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2012-04-10 20:18李欣李万方
海南医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抗凝黏度血浆

李欣,李万方

(泰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泰兴225400)

浅谈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李欣,李万方

(泰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泰兴225400)

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控制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变和变形的一门科学。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院购买的普利生LBY-N6B血液流变仪,由于血液流变学检测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使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在临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笔者从建立规章制度、树立科学态度、总结工作经验、运用逻辑推理、采用选优求好、使用已知样本等方面加强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实施质量控制。通过工作实践,摸索总结了血液流变学检测与质量控制必须掌握和关注的事项,为血液流变学的开展、血液流变学检测与质量控制打下了基础,供同道参考。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人员培训①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者状况和标本的采集、保管等;②检验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包括校准、定标、质控、检测)、保养、维修及故障排除;③工作人员都应具备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

1.2 患者状况①一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时采血,避免和消除紧张因素;②采血前一晚禁食高脂类食物如禽畜类、动物内脏;③停服抗凝药物,如一周前停用阿司匹林类药物,3 d内停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④采血前3 d禁食各种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包括治疗腹泻、减肥类药物;⑤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⑥血浆黏度主要受血浆大分子量蛋白质的影响,全血黏度则受血细胞及血浆蛋白的影响,采血前3 d停输血浆、白蛋白、血液等各种液体。

1.3 标本采集①标本的采集时间在7:00~10:00之间为宜;②应选用肝素真空抗凝采血管或EDTA-2Na真空抗凝采血管采血;③停用抗凝药物12 h后方可采血;④标本采集后必须充分颠倒混匀,以防血液抗凝不充分而产生凝块;⑤采血时,不应在输液一侧采血,更不应静脉留置针上采血;⑥注意压脉带压力不宜过大和加压时间不宜过长;⑦采血时取坐位,经肘前静脉采血。

1.4 标本的保存和处理①标本采集后应立即进行测试,室温下存放时间过长,会使结果偏高,必须在4 h内检测完毕;②血样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否则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pH值发生变化使血液黏度增高[1];③标本采集后若存于4℃冰箱可延长至12 h。血样切不可在0℃及以下存放,因为在冷冻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2]。

1.5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质量控制①实验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校准,使用非牛顿质控物判断仪器测试结果的准确度;②标本分析前必须按照SOP文件(科内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定标和室内质控;③根据试验的要求对试剂、清洁剂、校准物、质控物、实验用品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合格;④仪器的校准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应该采用国家标准物质检测中心所公认的标准黏度油标定血液流变检测仪[3];⑤37℃时的蒸馏水的黏度值为一固定数值。

1.6 沟通与交流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增强检验与临床相互沟通与交流、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仪器厂家提供的正常参考值,受各地区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人群差异、仪器类别的影响,从而必须制定科内参考值。

2 分析中质量控制

对溶血标本、脂血标本、抗凝不完全的标本以及标本量太少的标本予以退回,重新采血。含寒冷凝集素的标本需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检测,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患者不适宜做此项检测。血浆的制备选用转速2 300 r/min离心30 min,提取上层血浆测量血浆黏度[4],离心速度过快红细胞破坏造成溶血。手工加样,标本必须充分混匀,切剧烈晃动,避免标本溶血和产生气泡。加样时必须做到:加量准确、角度规范、用力匀称、速度恒定、样圈圆滑、不带气泡。红细胞有变形能力,当这种变形能力降低时使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增高[1]。测量每一标本后,必须认真、多次的冲洗毛细管内壁,严防残留液对结果的影响。测定冲洗时必须使用去离子水,水中可适当加市售白猫洗涤精1~2 ml/L,洗涤效果更好。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应重新检测。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检验报告内容必须完整,出具中文报告。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保证临床及时获得检验信息。经常加强与临床联系听取临床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定期对仪器进行标定、维护和保养。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措施使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血液流变学检测与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极其复杂,我们严格掌握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质量得到了临床和患者的认可,室间质量评价也取得优秀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发奋努力,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检测质量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1]崔丽,王佳秋,任丽萍.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临床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2):81.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40.

[3]车文忠.血液流变学检验的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1,24(4): 2080.

[4]胡金麟,李贵山,钱自奋,等.临床血液流变学常用指标检测规范化的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J].2000,23(5):318-320.

R446.11

A

1003—6350(2012)09—11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09.049

2011-12-19)

李欣(1980—),男,江苏省泰兴市人,检验技师,学士。

猜你喜欢
抗凝黏度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