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爱国意识培育的影响

2012-04-12 11:17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爱国培育意识

常 青

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爱国意识培育的影响

常 青

(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近年来,网络传播在社会各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网络传播给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带来了挑战:模糊了国家利益意识,冲击了民族认同意识,影响了文化安全意识。面对冲击和挑战,要积极运用网络传播对公民进行爱国意识培育,把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与跨文化性、广容性与集成性、互动性运用到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当中。

网络传播;爱国意识培育;影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不断地引领着人类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因此,信息时代就是网络时代,信息社会被称为网络社会。互联网的诞生和使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且给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强烈地影响着公民爱国意识的形成和培育。

一、网络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网络传播作为一个虚拟的平台,互联网本身并未创造任何现实的物质产品和经济价值。它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实际上都依赖于通过它所传播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将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一)网络传播的内涵。

网络传播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成熟而飞速发展起来的。“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1](p2)网络传播是相对于三大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1](p12)网络传播使信息更新快、成本低、信息海量,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信息而被广泛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特征。

网络传播具有跨地域性、跨文化性、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等特性,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并具有计算机检索功能、超文本功能,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全球性和跨文化性。网络传播突破地域限制,没有疆界,而且跨文化传播成本低廉。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与互联网连接,网络传播真正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者》等报纸、杂志,以前由于邮寄速度慢,费用高,一般要出版后5天左右才能看到,海外读者难以及时读到。现在却可以通过网络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同期看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者》等报纸、杂志的电子版。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台虽然也可以做到广泛传播,但都不可能像网络传播这样便捷、迅速,这样低成本。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真实的地域限制不存在了,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不是单一的而是跨文化的信息传播。网络成了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交流渠道和载体。

2.广容性与集成性。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几乎无限,对信息来源几乎没有限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报纸的版面有限,报纸每多印1万字内容,就需要增加一个版面,电视、广播限于时段固定,内容甚至要精确到几十秒、几秒时间内,字有时要算到几十个,因此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而网络中各种信息资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组织形式上都可以不限,均呈现分散分布的状况。网络传播运用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公众可以随时进行检索、阅读历史文件。公众可以随时查阅一些时事报道、人物剪影等,因此网络传播的广容性和集成性能够保证公众对事件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波及的时空进行全景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互动性。网络传播与传统的报纸、杂志传播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双向互动性。传统的传播方式长期习惯于单向灌输,而网络传播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动性使封闭在全球各地的人们在虚拟的空间里一起共享信息和交流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它使人们共同享有重要信息。无论是自然灾害、军事或政治动乱还是金融动荡,人们即时通过网络与其他人交流,表达自身对事件的深切关注与关爱。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可以是一种“多元互动”的状态,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交流,形成横向与纵向交织的多元互动交流关系。网络传播的互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促进人们的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网络传播给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使人们具备了世界眼光,但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给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带来了危机和挑战。

(一)网络传播模糊了国家利益意识。

网络传播模糊了传统的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利益依然是民族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所坚持的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劳务和商品更加迅速快捷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将各国的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影响到各国政治、社会、文化的稳定和变革,使一些传统的国家利益观念受到新的挑战。为了拓展和固守自己的“网络边疆”,有些发达国家、国际政治集团已经把战略意志的触须延伸到了网络世界中。2007年7月,在日本冲绳召开的西方八国集团会议,专门讨论了“将第三世界国家纳入网络社会”的“六项实验性计划”,其表面含义是希望弥补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间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而潜在威胁是,唯有如此,发达国家才能拓展其“网络边疆”,借网络传播的无边界性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信息网络传播的全球化特征,使得一些民族国家更加无能力处理它们自己及其他国家所引起的世界波冲击。比如,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就是单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漩涡面前无能为力的显著表现。印度核试验的爆炸声立即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反核游行,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立即引起其他国家的骚乱等等。国家利益是公民爱国意识培育的核心,是国家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然而,由于互联网所推进的巨大进步改变了国境线,也改变了政治现实。信息流动必然会跨越国界,各国对信息的控制几乎成为不太可能的事情,至少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在网络上,由于网络疆界的模糊性,个体身份的虚拟性,为国家利益的认证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传播冲击了民族认同意识。

网络传播冲击着爱国意识的表征——民族认同意识。共有的历史记忆感和边界划分了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能够很好地提供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也能够提供保护个人认同的安全感。“没有国家的人”这个范畴强烈地暗示了民族认同的重要性。[2](p212)然而,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民族认同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网络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兴起的,因而网络便深深地烙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烙印,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平台上争取话语权的活动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从世界互联网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互联网渗透率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远远不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把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通过信息技术传递到我国,影响着我国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还处于未定型阶段,其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等很容易被弱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和网站在网上宣传美国的准则、制度、经济、文化、政治模式、生活方式等,通过覆盖全球的网络来控制世界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改变世界人民心中的意念,使他们对美国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依赖这种文化理念,形成对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迷信和无保留的信仰,与此同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从而达到在意识形态上控制世界的目的。[3]可见,网络时代中的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民族认同意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网络传播影响了文化安全意识。

网络传播给传统文化形式安上了翅膀,人们能以更快的速度接触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多种文化汇聚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各国文化越来越频繁地交流与碰撞。文化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快速拓展了交流的范围,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经过改造获得了新的生命,然而,另一些传统的文化即国家或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作为国家和民族灵魂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被忽视和遗忘。“每当一个民族和国家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它都会从自己的文化资源中汲取力量。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会一般地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其意义世界解读的话语权。”[4](p79)如果一国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遭到侵蚀、文化凝聚力遭到瓦解,会改变民众的文化意识,弱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在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以儒家道德价值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部分公民经不起西方文化冲击,除了效仿其生活方式、认同其价值理念,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推行文化霸权,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胡惠林教授指出:“美国是一个文化资源稀缺的国家,却率先将文化纳入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全球开放式’的文化资源战略,从而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建立起全球的文化资源供应与保障系统。而且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资源暴露在国际文化产业巨头的掠夺与竞争的压力面前。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上的支配力量必然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4](p79)因此,网络传播影响了我国文化的传承方式,侵染了我国的文化传统美德,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三、积极运用网络传播进行爱国意识培育

网络传播给传统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要积极运用网络传播对公民进行爱国意识培育,把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与跨文化性、广容性与集成性、互动性运用到公民爱国意识培育当中。

(一)运用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与跨文化性加强爱国意识培育。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体的报纸囿于其传递纸张的不便,广播电视囿于其发射功率的限制,其影响力大多是区域性的,而互联网则彻底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交流。任何信息只要发布到网上瞬间即可到达全球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终端,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村庄。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同时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孤立的个人产生归属感,分享群体的共同经验。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坚持“和而不同”的指导思想,回归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培育人们的爱国意识。1991年3月,全球第一个中文网络媒体《华夏文摘》问世,《华夏文摘》创刊主要以选摘海内外各大中文杂志的精彩之作,通过全球电脑传送给读者,它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著称,主要发表中国古典军事、哲学名著:《孙子兵法》《老子》、《孔子》等;中国古典诗词: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等;同时还有中国现代诗词:如徐志摩、郭沫若、舒婷等名家诗词。我国民族文化历来都是爱国意识的核心,我国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随着不同国家间文化的交流,我国民族文化朝着世界文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使其广泛应用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利用网络传播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便成为民族认同和维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进行爱国意识培育、维护民族利益的重要手段。

(二)运用网络传播的广容性与集成性加强爱国意识培育。

互联网的广容性和集成性实现了所有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信息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其内容的丰富性远非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可比。网络传播的广容性与集成性等特点,使网络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能够为公众提供广泛、逼真、形象的表现效果的空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因此,运用网络传播的广容性和集成性这一特点来进行爱国意识培育,不但可以极大地丰富爱国意识培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增进公众的爱国情感,提高爱国意识培育的有效性。比如,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浏览我国的大好河山、文物古迹等各种自然景观,培养人们对我国自然山河的热爱。网络传播活动在信息处理上的集成性与其信息的连续性有关。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如果不是重播的话,昨天以及更早的节目会被当天播出的节目抹去,公众无法回看以前的相关内容。比如,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如果公众错过了这个时间,节目又不重播的话就无法观看,然而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随时观看该节目的播放。网络上的信息迅速更新并不会使原有的信息消失,从“以前”到“现在”的信息都保存着,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发布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题材与信息到网络上,使公众通过网络传播提高自身的爱国素养,培养人们的理性爱国情感。

(三)运用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强化爱国意识培育。

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网络传播的互动是指处在信息传递两端的行为主体(个人或组织)借助于网络符号及其意义实现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和方式。互动是网络发明者的着眼点,是建立网络传播中个人、组织、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网络动态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网络社会系统的形成,进而组成了虚拟组织、虚拟社区乃至虚拟社会。爱国意识培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培育主体与培育对象的互动。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体现了网络作为爱国意识培育的载体的优势。比如爱国主义影视在放映播出的过程中,网络用户可以随时调出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对他们喜欢的情节发表评论,随时随地和他人探讨这些故事情节以及表达心中的爱国情感。人们不会有丝毫的遗憾,因为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拥有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随时观看这些电影、电视节目,并在这种互动中感受电影的爱国情怀。网络的互动性体现了网络作为公民爱国意识培育的载体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可运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代表意义的事例来进行爱国意识培育。比如,在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在奥运火炬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爱国故事,人们都可以从网络上感知:残疾女孩金晶用自己残弱的身躯保护奥运火炬不被抢走。在伦敦,一位80后中国留学生跳进冰冷的水池用五星红旗维护国家尊严等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人们通过网络不但能够实时关注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有效互动,打破了传统爱国意识培育的单向传输的方式,使爱国意识培育变得更加富有个性,突出人们爱国意识的自觉和主动。

[1]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王桂.当前我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报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D647

A

1003-8477(2012)07-0187-03

常青(1978—),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张晓予

猜你喜欢
爱国培育意识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