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华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偶然的、意外的突发事件,形成课堂教学的一个短暂的“缺口”,这无法避免。如何艺术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有效调控课堂,巧妙弥补这个教学“缺口”,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实践智慧,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突出“四性”。
一、尊重需求。突出发展性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来自于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教师首先要站在关爱和尊重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处理问题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和师生情谊,这是弥补课堂“缺口”的润滑剂。切不可片面地为了维护教师的形象而简单粗暴,鲁莽行事,因突发事件而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影响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新来的赵兰老师刚跨进教室,猛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留双辫的人头像,下面写着“赵兰遗像”四个大字。赵老师面带笑颜对黑板上的画像观赏了一下,转脸审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端正,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多了个什么字?”此时,全班除王小虎垂头外,都注视着黑板。王小虎邻座刘俊用胳膊捅了小虎两下。
“刘俊,你能说吗?”赵老师看了一下座次表,点名提问。
“多……多了一个‘遗字”。刘俊站起来结巴了一下,大声回答。
“为什么呢?”赵老师微笑着,全班同学都看着赵老师,只有王小虎依然低着头。
赵兰老师转身擦黑板,接着写了两道昨天学过的问题,点名板演,其中有王小虎。王小虎面红耳赤,神情紧张,站在黑板后面只字未写。赵老师轻声地对他说:“下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下课前,赵老师说:“开学好几天了,班里的黑板报还是空空的,我提议刘俊和王小虎两个同学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负责出起来。我特别希望王小虎能发挥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特长,把这期板报办好。”
第二天,赵老师走进教室,看见班级黑板报已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王小虎走到赵老师眼前,递给她一张纸,一鞠躬,下去了。赵老师一看,纸上开头三个大字“检讨书”,随即将纸叠好,笑着说:“王小虎是个好同学,知错就改,有决心,有行动,我们相信他会有更大的进步。”
赵老师在处理这起突发事件时,就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了师生矛盾激化和关系紧张。学生在犯了错误以后也很后悔,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和原谅,希望有改过和弥补的机会。老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训斥和体罚,而是利用暗示警醒学生,利用实践活动相信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救赎,以自己的方式改正了错误,达到“于无声处听晾雷”的心灵震撼。这种处理方式变成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健全人格,锻炼实践能力的一个发展的过程。自我教育才是真教育,和谐发展才是真发展。
二、把握时机。突出实效性
面对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审时度势,注意轻重缓急,准确把握时机和火候,作出恰当的处理。有些事件原因简单、影响面小、处理起来不需要花多少时间,教师就可以进行随机处理,让事情马上得到解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叫热处理。例如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学生身体不适突然呕吐,我立即安排同学送他到学校医务室检查身体,同时让另一名同学打扫地面,事情很快处理完毕,其他学生静静地写作文,教学秩序井然。
有些事情原因复杂,一时搞不清楚,处理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教师就可以先控制事态,稳定情绪,待课后解决,以免影响整体的教学,这叫冷处理。例如,课堂上两个学生突然吵起来,情绪都比较激动,而且吵架的原因不清楚,各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这时就让他们俩先冷静下来,等待下课后调查清楚再处理。这样因人因事而异,长线短线结合,选择不同的处理时机,就能把事情处理得更圆满、更妥帖、更有说服力,突出了实效性。
三、讲究方法。突出灵活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过程是一个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错综复杂。面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教师需要冷静沉着、随机应变、把握学情、因势利导,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采取机智灵活的处理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一位教师正在讲《游园不值》这首诗,“砰”地一声,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人,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看了他一眼,接着就诗中一句发问:“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大家回答:“因为猛扣不礼貌。”老师接着说:“‘猛扣尚且不礼貌,假如‘不扣而‘砰地一声推门而入呢?是不是更不礼貌?”同学们都笑了,迟到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这位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就很巧妙,面对没有礼貌的学生,教师没有简单地批评、生硬地说教,也没有大声地训斥,而是巧妙地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给以适当的提醒和点拨,化“有影”为“无形”,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寓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它比直接的批评更深刻,更容易让人接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教学艺术性的彰显。
四、注重形式、突出学科性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规律和任务,也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在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采取适合本学科特点的独特方式,让处理过程切合学科实际,为本学科教学服务,为学科教学增添活力和光彩,做到我的学科我做主。
正在上课时,突然下起大雪,窗外雪花纷纷扬扬,随风飘荡,有的雪片甚至飘到教室里,美丽极了。学生都很兴奋,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窗外的雪花上了。这时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肯定没有效果,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开展与现场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果是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回忆学过的内容,背一背带“雪”的成语、描写“雪”的古诗和精彩课文,然后写一则赏雪的心情日记。如果是美术课,就可以让学生先认真观察,然后动笔画一画雪花飞舞的样子,让美丽的雪花变成画本上的小精灵。如果是科学课,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探究:雪花从哪儿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搜集资料写一篇研究小论文。不过,无论开展什么教育教学活动,都不能偏离本学科的教学航道,否则就背离了学科规律,种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园”,得不偿失。
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才表现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现出教师工作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优秀教师总是能以爱心为前提,以学科为尺度,巧妙地抓住时机,灵动地引导生成,智慧地开发运用,使偶发事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和难得的教育契机,在课堂的“缺口”处开出美丽的花朵,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是一门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底蕴和机智,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地感悟和沉淀,持久地修炼和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