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
(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 锦州121000)
凌海市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研究
韩 静
(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 锦州121000)
在收集和调查凌海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土地退化的原因,提出凌海市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保护措施等,以期为凌海生态市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凌海市;土地资源现状;保护目标;实施方案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利用是人类为经济社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活动,是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或周期性经营过程。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而出现的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世界共同关心的一个资源与环境问题[1~2]。如何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凌海市的土地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凌海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东湾北岸,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 40°48'~41°26'、 东经120°42'~121°45'之间。 凌海市环抱锦州市区,东与盘锦市相邻,西连葫芦岛市、朝阳市和南票区,南临辽东湾,北接义县和北票市。
凌海市北部依山,南部濒海,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缓,境内松岭山和医巫闾山余脉绵亘西部和北部,构成低山丘陵地貌,其中坐落在市界西北的羊山最高,海拔519.3 m。地貌总体比例大体为 “四山二水四分田”。
凌海市总土地面积2 495 km2,全境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区:西北部为低丘漫岗区;东北、西南和中南部为平原低洼区。
凌海市总人口534 8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 489人,占人口总数的22.9%,农业人口412 407,占人口总数的77.1%。
凌海市总土地面积2 495 km2,包括耕地、草地和疏林草地、林地、水域用地及其它用地,其中用地面积最大的是耕地,面积为1 038.67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1.63%,其次是草地和疏林草地,面积为431.64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17.3%,林地、水域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占地面积分别为306.39 km2、 332.58 km2和 385.73 km2。
凌海市土壤分布类型主要有棕壤土、草甸土两大类土,六个亚类,32个土属,60个土种。棕壤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00 m以上的山丘地,这一地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层薄,土壤肥力差,植物生长能力相对较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高程100 m以下,这一地带大多是耕地、果园及居民点,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开发。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凌海市的工业农业都得到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给凌海市土地资源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土地退化方面。土地退化是由自然力或人类利用中的不当措施,或二者共同作用导致土地质量变劣的过程和结果[3]。
凌海市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金城街道办事处和白台子乡部分区域呈现沙化,沿海部分乡镇出现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坡耕地多,森林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2) 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施用化肥等诸多因素。(3) 农业结构单一,以油粮为主,主要作物有高梁、谷子、花生及小杂粮,因受干旱和土壤瘠薄的影响,产量不高、不稳。 (4) 草坡面积大,没有充分利用,且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产草量低。
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适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切实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在保障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凌海市城镇用地规模及非农业建设用地。适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凌海市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低山丘陵区达到25%以上,平原地区达到15%以上。
3.2.1 重点保护农业用地
分区规划农业用地,保护粮食主产区,保护在102线、大锦线和京沈高速公路两侧建设的蔬菜主产区,保护高标准畜牧小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以加快标准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高效林果经济带,建设近海精品养殖带。另外,还要逐步扩大棚室等保护地种植面积。
3.2.2 严格管理非农业用地
依法管理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发展节地型建筑,结合凌海市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严禁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少占耕地和林地,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废弃地。
3.2.3 保障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属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土地,包括各类保护区和绿化用地。在重点保护现有生态用地的同时,加大力度新增受保护地区。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库水源涵养区等,实现生态保护功能持续积累和提升。
加快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严格限制农村居民点用地,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支撑生态用地。
3.3.1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推进土地集中清理工作
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效果的原则,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整理是通过对利用不充分的土地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4]。
开展城市存量土地、农村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等方面的存量土地挖潜。深入开展各类开发区(园区) 用地清理,重点开展水库上游地区、矿区的水土保持治理,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的方法调整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
3.3.2 保护土壤质量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发配方肥料、控释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大力推进生态肥的生产、施用,有效控制与减少农田化肥使用量。凌海市目前农村沼气用户突破1.2万户,有机肥厂10处以上。利用沼气技术处理牲畜排泄物,在获得清洁能源沼气的同时,生产高效有机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
推广应用生物治虫。研发抗病、抗虫作物,开展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用量,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残留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防止土壤污染;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防止化肥引起的污染。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近期内,玉米、水稻、小杂粮、苹果、梨、葡萄、大枣等主要产品要新培育10个以上绿色“品牌”。挖掘本地生态农业潜力,将间作、休耕、复种有机结合起来,保护与提高土壤地力。
开发引进生态恢复技术。由于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地下水下降、海水倒灌、施用化肥等诸多因素,凌海市的金城街道办事处和白台子乡部分区域呈现沙化,沿海部分乡镇出现盐渍化现象。在水土流失区域开展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森林植被,用种树、种草的办法来改良利用盐渍土等生态恢复技术[5],可以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和盐渍化,防止土地功能的持续退化。
大力实施肥田工程。推行秸秆直接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水稻高留茬、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发展高含量、复合型、养分平衡的化学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注重土壤质量的提高与保护,逐渐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满足凌海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3.3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严格非农建设用地审批,加强农地转用管制,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面积应当只准许减少,而不能增加[6]。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占补平衡。完善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和补划制度。
目前凌海市有多个开发区(园区) 运行,要深入开展各类开发区(园区) 用地清理。开展工矿废弃地、灾毁地的生态复垦工作。
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支撑体系是凌海市创建生态市的一项基础工作,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凌海市应抓住创建生态市的契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以改善凌海市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并根据对凌海市现在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土地退化原因,提出凌海市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凌海市应将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中提出的各种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为凌海生态市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1]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 3):197-203.
[2]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孙华,张桃林,王兴祥.土地退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概述[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 4):283-285.
[4]刘友兆,王永斌.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3):59-60.
[5]杨京平,卢剑波.生态恢复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刘卫东,楼立明.对我国土地征用及其管理现状的反思[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 1):63-68.
Planning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Linghai City
Han Jing
(Jin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status of 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Linghai city,the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 of land deterioration,thus provided the general goal of protection plan of land resources,as well as the main task and measures in the hope of creating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Ecotypic City Construction in Linghai city.
Linghai city; the present status of 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objectives;implementation plan
X321
A
1008-813X(2012)01-0033-03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1.010
2011-10-25
韩静(1971-),女,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