”的消极作用。道德内容和道德方法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都存在着“本土化”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搬用外来的东西而不加以吸收和扬弃,那么我国的德育不但不会发展反而显得可笑且无效。因此,我们在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引入资源的过程中,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将“拿来主义”当做一种辅助的手段,而不是让“拿来主义”喧宾夺主。
[1] [美]T.Lickona,Educating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Bantam,1991,p51.
[2] [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喻佑斌,罗文盛译.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 [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97.
[3]李存山.儒家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和杜维明先生对话 [J].哲学动态,1999(4) .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omas Lickona’ s book named Raising Good Children to present his family character education theory,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Key words:Thomas Lickona;family moral education;The 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
On The Family Character Education Theory of Thomas Lickona
Zheng Dong-xia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G642.4
A
1008—6772(2012)04—0066—02
2012-7-5
郑东霞(1985-),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