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沣汇源建筑工程公司 唐广宣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施工要点
广西桂林沣汇源建筑工程公司 唐广宣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灌浆施工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笔者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灌浆施工类型、要点、方式和顺序作了详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灌浆施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1.帷幕灌浆。遇到以岩石为主的地基时,可采用深孔灌浆的方法建造防渗幕,以防止坝基渗漏,从而有效降低坝底压力。
2.接触灌浆。当坝体和岩基互相接触时,对于两者的结合面,可以实施接触灌浆,以提高岩基与坝体之间的结合性能。接触灌浆可以有效填充缝隙,增强接触面之间的密实度,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3.固结灌浆。对于基岩破碎带或裂缝,可采用灌注浆液的方法提升岩体整体性,这就是固结灌浆。固结灌浆能增强岩体的整体牢固性和抗压强度,从而降低岩石发生变形的概率。
1.钻孔施工要点。钻孔时,必须确保孔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钻孔均匀垂直度。灌浆塞应卡紧,以防发生返浆。同时,应注意帷幕灌浆的孔深,当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还应该做好孔斜的测试。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钻孔顺序,严格按照设计步骤进行施工,以减少误差。最后,要做好压水监测试验,严格控制吸水率,确保吸水率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2.冲洗施工要点。冲洗的根本目的是清除孔内残渣,以提高浆液与岩石的胶结度。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压水对灌浆部位进行及时有效地冲洗,尤其是要将其中残留的填充物清理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冲洗顺序必须科学合理,应先冲洗钻孔,再冲洗岩层裂缝。按照一次性冲洗孔数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单孔与群孔冲洗两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决定灌浆施工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施工方式及顺序的确定。
1.灌浆施工方式。通常情况下,灌浆施工的方式有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所谓纯压式灌浆施工,是指只能在所钻孔洞和岩石裂缝中灌注浆液,并不能将多余的浆液回收循环利用。因此,该方式主要被用于孔深较小和岩土层裂缝较大的情况下,其缺点是容易导致微细裂缝堵塞,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应用不多。循环式灌浆是指所灌注的浆液量比裂缝的吸浆量多时,多出的浆液能再次返回浆液搅拌机并多次循环,通常有孔口和孔内两中循环方式。在这种灌浆方式中,由于浆液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颗粒沉淀,还可以提高灌浆质量,因而这种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
2.灌浆施工顺序。常见的灌浆施工顺序有从下至上分段式灌浆、一次性灌浆和从上到下分段式灌浆三种。从下至上分段式灌浆主要适用于裂缝细小且岩石完整的灌浆孔;一次性灌浆只适合孔深在10 m以内的孔内灌浆,且只能在岩土层透水不大或裂缝较少、较小时使用,否则就必须采取分段和不同压力法灌注浆液;从上到下分段式灌浆的灌浆压力较高,可有效提升灌浆质量并减少施工事故,但由于需要频繁地移动施工机械设备,因而比较费时。
1.严格控制浆液浓度。在灌浆施工中,应定期严格检查裂缝情况,并结合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浆液浓度。一般而言,浓度较低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也极易从灌浆范围散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易在收缩过程中使岩石缝面和水泥之间产生缝隙;浓度高的浆液流动性能较差,难以迅速有效地灌入微细裂缝,最终会影响灌浆质量。
2.注重灌浆压力的控制。控制好灌浆压力,不仅能有效避免岩石面和地面隆起,还能防止灌浆施工事故的发生。因此,灌浆压力控制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严格检查灌浆施工质量。鉴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大都在水下进行,且大都属于隐蔽性较强的工程,因而在工程竣工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质量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对原始记录的检查和灌浆资料的分析;二是采用钻设检查孔的方式对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进行岩心钻取检查,重点检查其胶结情况,并对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从多方确保灌浆施工质量。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灌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确保灌浆质量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对灌浆环节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把握施工要点,不断提高施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