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2012-04-10 09:09武宇平陈广德李萍彭德琪李桂华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液腰椎间盘

武宇平 陈广德 李萍 彭德琪 李桂华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院·300191)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室采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80例均为我科门诊治疗患者。将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5年。对照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史;(2)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大时痛疼加重;(3)椎棘突旁压痛并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排除其它疼痛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取患侧腰夹脊、肾俞、腰阳关、命门、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昆仑穴,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为主、常规消毒后选取30号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直至得气。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2)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起针后,采用JQ-825A型微电脑治疗仪,将电极分别置于患侧肾俞、环跳、风市、承山、四个主穴位,同时将协定中药液涂润于电极板上,利用直流电、脉冲电波使药物离子直接穿透性地“导入”人体病变经络。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量及感觉舒适为宜,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自制中药液组成:乳香15g,没药15g,红花10g,鸡血藤50g,桂枝20g,白芷30g,赤芍15g,秦艽20g,姜黄15g,菖根15g。取其一剂用75%医用酒精1000ml浸泡五天,滤其药液使用。

2.2 对照组

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神经妥落平注射液7.2单位,静脉输入,疼痛症状重时,加用氟美松10mg静脉入壶点滴1~3天。

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痊愈:活动自如,直腿抬高70度以上,腰部坐骨神经呈放射性麻木痛消失;显效;活动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疲劳后腰或腿部少有酸痛;好转:临床症状及体证明显改善;劳累后症状有所反复。无效:临床症状及体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中治癒12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中治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较多,椎间盘生理性退变,损伤,脊柱过度负荷,致使其纤维环破裂,髓核外突或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出现相应支配区域感觉异常,或肢体活动受限。本病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部位来看多位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的经络循行处。中医学认为素体虚弱,劳倦,肾气亏损,或外感风寒湿邪,使邪气阻络,瘀血凝滞,气血运行失调,出现腰及下肢痛疼,活动受限病症。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目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现代研究认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性刺激是公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机械刺激是根本的病理机制,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2]。取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太阳胆经的穴针刺于病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加强血管吸收组织渗出的能力,从而消除渗出组织对神经细胞的压迫。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将具有活血化瘀,解痉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酒浸药液通过穴位送入病变部位,使局部毛细血管再生,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软坚消肿止痛,修复病损组织,舒通经脉瘀阻。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与西药治疗相比经济价廉。本疗法发挥了中医针刺结合药疗的特色。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曹国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10)30-31.

猜你喜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液腰椎间盘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Lower He-Sea points including Yanglingquan (GB 34) on nuclear factor-κB and interleukin-1β in guinea pig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治斑秃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u-acupuncture method in Nei Jing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for shoulder and arm pain
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共建西藏藏医学院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