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型水库效益的探讨

2012-04-10 15:57龙伟宏
湖南水利水电 2012年1期
关键词:效益用水水利

龙伟宏

(湘潭县水务局 湘潭市411228)

湘潭县自1958年开始,相继修建了石坝口、中路铺、花石、印子山、上石坝5座中型水库,都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设施。5座水库总库容为8 513.6万m3,有效库容6 743.5万m3,设计共灌溉农田1.22万hm2(18.27万亩)。水库建成投入运行几十年来,为灌区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工程运行时间长,年久失修,灌区渠系、建筑物千疮百孔,管理单位收入少,经费无保障,工程效益逐年衰减,水库面临着难以为继、难以支撑的局面。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树立新的水利理念,探索新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进水库灌区可持续发展。

1 水库工程效益状况

5 座水库灌区地处湘潭县中南部丘陵区。建库前灌区农田平均抗旱能力不到30天,建库后,增强了受益农田用水,抗旱能力大大提高,抗御了1972年、1978年夏秋连旱90天,1986年夏秋连旱120天的大旱,并取得了大旱之年丰收的佳绩,显示出了工程抗御旱灾能力。随着运行年久,工程老化失修,管理维护难,发电、养殖等综合经营收入减少,农业水费收取难,管理维护经费十分困难,工程效益下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据2010年统计,5座水库实际灌溉面积0.85万hm2(12.8万亩),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70%。灌区尾部在平水年份都难以灌到水,遇上干旱年,受益乡镇、村干部上阵护水送水,耗费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仍有部分面积受灾。

2 影响工程效益原因

(1)水库蓄水保证率不高。

5 座水库兴建于20世纪“大跃进”、“学大寨”两个时期,其中印子山水库是1972年由小(Ⅰ)型扩建为中型。建设时因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坝体、坝基渗漏,放水涵洞漏水。大坝安全鉴定中心鉴定,5座水库均为Ⅲ类坝,属病险水库。一方面2005年前,大坝带病运行,汛期限制蓄水,工程漏水量大,减少水库蓄水量约800万m3。另一方面引水工程效果差。上石坝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7.43 km2,其中外引 3.5 km2,引水渠长 7.6 km,现有 3.8 km出现滑坡,渠内淤塞严重,多年未正常引水,引水量不到设计的1/2。中路铺水库集雨面积16.57 km2,利用印子山水库干渠作引水渠,由于管理不到位引水量不足。第三水库蓄水管理工作滞后,没有科学调蓄天然来水。由于上述原因,汛末水库蓄水量56.4%的年份低于控制水位库容,处在控制水位以下运行,水源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2)渠道工程标准低、不配套。

5 座中型水库设计有干渠19条总长209.3 km;支渠105条总长379.96 km。修建时由各受益乡镇民工施工。当时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缺乏,资金又少,工程质量差。原设计有的支渠至今没有动工修建。渠道多为绕山而行,渠水流程长流速缓慢,淤塞、渗漏严重;泄水、分水涵闸漏水量大;渠道设施完好率不到50%,渠水有效利用系数约0.35。近10年来,虽对严重漏水的渠段进行了混凝土衬砌,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尚有干渠138.3 km,支渠213.96 km没有做防渗处理。毛渠、斗渠共约1 020 km更是老化失修,行水困难。抗旱期间经常出现下游灌区断水。灌区用水紧张,却有大量渠水流入涓水、湘江。

(3)工程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

由于受“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水库灌区的管理工作落后于形势发展,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表现在:对民生水利理念认识不足;水资源管理存在盲目性;工程运行维护的管理体制不适用;管理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无保障。鉴于此,水库管理工作局限于“就水管水”。水库科学调度是一项空白,任其自然,不是蓄水不满,就是洪涝成灾,吃了不少苦头。灌溉用水管理,要水就开闸,有水放到无水止。经常出现渠道上游有水下河,中游抢水争水时有发生,下游尾端放不到水的现象,致使灌溉面积萎缩。水库蓄水不能保障抗旱用水,灌溉用水缺少计划节约和有序进行,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关系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3 对提高工程效益的探讨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给水利工作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工程效益,推动水库灌区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政策、靠改革、靠严格的管理制度、靠水利科技的支撑。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3.1 巩固除险加固成果,确保工程安全

从2005年冬至2008年冬,5座水库相继进行了除险加固,原有险情得到了治理,为水库按设计蓄水提供了保障。但是,水库病险是动态的,治理了旧险,往往又可能出现新险。

安全监测是管理工作的耳目,要建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与运行管理系统。目前,5座水库均已设置了大坝位移、沉陷、浸润线观测设施,要有专人按规范定期观测。枢纽泄水、输水建筑物在汛期还应增加测次。日常检查不能马虎,应付了事。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决不能任其酿成溃坝灾难的发生。贯彻执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定期检查监定办法》。积极推进水库管理法律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

3.2 搞好灌区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工程续建配套,要做好全面规划,实现科学立项,考虑当前,立足长远发展。5个灌区要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36万hm2(5.4万亩),超过设计效益目标。一是要完善工程配套,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对环山绕行弯道多渠线长的支渠,采取截弯取直,缩短流程。对原有设计没修建的干、支渠进行续建。解决分水涵闸启闭不灵活、漏水、难于管理的问题。灌溉66.67 hm2(1 000亩)以上的支渠闸门,采用自控装置,解决长流水。二是搞好渠道防渗工程建设。省委要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达到这一目标,可增加灌区用水量1 200多万m3,相当于增加一座中型水库,其效益是可观的。防渗主要工程措施是将干、支、斗、毛渠全面做混凝土防渗衬砌。对土质差、漏水量大的渠段采取土工膜防渗,混凝土护面的方法。三是建设一批采用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等高效节水技术的节水示范区。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加快解决好灌区“最后1公里”堵塞问题,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步伐。坚持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各级财政要千方百计保证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按照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3.3 努力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水库管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办法,在湘潭县中型水库还没有打开局面,是一个软肋。水库灌区要发展,要提高工程效益,必须更新观念,打破陈规,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怎样提高水库供水能力和保证率,怎样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灌区农民谋取最大利益,需要水利科技支撑,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工作。采用先易后难,整体推进方法,实现科学管理。

(1)开展水库科学调度,克服蓄水盲目性。

水库调度是运用水库的调蓄能力,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库区的天然来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汛前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中长期雨量预报,制定科学可行的年、月调度运行方案。在调度运行中,要严明纪律,尊重科学,排除干扰,确保经批准的水库调度运用计划的实行。对本年度可能出现的干旱和大汛作出预报,做好抗灾预案和对策准备。

调度计划实行中,要根据雨情、水情的变化,对调度计划及时调整。进行降雨迳流相关及峰量相关分析,完善优化洪水预报,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实施中如遇丰水年,充分利用水能发电,少弃水,或提前泄洪减少洪峰流量,以减轻对下游的洪水危害。如遇干旱年,早采取防旱措施,以蓄水抗旱为主。通过强化洪水管理和实施全面抗旱,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根据湘潭县中型水库集雨面积情况以实行多年调节为宜,绝不允许放水捕鱼。

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搞好水库通讯预警、水、雨情测报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计尽快实现水文要素监测长期自记,数字存储,自动传输和处理。提高水文监测和预报精度。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防治利用相结合,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水平。

(2)搞好灌区用水管理。

灌区用水管理,直接关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效益,灌区农民利益,应尽最大努力保证灌溉用水,降低用水成本和抗旱成本,确保增产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是管理所应与乡镇水管站、渠系员结合组成一个统一的服务到位的管理体系。并注重调动各级各部门联合管理灌区的作用。健全灌区代表会、管委会,履行计划用水,安全行水,处理用水纠纷职责。同时,为适用新形势,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协会。二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完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制度,使管理行为都有章可循。实行流量包段,加强用水配额和计划管理。分水涵闸定时定量供水,按不同需水季节供水到支渠,渠系员接水后进行轮灌,使灌区均衡受益。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管水方法,如“长藤结瓜”、“四结合”、“五统一”及“上游照顾下游,下游想到上游”等团结抗旱措施,应继续运用。三是要加强量水工作。在包段分界处设量水站,支渠进口设置量水堰,完善计量手段,以满足行政区界水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要及时向用水户公布已供水量,做到心中有数,促进节约用水。四是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因地制宜地发展集雨节灌,降雨时水库关闸蓄水,引水灌塘、灌库。

3.4 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5 座水库共有在职职工82人,2008年5月,湘潭县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所定性为事业单位,定岗、定编、定人得到落实,确定纯公益性人员38人,准公益性人员44人,并明确了纯公益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全额预算由县财政负担;准公益性经营性人员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人员基本经费得到了落实,解决了单位后顾之忧,稳定了管理队伍。但是,现有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力量不强,人才缺乏,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提高管理队伍职工综合素质,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是把工程建设好、管理好的基础,是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中央和省委对水利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素质优良的水利人才队伍,以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我们必须:一是引进人才。招聘一批大学水利专业毕业生,引进一批具有水利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的人才。二是不断提高在职职工文化和专业素质,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选拔一批基础好,热爱水利事业的人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县水务局要大力开展人员培训,举办水利工程设计、施工、防汛抢险、水利管理、计算机运用等培训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工作能力。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管理、能战斗的水利人才队伍,为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大力发展综合经营。

水库有比较优良的水土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一水多用综合经营,发电、养鱼、种植、林业、加工不断得到发展,扩大了工程效益,增加了经济收入。

水利工程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后,人员基本经费得到了落实。准公益经营性部分职工实行自收自支,经费来源靠多种经营和水费征收。职工收入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水库要发展,需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综合经营必需高度重视。要充分利用水库水土资源和场地优势,开拓思路,广开门路,大力发展。要实行对外开放,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开发旅游业,深层次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等产品,多方位实现水库增收。

猜你喜欢
效益用水水利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