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必须培养理论感情
——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例

2012-04-12 12:34
关键词:感情马克思主义理论

(石家庄铁道大学 思政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基本上是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理性能力为主,注重理论的传授和灌输,借助理论语言、理论逻辑等理性化的方法,阐述理论的科学性,试图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然而这种单一的唯理性教育模式忽略了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心理特征,难以激发其情绪机制,结果是事倍功半。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其说服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理论感情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的精神动力

感情是人们对于某人或某具体事物所产生的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态度体验和行为流露,是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理论感情反映的是理论接受者同理论本身之间的一种主客体关系,是指人对某种理论的感情认同、对理论的执着追求和信仰。如果把理论的科学性称之为理,那么对待理论的感情、态度就是情。理与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理是情的根据,情是理的升华。理不真,不足以服人;情不通,不足以动人。

情感作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具有明显的动力性。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对理论的接受过程就是一个情理交融过程。大学生在学习和人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思想困惑,产生理论学习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必然要对相关的各种理论或思潮进行选择。由于情感具有暗示功效,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对其有萌动、粗浅感情的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理论必然成为首选,进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人一旦对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研究、去掌握、去实践。在进一步学习、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真伪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求知、求真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对理论的感情在理性思维基础上不断加深、升华,从开始暂时的、不稳定的情感,逐步产生质的飞跃,上升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升为信仰。这时,学生们感到理论不再是外在的、晦涩的、抽象的道理,而是深含情感、有血有肉的理论,它情理交融,有高超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教育。其独特性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还要解决“信”与“不信”及“知”与“行”的矛盾。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根本宗旨是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是把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感情是信仰的基础,信仰是感情投入的凝结,有感情才能有信仰,感情愈深, 信仰愈坚。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情是信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山仰止的深厚感情,没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就不会对理论学习和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谈不上把握理论的实质,更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因此,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是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程度的精神动力,应该成为解决学生对理论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重要抓手。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建立学生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成为掌握知识和发明创造的动力。

当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情,不是盲目产生的。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之“理”、满足人民需要之“情”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相通的特点。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仅在于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始终反映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其人民之情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它立足于满足人民的需要,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就连西方一些不赞同这个理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

二、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的紧迫性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广泛、标新立异、色彩缤纷的多元化文化环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思想活动反复多变,社会矛盾复杂多发。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宗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途径和方式潜移默化地俘虏着他们的情感世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人的世界观尚未形成,理论信仰尚未定型,尤其目前在校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与早前的大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与各种信仰的竞争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整合功能,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刻不容缓。它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我国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各高校下了很大功夫,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毋庸讳言,“教育者热、受教育者冷”的“一头热”状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无端地逆反、抵触。具体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不“练功”,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学习目的上,以“背背词”、“考考试”、“拿学分”为目标,局限于外在知识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很好地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很好做到“入脑”、“入心”、身体力行。不少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比较模糊的问题。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党的信任度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否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情不牢固、不深厚甚至反感,导致提不起学习和钻研兴趣,是一个被教育者认识不够、常常忽视的关键因素。反思比较一下,宗教和其他非科学思想为什么对不少人有很大的诱惑力,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却吸引力不足?重要的差别之一就是前者运用各种手段在培养人的思想感情上费足了心思、用足了力气,而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缺乏对理论感情的培养。中国古人常讲,“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西方宣传学专家埃利柳也认为,宣传教育通常都不是针对人的理智,因为这样做的过程太长而且靠不住,首先是宣传教育对情感发生影响,因为从情感上加强对人的个性影响更有效。教育者如果不解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培养问题,仍然重教化、轻内化,热衷于空洞的说教,那么很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育者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的。

在认识到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就智力因素来说,大学生的智商水平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并没有先天障碍,这为培养理论感情,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奠定了基本条件。因为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就非智力因素而言,我国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阶段就开始了,并贯穿于中小学教育阶段整个过程,家庭、社会等方面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也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初步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就比较耳熟、眼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一些感情色彩,有初步的“情商”基础。虽然这种理论感情是朴素的、初浅的、不稳定的,但只要人们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理论感情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

三、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的途径

19世纪中叶俄国杰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3]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真挚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教师只有真信、真懂,才能做到真教。这是探讨培养大学生理论感情的前提。

(一)学会运用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讲授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形式,而教学语言是课堂讲授最主要的手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说服是通过讲演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教师必须学会运用教学语言这门艺术。只有当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使自己的理论感情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引情、以情换情,以情育情,换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能受到熏陶和感化,才能得到理论感情的升华。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直气壮,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增强穿透力;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感染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亲和力;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增强吸引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把深刻的道理生活化,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

(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要挖掘情感源。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就是学生的情感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此,教师要在课外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教学内容只有做到“三贴近”,符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需要、心理需要、学业需要和未来职业需要,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 还应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情”。这个“情”是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在理论表述的字里行间。

结合理论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穿插展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感染学生,也应成为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首先,任何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都与理论的创立者和继承者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本人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和人格魅力,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学习他们的人格品质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其次,伟人的人格具有无形的榜样作用、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无私奉献、追求真理、信念坚定、不畏挫折、乐观向上、襟怀宽阔、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等伟大的精神,这些内容契合大学生的需要,正是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他们具体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从伟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学生对伟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就会不断升华。“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也会与日俱增。况且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丰富和活化理论教学内容、改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帮助。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并在火热的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如果没有实践的亲身感受,就不可能对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曾说:“ 同一句格言, 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4]其原因就在于成年人对理论的理解扎根于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验, 而这正是从家门到校门的大学生所缺乏的。所以,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情,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大学生的实践体验。比如,恰当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即围绕教学目的,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理论。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播放革命历史或现实题材的主旋律专题影像片、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有思想性的文艺节目、组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感性材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或现实的情境,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从而获得鲜明真切的认识表象和感情体验。延安、井冈山干部学院等院校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在干部教育中采用现场体验式教学法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善于造“境”,以“境”激情,使学员借“境”生情,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在体验中灵魂得到感悟、净化、提升,从而实现思想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感情境界得到提升的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理论感情的必要性,并非排斥传授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感情并非孤立的过程,而是与传授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有情无理则不实,有理无情则无味,有情有理才能相得益彰。教师要树立情理融合的教学理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被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为它逻辑论证的严密彻底所折服,为它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所鼓舞,最终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2]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4.

[3]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5.

[4]列宁.哲学笔记,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8.

猜你喜欢
感情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