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2.河北传媒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多年以来,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楼林立,尤其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容否认,城市建设的主体是高楼,高楼代表了发达的经济,代表了社会财富,代表了都市生活方式,代表了现代与科技,代表了时尚与前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各大中城市,甚至包括一些小城市,都把大都市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方向,而都市化的第一标志就是高楼大厦,从而各大城市都在你追我赶的建设高楼大厦,尤其是代表城市高度的摩天大楼,成为近年来中国大城市不断争夺的城市制高点,因为摩天大楼既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地标,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第一象征[1]。近些年来在中国城市高楼的大跨步发展形势下,石家庄的摩天大楼步伐也紧随一线城市而步步跟上。
100多年前,李鸿章访问美国,纽约的高楼震撼了这位大清重臣,那时的国人对摩天大楼是一种羡慕。到了21世纪,中国人只用了100多年,便赶上了西方国家的摩天城市步伐,而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前100座摩天大楼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将屹立于中国各大城市。中国的高楼化城市建设速度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470座摩天大楼,这与摩天第一大国美国现有的533座相比,略有逊色,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近日发布的《2012摩天城市报告》显示,中国在建摩天大楼还有332座,另有516座已完成土地拍卖、设计招标或已经完成奠基,未来十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超过152 m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该报告同时认为,中国摩天大楼的建设高度和密度具有一定的反经济周期性。
在当今世界前十大高楼中,有5座屹立于中国各大城市。除了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外,排名世界第2、第3、第4、第7、第9的高楼分别位于中国的台北、上海、香港、南京和广州。未来几年中,平均每星期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落成。
目前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位于上海浦东的492 m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当前共有10座城市规划建高度超过美国第一高楼(541m的纽约新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同时还有8座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高楼的高度将超过纽约建筑主体(443 m的帝国大厦)。中国规划建设最高的大楼是长沙远大天空之城,计划建造高度838 m,超过世界第一高度的迪拜塔。
然而,就在中国大规模追求摩天大楼的同时,欧洲在建造高楼方面,却保持了克制与理智的态度,提出了“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楼”的口号,许多城市为了保护传统建筑,一度有计划地拆除高楼。
英国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摩天大楼的建设,然而,英国女王却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严重影响了伦敦天空的优雅,于是颁布了高层建筑禁令,终结了英国的摩天大楼运动。在英国,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只建在新区,即便如此,凡有摩天大楼建设项目要立项的时候,仍须召开特殊建筑市民论证会议,会议甚至需要首相一级的官员参加。
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制定各种法令限制摩天大楼的建设。目前,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建筑基本都在五层以下,新建筑没有向高空发展,而是着重改进建筑内部布局,使其更人性化和智能化。德国的摩天大楼和高架桥,选址都在远离城市中心区的郊外,或者集中在城内一隅,使其不影响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整体风格。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城市建设发展步伐虽然较慢,但也已开始进入摩天时代。虽然“2012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中,石家庄楼盘无一入围,但2008年开始的“三年大变样”使石家庄成为摩天城市排行榜第24位正在崛起的城市。石家庄正在追赶香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天津等大城市,步入摩天城市时代。
百年前的石家庄还是个小村庄,石家庄的城市高度成长缓慢,1907年建成的两层楼高的正太饭店是当时的最高建筑,在石家庄的城市与建筑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山路沿线才逐渐竖起了高大建筑,1972年,七层高的燕春饭店开建,成为石家庄的标志性建筑,1982年竣工的燕春饭店二期以57 m的高度雄冠省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技大厦、国际大厦、劝业场、电信枢纽大楼、五交化大楼、河北贸易大厦等的建成,才改变了石家庄的落后市容,初步形成了石家庄的现代城市建筑面貌。1990年,省电力调度大楼落成,成为石家庄第一座超过百米的大楼,九十年代末,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石家庄第二长途枢纽大楼以213 m的高度成为省会第一高楼,刷新了石家庄城市高楼记录,当之无愧地一跃成为省会第一高度,并稳居省会高楼第一的地位达十年之久。
21世纪以来,石家庄的高楼大厦已遍地开花,90年代以前很少见的高层住宅已比比皆是,石家庄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在高楼之间慢慢变化着。中山路两侧、火车站广场西侧、广安大街两侧、槐安路两侧等,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尤其是广安大街,时代方舟、一品门第、美东国际、汇景国际等的落成,成为石家庄当之无愧的中心商务区。2011年9月落成的石家庄万达广场、2012年上半年开业的乐汇城商业广场,开辟了新的高楼商业中心。这几年开工建设的摩天大厦还有330 m高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246 m高的开元环球中心、198 m高的苏宁广场、180 m高的勒泰中心……石家庄虽然没有参与到一线城市的摩天之争中,但作为二线城市,摩天高度也在不断被改写着。
中国摩天时代到来的同时,社会的和谐与理智发展的呼声也在提醒人们,摩天大楼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高楼建筑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高楼安全事故提醒人们,摩天大楼这种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消防安全当属重中之重,火灾中的高楼逃生,依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还有抗震技术及地震逃生问题;在低碳社会环保节能的要求下,高楼大厦随之而升高的供电、供水、采暖、通风、空调等能原消耗问题,直接影响到它的运营成本。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降低碳排放摆在高楼设计与投资者面前一个重大难题[2]。同时,高楼大厦的投资风险也在不断显现,中国的大中城市尚且能够维持摩天大楼的运营,而中国有一部分规模不大的二、三线城市也在建设摩天大楼,出租率、销售率、运营成本在考验着这些城市的承受力。
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的建设,导致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这就是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淡漠,城市在日益趋向于千篇一律。在高楼大厦的疯狂建设中,城市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文化特色,走在各个城市的中心区,满眼是钢铁与混凝土建造的大楼、玻璃盒子,只是造型略有不同,尽显“全国山河一片楼”的壮美景观。走过一个城市,足以想象到其它城市的城市市容,这就是高楼塑造的现代城市的同一性,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3]。石家庄在摩天城市建设中,也没能摆脱这种问题。
高楼大厦的建设,已逐渐掩盖了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传统的东西不应该都成为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总有很多文化精髓需要传承下去,总应该留一些实物告诉后代他们的前人是如何生活的。另外,摩天大楼恢宏的外表与传统建筑精致的结构差异较大,老城区的传统建筑与摩天大楼的高度与质感是难以协调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都遮挡在高楼大厦下面,否则,子孙后代会诅咒他们的前人。
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多遵循周礼而建,规章有制,漫长的城市演进历史中一直以低矮建筑扁平棋盘布局向前发展,只有佛教建筑中的佛塔向上追求高度[4]。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中,有些地方已重视到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如苏州,厚重的城市历史塑造了浓郁的文化特色积淀,城市的现代建筑充分遵循文化色彩与环境融合,最典型的建筑就是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充分体现了江南建筑的清新典雅,展示了地域文化特色。西安出了个建筑大师张锦秋,为西安的城市发展作了理性规划,注重古迹保护,并让西安的城市与建筑均保持了汉唐遗风,尽显西安十三朝古都风采[5]。还有一些西南少数民族地方小城,如云南丽江,对于民族特色建筑与环境进行了特别保护,保持了历史风貌,使得地方旅游业得以发展。
石家庄虽然城市根基浅,但也为石家庄打造未来城市特色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而关键问题是现在能否更好地去规划与建设石家庄城市文化。相比北京、苏州、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石家庄缺少城市历史与文化,但石家庄也有自己的特色,西柏坡的红色文化、正定古城风貌、赵县赵州桥、千年古刹毗卢寺、西山龙泉寺、封龙山书院、南越王赵佗故里等等,以及周边淳朴的乡村民风,都是石家庄地方文化特色的体现。
石家庄有保留价值的老城区建筑并不多,更多的是由层层叠叠的二层小楼堆积起的城中村点缀在老城区。老城区建筑得以保护的最典型例子是位于大经街西区的旧城改造项目,在改造和重建中复兴了石家庄原城核心,保留原城文化记忆,整合了该区内13处历史文化建筑,构建原城区建筑文化长廊,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大经街西区内的民生路、电报局街是石家庄最早的城区,存留有多处历史文化建筑,如电报局营业厅、赵家楼、常家楼等,都彰显着石家庄的历史与风情。在民生路上占地约30亩的“原城区建筑文化长廊”,将区内原历史文化建筑采用“异地迁移”方式,集中在文化长廊内,采用原砖原瓦,恢复历史建筑原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住民生路这条“石门之根”。值得庆幸,石家庄仅有的传统建筑与生活没有消失殆尽,并将得到了历史的延续。
在城市特色建设的理性呼声下,2012年,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出台了《石家庄市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暂行规定》[6]。该规定提出,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筑只有承载着地域文化的个性、显示出地域文化的风貌,才能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今年起,石家庄将加强城市风貌特色管理,强化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性体现,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城市风貌。
《规定》的出台,展现了石家庄人对城市的理性规划与建设目标,石家庄在都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合理的城市高度,更将很好地展现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
摩天大楼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高度,但高楼大厦最终应该服务于人,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与高楼的和谐共融才是城市建筑存在的重要意义。除了建筑的高度,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的城市建设更需要人性化的深度,如此,高楼大厦才会有灵魂,城市才会有未来,石家庄才会以独特风貌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简兆权,刘荣.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深圳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4.
[2]林姚宇,吴佳明.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0(1):121-124.
[3]俞滨洋.城市规划·经营城市·城市品牌[J].城市规划,2002(11):48-50.
[4]闻人军.考工记国学经典导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61-63.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21.
[6]任学光,秦天.中心城区打造特色都市风貌[N].燕赵都市报,2012-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