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婧,赵思维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6)
浅析垃圾分类指导员建设
康 婧,赵思维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6)
分析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建设中存在培训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垃圾分类指导员代替居民源头分类,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等问题,建议应从垃圾分类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培训体系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在600个社区展开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实践。这次试点小区遍布各个城区和郊县,既有城市社区,也有农村社区。市政府相关部门也对垃圾分类的种类做出了新的规定,试点小区的垃圾主要分为3类: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从2010年5月起至12月底,在全市600个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完成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通过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垃圾分类知识。分类指导员就会大力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及垃圾正确投放率,为切实落实600个小区垃圾分类达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带动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全面推进,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分类指导员负责居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宣传、指导,对居民的分类投放、保洁员的分拣实施监督。
1)指导员招募。全市600个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每个小区建立1支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人员来源:以本社区热衷于环保公益事业的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的本市居民为主要对象。人员条件:具备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招募程序:由各街道组织报名、考查,市政市容委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发证,实行持证上岗。
2) 配备标准。参考标准为每80~120户设置2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或按照居民区楼房户数、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收集站点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每名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1~2个收集站点。各区县配备统一标准的“绿袖标”和工作服,配发相应的手套、口罩、夹子等劳保用品。
3)服务补贴。垃圾分类指导员实行服务补贴制度,每名指导员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原则上不低于600元/月,所需经费由各区县负责落实。
4)指导员职责。以宣传、指导、监督、服务为职责,并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记录,为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①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任务,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方法等。②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知晓率,逐步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③指导、监督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并按规定时间、地点将分类后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收集容器中,提高正确投放率。④提供人性化服务,为老、弱、病、残等人群提供必要的垃圾分类服务。⑤遵守管理制度,坚持文明引导,使用文明用语、规范用语。按时上岗,原则上工作时间为7:00—9:00,18:00—20:30。
1)培训制度不健全。很多小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都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培训什么,何人参加培训,什么时候培训,如何培训,培训效果如何评估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尤其是有的小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而更换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都没有参加过培训。
2)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小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没有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检查监督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
3)垃圾分类指导员代替居民源头分类。小区的居民把垃圾扔到垃圾容器内,由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二次分拣。这与垃圾分类指导员职责不符。
4)垃圾分类指导员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不工作、工作效果不好、不认真负责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都会按时全额的发放补贴。相对那些按时工作、工作效果好、认真负责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除了按时全额的发放补贴外,也没有额外的奖励。
1)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制度。应把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培训纳入小区分类的任务中,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体系,包括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的需求评估、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评估。
2)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指导员管理制度。应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检查监督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
3)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组织大型的宣传日活动,通过宣传展板、板报、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发放环保型布袋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4)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避免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工作时懈怠,同时也调动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积极性。
5)树立一个榜样。小区可以在培训中挑选积极性高、学习态度认真、培训效果突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作为榜样,不仅能够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而且能体现出小区对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从侧面带动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待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
[1]廖泉文,胡孝德.加强职业培训的再思考[J].福建论坛,2003(6):73-75.
Development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Director
Kang Jing,Zhao Siwei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86)
Status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director was analyzed.Existing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director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imperfection of training and managing system,substituting waste classification director for resident classification at source,absence of corresponding system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and so on.It is suggested that scientific systems of training,rewards and penalties for waste classification director should be built,proceed from actual conditions of waste classification.
waste classification;director;training
X705
A
1005-8206(2012) 01-0061-02
2011-11-09
康婧(1985—),主要从事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监理工作。E-mail:kj1985514@yahoo.com.cn。
(责任编辑: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