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荣 □刘 青
在新世纪,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目标要求。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11月8日,全民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
党的十八大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也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更是一次高举旗帜的大会、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这是我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发展与丰富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内涵发展和丰富的具体体现;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幸福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和目标,还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强魂、健体、聚气、发力”。强文化之魂——马列之党魂,理想之国魂,中华之民魂,时代之世魂,道德之人魂;要健文化之体——事业之基体,产业之实体,作品之文体,人才之主体,服务之载体;要聚文化之气——聚举国之人气,聚天下之文气,聚改革之锐气,聚创新之勇气;发文化之力——发挥好凝聚之力,发挥好创造之力,发挥好影响之力,发挥好教育之力,发挥好生产之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才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人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共同努力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水文化就是一曲颂扬水伟大、水贡献、水精神的高亢赞歌,也是一幅描绘人水相亲、人水和谐、人水共荣愿景的美好蓝图,更是一部记述人们爱水、治水、护水思想结晶的鸿篇巨制。
中国自有文明史以来,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治水治国文明灿若星河,光耀千秋。而因水而兴的河南是全国唯一地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利历史悠久,以河南为中心形成的中原水文化是中华文明不竭的活水源头。
河南省水文化建设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水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交相辉映,“三平”精神、“四种河南人”在水利行业深入体现,“红旗渠精神”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升华,并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红旗渠、人民胜利渠、鸭河口水库、燕山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已将水文化研究成果应用于水利建设实践,建立了水利工程文化展览馆、展览基地,驻马店板桥水库建立了河南省防洪教育基地。这些地方的水利部门以治理江河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社会和谐为目标,重视水工程与水文化结合,把水文化建设融入到水工程建设中,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而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治水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着力发展民生水利的社会责任感、“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生态文化观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河南的水利系统内逐渐形成。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五年后的今天,十八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次响亮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使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大大“升格”。这表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这么说: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我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节约水资源、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上,应当在“重水、惜水、护水、管水”上下功夫、见成效:一是重水。就是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对水利建设的重视要毫不动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大干水利的热情要持之以恒。二是惜水。就是要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着力强化工业和城市节水,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严控高耗水、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摒弃拼水耗的非科学发展之路。三是护水。就是要像对待生命家园一样保护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畅其流、河复其清,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四是管水。就是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富有成效的“重水、惜水、护水、管水”,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水利人实实在在的贡献。
“美丽中国”是每个人的期盼,那就是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生态平衡。建设“美丽中国”,让人耳目一新。相信,这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谁不希望自己工作和居住的环境舒适优美一些?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关注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
文化繁荣、生态健康是全省水利行业贯彻落实十八精神的紧迫任务,当前应首先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坚持“三贴近”原则,紧密结合河南水利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保障作用,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的主线,大力宣传报道水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宣传,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抓好宣传。水文化的宣传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要求。文化建设首先要做好宣传。各地市、县级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形式多样、持久的、全面的加强文化宣传,着力构建水文化宣传的格局,为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第二,挖掘水文化。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因水而兴的河南,水利历史悠久;各地市、县要挖掘当地与水有关的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使水文化得以记载,使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得以传承与颂扬。
第三,推进水利工程与文化紧密结合。小浪底、燕山水库、红旗渠等水利工程创造出了与其相适应的水文化,要把文化融入到水利工程中,以工程促文化繁荣,以文化提升水利工程品位。
第四,建设人才队伍。挖掘在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还要选拔培养一大批河南水文化骨干、多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社会广泛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河南水文化人才队伍。
“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要努力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
二是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把生态环保贯穿于作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的全过程。工程建设后期的维修与管理也要重视生态保护与恢复,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共同努力共建生态水利工程。
三是发动人人参与机制。如开展以“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活动,提高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全体公民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以此带动全社会,人人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水循环利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等;共建一个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总之,文化繁荣和生态的健康是面向新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要以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民参与、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