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院前急救中的高发疾病之一。2011-12—2012-12,我院救护车出诊院前急救4 000余次,其中脑外伤150例,占3.75%。颅脑外伤患者,尤其是多发伤患者,由于伤势严重,一般来不及抢救而死于现场或转送途中,或者送入医院后很快死亡。院前如果能及时提供专业的诊治和护理,可为院内综合救治的成功奠定基础。颅脑外伤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及护理难度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上要镇静、细心、周全,熟练的配合医生向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其中熟练掌握并运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ow coma scale,GCS)法是每名护理人员必备技能[1],能根据患者睁眼、语言和运动3种不同反应,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重度颅脑损伤者GCS均在3~8分[2]之间,以便针对性地提供救治。2011-12—2012-12,我们对150例颅脑外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0例均为我院脑外科住院患者,男106例,女44例;年龄2~80岁,平均45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CT检查,均诊断为重症脑外伤,其中脑挫裂伤54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50例,脑内多部位血肿并脑挫裂伤18例,脑干损伤8例,颅骨骨折20例;躯体并发伤:肋骨骨折12例,血气胸11例,肝脾损伤并失血性休克10例。入院后行手术治疗120例,保守治疗30例。
1.2 院前急救
1.2.1 出车前充分准备 ①器械物品的准备:根据事发地路程准备足够的氧气,我院救护车采用容积10 L氧气瓶2个,满瓶可使用5~6 h。常备的急救器械物品,如简易人工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多功能监护仪及除颤器,确保仪器在备用状态。另外检查夹板、颈托、绷带、清创缝合包及一次性防水垫布等常用外伤专用物品是否齐全。②药品准备:备齐甘露醇、甘油果糖、吡拉西坦氯化钠、呋塞米、地塞米松、血凝酶粉、低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阿托品、尼可刹米、洛贝林、盐酸纳美芬及苯巴比妥等药品。③出诊人员准备:120急救中心接诊的患者病种繁多,情况复杂,因此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和具有院前上岗急救资格证的护士随车出诊,并配备一名受过急救培训的担架工。
1.2.2 出车过程准备 急救车在接到电话后平均50 s内发车,迅速赶往目的地。途中随车医生及时电话询问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患者的情况,一边指导现场人员如何临时应对当前情况,一边对患者病情作出简单评估。随车护士根据反馈信息,使可能用到的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同时调节救护车车内的温度至18~22℃左右。
1.2.3 现场急救及护理 急救车到达目的地后,医务人员迅速携带好可能用到的所有器械物品下车,立即评估周围环境,为快速安全转运作准备。如果患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后仍未脱离危险环境,医护人员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全力救护。根据现场环境和患者的病情使用三人搬运法,即一人托住患者头、肩胛部,一人托住患者背、臀部,一人托住患者胭窝、腿部,将患者安置于担架上。如患者有脊椎外伤应整体翻转,即头、颈、身体同轴转动,避免造成横贯性损伤。医护人员立即轻拍或摇动患者双肩,并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压头抬颏后(颈部受伤患者禁用),随即耳贴近患者嘴鼻,眼看(胸部起伏)、耳听(气流)、面感(气息),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手指滑行于气管两侧可触及),如患者没有胸廓起伏、气息及气流,即可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如果颈动脉搏动消失,初步判断心脏骤停,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通过GCS评分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医生视患者病情急缓顺序进行抢救、简单清创缝合止血及固定肢体等初步处理。
1.2.4 快速转运及护理 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现场众人合力将患者平稳托放于担架上,平卧位(低血压休克者采用中凹位),颈椎受伤的患者应使用颈托保护,覆盖被子做好保暖。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应选用粗大静脉进行穿刺,以便使药液快速滴入。另外,应将输液袋放于同侧肢体靠下肢的上方位置,防止车内颠簸造成输液袋掉落形成二次伤害。②饮食方面,在患者未明确诊断是否有合并伤或者需要做手术之前,应严格禁饮禁食,并向患者或者家属介绍其原因及必要性、重要性。③如果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及出血较多,应及时清除分泌物,呕吐时将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深昏迷者须抬起下颌,或将口咽通气管放入口咽腔,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1.2.5 病情观察 应密切注意颅脑外伤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行车途中医生要位于患者头部附近,护士位于患者的腹部右侧,以利于病情观察。如丘脑损伤时可出现中枢性高热,应予以冰枕降低温度,防止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出现喷射状呕吐,可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大,血压升高[3],应遵医嘱予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同时监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神志,特别注意防止脑疝的出现。若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影响治疗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患者出血较多,血压低于12.00/8.00 kPa(90/60 mm Hg),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及四肢厥冷等低血容量性休克征象时,应予局部止血或止血药物,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扩充血容量,并予吸氧、升压等处理。如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予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并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强心剂和呼吸兴奋剂。注意倾听医嘱,复述2遍确认无误后快速执行医嘱,同时处理好原发病。到医院后直接护送患者至急诊科或脑外科病房,由院内医护人员接诊并将院前病情、急救处理、用药及护理措施予以详细交待,待交接班完毕后随车医生、护士方可离开患者。
1.2.6 出诊后处理 交接患者完毕后,护士填写出诊护理纪录,医生填写出诊病历,一式2份,复印件交给急诊抢救室或者脑外科病房,原件带回保留存档。返站后护士应立即补齐救护车内所有物品,注意氧气瓶中氧气是否充足,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及呼吸机电量是否充足等,并打扫好车内的卫生,定期消毒,以备下一次出诊应用。
本组150例,经手术和非手术等多种综合性治疗,治愈105例,好转22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5例。
重型颅脑外伤由于病情严重,颅内压迅速增高,造成继发性损伤较严重,常会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4]。院前急救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是近年来急诊科讨论的重点问题。院前急救的目的是维持和挽救患者基本生命,减轻患者剧烈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实现安全转运。院前急救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本研究通过对150例颅脑外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可大大缩短患者受伤到就诊的时间,为患者入院后得到及时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为其良好的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1.
[2]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44.
[3]秦爱玲.重型颅脑外伤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586-1587.
[4]胡壮俐,邓艳华,姜伟,等.专职化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3):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