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虹,金 伟,赵 丹
(1.沈阳工业大学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b.化工装备学院,沈阳 110870;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辽宁辽阳 111002)
科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与实践指向*
吴 虹1a,金 伟2,赵 丹1b
(1.沈阳工业大学a.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b.化工装备学院,沈阳 110870;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辽宁辽阳 111002)
科学精神不仅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应予秉持的一种职业操守,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产生并永续传承的实质性内涵和根本性要求;不仅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各个功能的内在主题,也是当下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更是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缺位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前提;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关系。
科学精神;大学文化;高等教育;内在诉求;内涵建设;实践指向
科学精神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不仅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应予秉持的一种职业操守,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产生并永续传承的实质性内涵和根本性要求。这种科学精神自高等教育出现之始就与大学的各项功能结成了固有的姻缘,并已然成为各项功能得以存在和发挥的坚实基础和灵魂支撑。当下,尽管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中一个十分热潮的词汇其内涵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实践中也无固定之规,但是科学精神当属大学文化建设之重要内涵与实践诉求却无可争议。
按照《辞海》的解释,科学精神集中体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重视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科学认识的一种方法;倡导科学无国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因素,不断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更新。”[1]1981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精神贯穿在人类高等教育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主题和高等教育各项功能有效发挥的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活动直接继承下来。在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university education)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设文、法、神、医四科。”“当大学刚出现时,它不过是知识职业的行会,对它们来说,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和律师以及精通医术的医生是根本目的。”[2]2-3毋庸置疑,这个时代出现的高等教育尽管是蹒跚起步,但是其所具有的职能,对社会而言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相关专门人才,对教育而言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尽管处在宗教势力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但由于它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执着与迷恋,进而必然地、历史地被人们当作“高深学问”的传授场所,因而它直接地催生了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出现和发展。
经过17、18两个科学世纪的发展与影响,19世纪的高等教育已呈现出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两个特点,最为重要的是极具现代大学理念的洪堡五原则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实践。洪堡五原则即:第一,科学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取决于人类对真理和知识的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的反思。第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世界区别开来。第三,科学首先要有自我目的,而真实性的重要意义也仅仅位居第二。当然,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发掘出最具实用性的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第四,科学是与高等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大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个性,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第五,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的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界中永无权威可言。这个洪堡五原则字里行间所贯通与融汇的,是高等教育有史以来就始终秉承与坚持的重要思想——科学精神,它不仅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所在,也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
19世纪高等教育的狂飙式发展与根本性职能转变极具世界性和转折性的划时代意义,特别是当时“美国许多大学的学者对德国大学教授追求真理、尊重逻辑思维的治学态度推崇不已,把学习德国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做法看成是自己的重大使命,并按德国大学的模式改造美国大学,……美国大学在营造德国大学式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同时,亦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了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并引发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的发展。”[2]22-23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其基本途径主要有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和专家服务[2]24。据此,这种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不仅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延续,更是科学精神理念的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实现的基本途径和发展目标也同样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与引领。
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高等教育要承担并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基于国家法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基于高等教育自身功能对高等教育的明确要求。无论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的“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要求,还是基于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讲话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考虑,归根到底,都是对高等教育的自身功能所作出的明确要求,强调的都是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与社会贡献度,指向的都是高等教育自身所具有的那种崇高的科学精神。
综上可见,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历经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很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它能够坚持并秉承科学精神这样一个主题。这已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和逝去的历史、当今的现实所默认和印证。
钱学森曾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实际上,这个“钱老之问”正是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精神的一种质问和期待。
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再是仅限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一个理论术语,而是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必需。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标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也推进了社会文明的提升与跃迁。但是,这种日益大众化了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其自身具有的四大功能上看,还是从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上看,在当下社会都存在耐人寻味的问题甚至挑战——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的缺失。
英国苏克塞斯大学的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通过对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在过去的十年间,不论是教育质量还是学生人数都有了改变……根据不断变化的大学人数统计特点,与过去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适应性较差,这里指对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这就意味着需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有更多的教职员工来自学术界之外的行业,有更多的教师从事职业教育、新学科、新领域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伴随扩招而来的学科扩展和教学计划的相应改变而引起的。”“纵观两国的高教体系,显然,都以全球化为外在特点,但其内部更具多样性和发散性。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的体系更为多样化,许多大学具有交叉覆盖功能,同时又具有明显不同的学术宗旨和不同的学术标准。……高等教育的发散性包括高等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部门的界限模糊,高等教育知识与通俗知识的界限模糊以及在教与学的某些方面知识专业化的下滑趋势,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笨下去’。总的来说,这种特点是典型的后工业时期的特点:不断变化的学科边界和相对不同的知识需求,不断变化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3]5-6这里所阐明的基本观点的确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所标明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功能发挥过程中的缺位,最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本身只考虑到“服务社会、尊重市场”,而背离了高等教育自身最为根本的科学精神的内在宗旨。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扩招后的我国大学在其文化建设中有如下几种倾向和做法:一是将校园建设特别是新校园建设视作大学文化建设。高考扩招以来,在校学生规模急剧膨胀,兴起大学校园搬迁置换热潮,并把大学文化建设与新校园建设混同起来,以新校园建设代替大学文化建设,进而出现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大楼”与“大师”之论争。二是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作大学文化建设。伴随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语境下开放式办学的发展,很多高校一方面打包式地进行学校的VI设计,对校训、校风、校名等各种文化要素重新梳理和完善,另一方面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加大校园美化绿化、休闲景观建设投入等。三是将校园文化活动视作大学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绝不是更不能取代大学文化的本质所在。实事求是地讲,上述校园建设、VI设计、美化绿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举措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乃至大学文化建设都是有益的、必须的,但所有这些大学校园当中外在的形式绝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的根本,因为只有以科学精神为根本的大学文化才是高校四大职能得以存在与发挥的根本所在。波普尔在《走向进化的知识论》中提议将“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的主要问题一般化,提出“每位认真的学生的首要职责是通过参与寻求真理——或者寻求更加接近真理——去推动知识的增长。”[4]3可想而知,波普尔所说的“学生的首要职责”所体现的是一种大学的文化,要求的是大学文化中的一种科学精神。在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楼与大师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以大师为代表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如果仅以美化绿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建设取代以科学精神为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其结果也必将导致大学校园的文化乏力、没有灵魂。张国骥曾撰文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一所没有优秀文化的大学是没有灵魂的大学,是缺乏境界和品质的大学。”[5]这种对优秀文化的期待,就是对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的期待,同时,也只有这种以科学精神为核心与内涵的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钱老之问”中所期待的杰出人才。
高等教育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一方面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顺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化乃至文明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其中,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缺失了科学精神的大学文化必将苍白无力,无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这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了高等教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目前状况上看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二是从发展角度上看,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将提高质量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而总括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最为根本的就是大学文化内涵中科学精神的塑造与弘扬问题。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指导下,又出现了一股合校风、升格风、换牌风、追赶时髦之风,使高校中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6]48-49吴苾雯在《向中国大学说不》中提出:“人们在反思,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有700多所,美国有1 000多所,可是美国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只有253所,而我们却超过了310所。2008年,我国培养出的博士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7]1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国情,钱学森曾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7]7归根结底,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这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种包括创新精神在内的科学精神的缺失所使然。
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软实力。霍尔丹勋爵提出:“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8]2。菲利普·阿特巴赫提出:“大学是一个具有坚固的民族根基的国际机构。……由高等教育创造的知识的质量以及这些知识对经济的广泛应用性,对国家竞争力变得日益重要”,认识到“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将会发现自身越来越难以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9]1。高等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大学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无论从其“民族灵魂”的角度,还是“民族根基”的角度,说明的都是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应有地位和作用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同生同长、相依为命的以科学精神为重要内涵的大学文化的存续和发展。“高等教育创造的知识的质量”离不开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因为在圣洁的大学校园,无论是教与学哪个方面都离不开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是教与学矛盾体的有机统一。因此,以科学精神为重要内涵的大学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指向。
纵观大学文化建设之研讨与论争,将大学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4个部分是主导性、统领性、认同性意见和结论。赵中建在其《学校文化》中曾提出:“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我们认为,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精神文化起反作用。”[10]299在具体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大学文化建设过程是相关矛盾对立的双方实现辩证统一的过程。无论是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哪个角度去理解或解读,都要充分考虑到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具体言之,就是既要考虑到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局部、外在的各个层面(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之一)的具体条件和环境,这是矛盾的个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大学文化整体的、内在的科学精神的贯彻与表达,这是矛盾的共性;既要考虑单个层面文化建设的独立设计与思考(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4种文化层面之一),这是矛盾的个性,还要兼顾大学文化中各个结构层面文化之间的协调与联动,这是矛盾的共性。大学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实现永续发展的。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演愈烈,国际间高等教育竞争日益突出的时代语境下,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功能得以实现与发挥的重要条件与保障,也是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明确方向与旗帜,更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呼唤与期待。
[1]巢峰.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续集[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5]张国骥.大学与大学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5-27.
[6]刘道玉.中国高校之殇[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7]吴苾雯.向中国大学说不[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8]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大卫·沃德.令人骄傲的传统与充满挑战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Scientific spirit:internal pursue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WU Hong1a,JIN Wei2,ZHAO Dan1b
(1a.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1b.School of ChemicaLindustry Equip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iao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Liaoyang 111002,China)
Scientific spirit is notonly a professionaLintegrity which should be hel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but also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the cause andinheritance of university culture;it is notonly the inner themewhichruns through all the fun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but also the current requests of society nowadays to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and the important orientation of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aswell.The lack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its core of scientific spirit is the key precondition restrict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and the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leading by scientific spiritmust dispo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correctly.
scientific spirit;university culture;higher education;internal pursue;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al orientation
G 647
A
1674-0823(2012)02-0101-05
2012-01-15
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Lslktsz2011-069)。
吴 虹(1963-),男,辽宁辽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2-02-27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DOI为CNKI:21-1558/C.20120227.1406.010,http://www.cnki.net/kcms/ detail/21.1558.C.20120227.1406.010.htm l.
(责任编辑: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