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春玲
(包头市九原区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60)
图书馆是一个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渴求、为读者提供图书情报知识的服务性场所。图书馆利用专业学科知识,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检索所需要的相关内容,解决读者的工作与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使图书馆在教育、科学文化领域中逐步实现其自身价值。
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资料找到最需要利用它们的读者,使广大读者找到他们最重要的文献资料。这是一项既平凡,而又很需要耐心和责任心很重的服务工作。社会文献中心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着它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根本宗旨。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读者服务,既是图书馆生存之本,也是图书馆的发展之本。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作为图书馆馆员,他们必须要熟悉馆藏文献资源,具有检索、分类、标引、利用各类文献的技能,在服务工作中,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满足读者的需求,树立“宁肯自己麻烦千万,不愿读者稍有不便”的信念,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努力为读者提供“满意十惊喜”的服务。此外,图书馆馆员还应具有某一学科背景,通晓某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图书馆馆员能够主动向专业读者宣传馆藏资源,提供深层次服务,并能较准确地把专业读者的需求反馈给图书馆,为图书馆学科知识管理和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合理建议,有利于图书馆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和读者的纽带。
在工作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共同具有的一种思想共识和精神风貌,是图书馆全体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图书馆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精神面貌的外在总体表现。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热爱图书馆工作,保护图书馆工作的荣誉,向读者提供全面、准确、客观、诚实的服务。此外,我们管理人员还必须把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满腔热忱地为他们服务,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真正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甘为人梯、甘作蜡烛、舍得清贫、乐于奉献。与此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本职工作创新领域,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追踪科学前沿,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爱岗敬业,做到认真负责,细致周到,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积极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的环境会对读者的思想品德产生明显的陶冶作用,创造一个好的图书馆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研究、学习。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要求图书馆提供能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性化?服务,对图书馆来说,就要求其功能、流线、布局、设施的安排及内外环境的营造,都要以读者为中心,处处给读者以亲切和关怀,为读者提供舒适、优美的人文环境已成为图书馆建筑的最大追求。图书馆应有一个秩序井然、宁静舒适的环境,这能陶冶读者的情趣,使人的心情开朗,精力集中,提高治学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应在馆内适当位置张贴脍炙人口的名言来鼓舞人们奋发向上,会使读者受到启发;另外张贴一些“安静”等提示性的标语牌,使读者走进图书馆就感到一种学习的气氛,并受到一种道德观念的约束;还要通过植物选景、馆内外绿化,体现令人陶醉的自然美。这些优美的图书馆环境,为读者提供了宽广的审美领域,从而进一步开阔视野。
图书馆要给广大读者宣传,推荐当代选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优秀图书和杂志,帮助读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新的知识。要对各层次读者进行研究,对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倾向、阅读内容、读书方法进行科学引导,努力加强读者导读工作,向不同读者推荐适合自己的书刊资料,同时还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书刊杂志的利用率,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充实读者的阅读生活和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我馆阅览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其次是广大干部和离退休人员,他们在阅览室看报刊杂志,主要想从中了解许多他们关心的时事政治经济大事,丰富文化生活,他们阅读兴趣广泛,爱好多种多样,所需的文献也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主动向不同读者推荐不同书刊杂志,使广大读者在自学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吸引更多的读者来我馆看书学习。
我馆阅览室从2008年实行全开架以来,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方便的阅览空间,它使图书和杂志与读者直接结合,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刊杂志,提高书刊杂志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充分发挥书刊资料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效益,发挥了借阅服务的最大优势。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工作上的难度,管理工作人员有时疏忽,就会出现丢书、撕页、“开天窗”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阅览室的管理力度,为读者设置存包柜。为了防止报刊丢失,管理工作人员随时注意观察及个别读者,引导读者需要的报刊杂志可以拿去复印,对读者进行爱护图书的宣传教育,管理人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想读者之所想,及读者所需,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相关知识的搜集与分析。全面搜集某学科信息,以较为完整地把握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信息来源包括:
(1)文献信息资源。来自《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学科专业书籍、学科百科全书等。
(2)网络信息资源。包括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搜狗检索到的相关检索词,利用比比猫得到的聚类检索结果,利用百度知道、各学科信息门户、搜索爱好者论坛、零点花园、子午学术论坛等获得的相关学科信息、知识和专业网址等。网上知识群的收集,可利用“网络蜘蛛”和“网络蚂蚁”等去搜集断点资料,或利用信息抽取系统分类型抽取信息。
(3)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资讯网、中文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等;对获取的学科资源还要进行分析、优化,有选择地弃留,留下与学科相符的专业知识精品。
(4)相关检索导航的建立。数据库建立以后就应建立高质量的检索和导航体系,以保证数据库的投入使用。在现代化图书馆条件下,需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体系,将图书馆馆员的智力知识集中进行组织和开发。如建立馆员专家经验知识库,建立知识资产管理组织,建立图书馆内部知识局域网,促进潜在知识交流渠道的畅通,最终建立起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组织机制,从而有效地实现图书馆的知识创新、知识交流、知识管理、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