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2-04-12 04:54谢丽威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2年12期
关键词:高端人才发展

■谢丽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趋势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明显,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日益紧密。但是从世界经济范围来看,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加快我国高端产业的发展,既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改善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迫切要求,又是融入世界经济、影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占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自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颁布以来,自主创新一直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在经过 “十一五”期间的探索和积累,在 “十二五”时期我们已具备加快发展高端产业的条件和能力。身处世界制造业转移和调整的历史机遇,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借鉴国际高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全力构建发展沿着国际产业链稳步攀升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端产业。

国际高端产业发展的特征及趋势

(一)国际高端产业呈现阶段性、层次性、全球性发展

国际高端产业发展有规律可循。首先,时间更替上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的不同时期高端产业亦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机械化的棉纺织业是高端产业的代表;到了工业化中后期,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相应的产业革命,与此同时高端产业经历着从冶金业到船舶制造、电力设备工业,再到汽车制造和航空工业的变化迁移;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发展逐渐转向计算机及软件开发、远程通讯和信息产业等。其次,产业结构上有清晰的层次性特征,“整个产业体系中有高端产业,每一产业内部或者几个产业之间也有高端产业”。即高端产业包括整个产业体系中的高端部分、各次产业的高端部分及单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高端部分。再次,空间布局上有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更加主动融入国际产业分工,高端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直至在全球形成具有控制力的产业体系。

(二)国际高端产业集群性带来的集聚效应日益突出

高端产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同一产业链上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生产者和服务机构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群体。高端产业集群具有高强度的技术、知识溢出效应,其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会为所在区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经济增速提高、收入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增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都是产业集聚效应的表现。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把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2012财年预算案中提出以2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20个高端产业集群,包括高级制造、信息技术、航空技术以及清洁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而这些集群有望带来4800个新就业岗位以及300家新企业,同时保留2400个工作岗位,并培训4000名工人为高增长产业服务。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些高端产业集聚现象,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高端产业的加快转移,区域性高端产业集聚正在逐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

(三)国际高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整合能力逐渐增强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提高技术创新和整合能力,是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端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它既是最先进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最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的当下反映,又是未来产业的发展层次和竞争力的方向标。各国都在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准备,通过实行高端产业发展战略,保持占领全球价值链高端优势。例如:美国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并且投巨额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日本重点培育尖端技术产业和开发智能机器人;欧盟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发展,通过制定物联网统一标准,加快物联网建设进程。这些清楚地表明,发达国家正在以前瞻性的技术投入和高质量的技术改造引领着国际高端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

一是高端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美国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的典型国家,高端产业也正是依靠市场主体的推动不断发展、集聚、壮大和提升。风险投资作为高端产业发展的 “助推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充足的资金和较高的回报率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和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美国几乎90%的高科技公司的发展都得益于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园区集聚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集中发展,造就了高端产业的先进性、控制力和辐射力。美国硅谷因为集聚了一大批信息业高新技术公司、一大批科研院所和一大批科研人员及经营管理者,推动了信息产业的高端化进程,形成了具有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的高端产业。纳斯达克为高端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是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和高科技公司成长的加速器。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能够激发高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创新活力,这也正是美国经济保持世界领先的关键所在。

二是高端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虽然美国高端产业发展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但是政府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美国政府主要是从推出科技新政和增加研发预算入手,大力扶植新兴产业发展。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境,奥巴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和创新是解决美国面临诸多紧迫问题的关键,制定了全面的科技创新议程,《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 (ARRA),标志着该国 “科技新政”正式实施。科技新政对新兴产业投入巨资,借助税收补贴等手段,通过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以保证美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尽快建立全球技术优势。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财政、金融等杠杆对经济进行整体调节,最终由市场选出那些最有发展潜力的,最有活力的产业加以培植;另一方面强调基础研究和高尖端技术研发,重视高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试图找到一条政、学、企三者相结合的高端技术开发应用途径,以确保高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二)日本: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加强干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发展有较多干预,虽然不是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而是间接的经济调节,但是日本政府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仍保留了广泛的计划调节措施。日本实施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及尖端技术开发的动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在政府的引导和干预下,日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协调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的关系,将高新技术融入传统产业中,促进产业集群高端化迅速发展。例如,日本政府采取零利率政策,加大扶持集成技术系统的研究开发,培育出适合本国国情的 “日本式精准农业”。日本的精准农业是以实现生产经营的低成本高效益、确保产品质量或减轻环境负担等为目的,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最先进技术及集成系统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和管理方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标。

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日本确立 “技术立国”战略,以尖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高端产业的发展路线,在承接过节高端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迅速转化为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为核心的结构形式。近年来,日本政府把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等产业列为重点加以扶持,光电子、信息通信、环境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日本不断兴起。目前,日本又确立了注重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的“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取采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政策,优化科技要素配置,构建从科技研究到成果应用的完整体系,缩短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应用周期,并促进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开发,以多种联合形式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

(三)欧盟: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型发展模式

在推动高端产业发展进程中,政府与市场既紧密结合又各司其职的当属欧盟诸国。在德国,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制定目标明确的高端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其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市场三方积极发挥各自功能作用,保证对高端产业发展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再次,根据科技的发展更新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引导高端产业进行动态的调整和结构的升级。在芬兰,政府确立发展高端产业的战略方向,优惠的政策将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最优要素集中到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智力知识密集型经济,注重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培养尖端技术人才;依靠开放的市场环境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信息科技研发和高效转化中发挥着有效的 “孵化”平台的作用;国家和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科技研究开发,在高度发达的教育水平和尖端高科技研发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国家技术创新系统。

国际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端产业的启示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大力扶持,政府在组织推动、规划协调、政策导向与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在发展高端产业进程中,政府也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遵循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认清自身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定位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应的规划措施,营造有利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而引导高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把企业的自主行为与政府的宏观引导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产业布局、选择具有先进性和控制力的优势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产业、鼓励高新技术自主研发、推动企业规模化经营,同时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协调各产业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弥补市场的盲目性,防止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实现高端产业的有序化和高效化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端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塑造产业高端竞争新优势的根本途径。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应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力量。政府应优先采购本国的高端制造业装备和产品,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给予贴息贷款、税收减免或奖励补贴等方式的大力支持。政府在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同时,还应大量增加政府研发支出,可由政府、企业共同设立风险基金,为初次承担自主化的企业进行保险和担保。政府的扶持固然重要,企业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策为手段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遵循遵循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时刻关注国际产业发展新动向,明确市场需求、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以产业高新化培育竞争新优势,着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精尖技术产业,以此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三)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增强辐射和引领能力

通过对国际高端产业发展规律的探寻,不难发现高端产业发展具有走向集聚趋势。最为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聚区和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产业聚集区。高端产业的集聚是产业发展规律的表现,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明显滞后,还存在不同高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相似程度高、产业层次较低、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辐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因此,加快打造具有特色个性、高起点定位、错位发展、成长性强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势在必行。

依据区域不同的存量资源和优势,确定差异化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在优化高端产业聚集区布局的前提下,着力改善园区综合环境,不断促进园区功能升级,促进高端产业加快聚集。按照高端、型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行业高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人才。企业应注重经营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常态化培训,扩大技术工人的培养规模。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级技工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其次,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大力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来创业,突出创新团队的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高新项目引进,建立合理使用人才、长期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做到环境吸引人才、待遇留住人才、事业成就人才。在内养人才、外引智力的双重保障下,高质、高效的标准,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示范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高端产业企业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产业园区,努力在价值链高端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四)培养吸纳尖端人才,支撑高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高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高端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创新型人才的无比渴求。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端产迅猛成长是一批技术型创业雄才、创新型管理大师与风险性投资高手的合力合谋的结果。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还是一个人才相对缺乏的国家,随着我国由世界制造中心向世界创新中心转变,对高尖端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多、要求愈来愈高。

为此,我们应从培养国内人才和引进国外人才两方面着手,以改变高端人才稀缺的现状。首先,加快创新建设一支科研实力雄厚、操作能力强的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

参考资料

1.宋伟杰.国际高端产业的特征和发展途径[J].时代经贸.2008,(12):28-31.

2.袁源.美国:从产业集群中“挤”钱[N].国际金融报.2011年10月17日第06版.

3.于新东,牛少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J].政策瞭望.2011,(05):43-45.

4.严晨安,宦静美.美国——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扶持新兴产业[J].杭州科技.2010,(06):44-46.

5.韩振华,王崧.国外产业高端化发展经验借鉴研究[J].特区经济.2009,(5):84-85.

猜你喜欢
高端人才发展
高端油品怎么卖
人才云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