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设
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教书时,特意向冰心要了一张她的照片,镶在相框中,放在书桌上。冰心问:“你是真的每天要看一眼呢,还是只当一件摆设?”他笑答:“我当然每天要看了。”冰心为了试真假,有一天趁吴文藻去上課,把一张影星阮玲玉的相片换进相框里。过了几天,吴文藻都没注意到。
(满子摘自《文史参考》2012年7月上)
丁玲北大荒养鸡
1981年,蒋勋在美国参加聂华苓的作家营,遇到了丁玲,两人成了忘年交。丁玲跟蒋勋讲她在“反右”运动中怎么受折磨。到北大荒养鸡,红卫兵故意给她存活率很低的鸡,养不活就要被处罚。她说:“我可以把它们养得非常好,存活率达80%以上。”听着听着,蒋勋禁不住掉了眼泪。一个作家去养鸡,还要因为养鸡被折磨、被侮辱,可是她说:“我养得很好!”丁玲还讲到在牢里的遭遇,她的爱人陈明就关在隔壁。他们用敲墙的办法告诉对方自己的存在。开始是你敲一下,我敲一下,很简单的应答,后来慢慢有快有慢,有长有短,能传递很复杂的意思。人交流的愿望和彼此在一起的愿望,墙是挡不住的。
巴金的儿子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是我的儿子呀!”
(以上两则盛辉摘自《文化娱乐》2012年第7期)
何炳棣与胡适的“口水仗”
何炳棣在美国读书期间,结识了胡适。1952年的一天,何炳棣留在胡适家吃饭,席间除了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外,胡适还对北大与清华做了对比:“清华文学院一向比较‘谨慎,比较‘小,而北大则大不相同。只要我当一天北大校长,我就有把握把文学院办成世界第一流。”以何炳棣对清华的感情,自然不会同意这番话,他晚年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回忆:“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1934年~1937年的清华园。天堂不但必须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物质资源,而且还须能供给一个精神环境,使寄居者能持续地提升他的自律意志和对前程的信心。”当然,他们都还不知道那一年大陆开启了“院系调整”,清华文科从此真的一蹶不振。
何炳棣很欣赏毛泽东在诗词上的造诣,他在1958年将毛的两首《沁园春》译成英文发表后,胡适批评说:“看了很不舒服,因为你还夸他不无诗才;事实上,他当初在北大还不配上我中国文学史的班呢!”在胡适看来,毛泽东诗词中的一些句子连“薛蟠体”都不如。何炳棣回击说:“毛词在修辞、气魄、意境方面都不无可取之处。”两人为此争执了好几分钟,最后胡只好承认毛“是一个有力的散文作家”,而何炳棣则巧妙地用恭维胡适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既然中国20世纪文艺复兴之父都承认毛是一位有力的散文作家,那他怎么会是一个特别糟糕的诗人呢?”言罢,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在何炳棣面前,胡适也毫不避讳地臧否人物,他说陈寅恪只是“记性好”,而不提陈的史学功底;讥讽马寅初“每天晚上一个冷水澡,没有女人是过不了日子的”。所以何炳棣说胡适“他深深自觉是当代学术、文化界的‘第一人”,在博雅宽宏之外,也还有目空一切的一面——这一点其实倒与何炳棣颇为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