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啸,赵昌清,胡 冰
(湖南省娄新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7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由于高速公路作为大型线性开发建设项目,具有环境敏感点多、路线长、影响面广等特点,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状况,而且会对工程的生态景观效应产生影响,引发环境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公路建设将改变沿线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工程占地一般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如果工程占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用地,将直接对农业生产力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要求对占用的农业用地进行补偿,避免农作物的急剧减产。另外,工程施工建设将清除一定厚度的表层土,而且会大量的挖方、填方,必将损失部分肥沃的表层土。如果不对剥离的肥沃土壤加以保护和利用,则会加重施工期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养分损失。
临时占地如取弃土场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突出。取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土方或弃土方临时堆置,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如遇雨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污染地表水或农田。在取土场地,由于机械运输过程中会碾压土壤,造成土壤肥力破坏,作物根系机械损伤,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
弃土场会形成裸露松散地表,如遇下雨天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周边景观,如在山坡上弃土,如果山体或边坡不稳,容易破坏或掩埋下侧的林木、农田等。沿河弃土则易堵塞河道或冲毁农田等。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开挖,会对沿线的林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进行破坏,造成植物生物量的损失,并对植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如果在项目区域内有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的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
工程项目占地在破坏地表植被的同时,会减少野生动物栖息范围;在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和振动以及施工人员的捕鸟、猎兽行为等,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迫使它们迁徙;跨水桥梁的建设以及建设过程中因土壤侵蚀加剧而流失的土壤会影响下游的水生动物生活环境,对渔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因公路建设而使河流改道或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化;另外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对动物有阻隔作用,使得原来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动物被迫分离,使动物生活范围受到限制。
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隧洞开挖直接造成植被破坏、施工弃渣、施工废水以及施工破坏地下含水层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等。
隧道施工导致的植被破坏主要发生在隧道洞口处,其影响远小于路基施工和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很大的问题是施工弃渣的堆置。大量弃渣不仅会占用土地、破坏植被,而且还是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因此应注意弃渣堆置问题。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岩粉和其他颗粒尘土、隧道内各种工程机械渗漏油以及隧道涌水带出的地层泥浆等,如果任其排放,可能影响附近河流等地表水体。隧道施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地下水的破坏。隧道开挖可能破坏区域内的地下水系,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流失,从而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中应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占用耕地。路线方案应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论证比选,在工程量不增加很多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以及劣质地。
在环境与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选择低路堤和线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在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尽量考虑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措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互通、服务区等建设尽量利用废弃地、荒地和坡地,原则上不占用农田。
占用的耕地的必须做到补占平衡,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认真执行耕地补偿措施,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农田。
施工组织过程中,应明确对主体工程、取土场和临时工程所占耕地的表土层(40~100 cm)进行剥离、临时堆放和水土流失防治,确保肥力较好的表层土用于工程后期的土地复垦或景观绿化美化工程。
预制场、拌合场地以及建材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少占耕地,严格控制占用水田,并尽可能地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如停车区、服务区、收费站和互通立交等。施工营地应尽可能地租用民房或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减少临时性用地。对于新开辟的施工便道,必须做好工程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不再利用的,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取土场取土后,应对取土场进行后期恢复治理的专项设计,提出水土保持方案和景观恢复设计,按设计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绿化恢复植被与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弃土场应在下部采取拦渣墙,上部采取拦截水设施,起到弃渣、防止进一步侵蚀的作用,弃土场应因地制宜的加以利用。
在开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临时设施的规划进行严格审查,既少占农田、林地,又方便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作业面的范围,避免破坏周围植被。在施工过程中,需结合地方生态规划及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对所有因工程开挖的取土场地以及裸露地及时绿化,尽量降低水土流失危害的影响。公路绿化及生态恢复措施应与景观保护紧密结合,通过绿化手段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沿线绿化时,应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土生植物,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对生态系统破坏。
设置动物通道,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经常有野生动物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生活地区,考虑修建动物通道来保护动物栖息地,减少公路对动物的阻隔作用,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动物通道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两种。下穿式通道可与涵洞或其他水利设施结合起来。
施工前组织进行沿线陆生野生保护动植物排查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和猎捕野生动物。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现有河流水体改道,加强水域路段的路堤防护,防止土壤侵蚀引起水质污染及河道淤塞,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隧道道口施工注意保护山坡,采取先进的施工方式,减少洞口植被破坏。在隧道口施工场地修筑沉砂池,集中收集施工废水,对施工废水中的油分,在隧道洞口附近的排水沟设置油吸材料进行吸收处理。为防止地下水下降,在施工前应详细勘察隧道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分布、类型、贮存、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进而根据勘察结果,研究合理方法,谨慎进行开挖作业。隧道弃渣尽量用来筑路或作建筑材料,严禁随意堆置。
修建高速公路必然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精心设计和规范施工对生态加强保护,并根据高速公路沿线的地域生态特点进行恢复,才能在较好的维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1]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吴汉杰,赵剑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交通环保,2004,25(5):3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