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濒危与语言维护问题

2012-04-09 06:52王烈琴
关键词:语言

王烈琴

(宝鸡文理学院 外语系,陕西 宝鸡 721013)

语言濒危与语言维护问题

王烈琴

(宝鸡文理学院 外语系,陕西 宝鸡 721013)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际日益频繁。人类交际带来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加剧了语言竞争,导致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语言的本质、社会价值和语言态度促使语言权利的产生,语言权利促使语言维护。国际社会濒危语言维护的措施与经验对中国汉语国际传播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语言接触、语言濒危、语言维护

语言霸权和语言濒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英语霸权倾向十分明显。英语霸权主要表现在政治(行政、立法和司法制度)、国际经贸、教育领、通讯与传媒等方面。Bernard Spolsky认为,英语霸权十分有害[1]77。另一方面,世界语言濒危现象十分严重。关注语言濒危不仅是语言学家的问题,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关注语言濒危如同关注生物濒危一样充满人文情怀。语言不是政治问题,但与政治密切相关。

一、语言濒危的现状、产生背景及原因分析

语言濒危是指某语言或方言正在或即将消失、死亡的现象。当某种语言的使用人数不断减少,或儿童已不再习得某种或某些语言,或当语言使用者大多为年迈的老人时,该语言就属于濒危语言。

1.语言濒危的现状

1995年国际濒危语言研讨会资料表明,语言濒危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语言危机。阿拉斯加方言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2100年将有90% 的语言成为人类的绝唱。下个世纪将有50% 的语言消失。50%是3000种语言,100年即1200个月,这意味着平均每两个星期至少有一种语言消失。这就是濒危语言现象被提出和受到重视的事实依据,也是讨论语言濒危问题必须看到的前景[2]。

在整个美国和加拿大,187种土著语言中,149种已经濒危。全美洲900种土著语言的近三分之一已经濒危。澳大利亚仍在使用的250种土著语言中的90%的语言接近垂危,大多数已经灭亡。在英语国家中,英语对其他语言的摧毁接近90%;印度是濒危语言最多的国家,有196种语言濒临灭绝;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濒危语言分别是192种和147种。

英国肯特大学Laura Robson教授研究了西非喀麦隆境内两个语言Wawa和Njanga的濒危情况。使用Wawa人数只剩下几千人,而使用Njanga的人数只有4~10人。美国土著居民的语言状况也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美国还在使用的土著语大约有200种,但是事实上可能不足150种了[3]47。大量的濒危语言研究表明,语言濒危十分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2.语言濒危的归因分析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语言濒危或消亡是语言竞争力不强的表现,而影响语言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人口、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4]234。Grenohie和whaley认为,经济因素、使用机会和语言群体的态度和动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有人认为认为经济因素可能超过其他所有的因素[2]145。Jonathan Friedman把全球范围内语言迅速消失或死亡的原因部分地归为大规模的全球化进程、帝国的历史以及帝国主义语言的扩张[5]。Sydneyann Binion和David Shook将导致语言濒危的因素归纳为政府与教育支持、大众传媒、使用人口等。他们认为,不管外部因素有利还是有弊,如果儿童放弃使用一种语言,那么该语言的消亡也是迟早的事情[6]14。显然,导致语言濒危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对语言濒危的原因进行主次排列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下面分析几种导致语言濒危因素:

(1)语言生态环境与语言人口。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语言生存。人口流动、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都是引起语言生态环境变化和语言人口减少的重要因素。人口流动是指使用某一种语言的人群从原居住地迁移到另一个陌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从而造成原居住地人口的急剧下降。自然灾害包括火山、地震、海啸、飓风、饥荒、水灾、旱灾、传染病等等。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都是直接的、蓄意的和有针对性的,会导致某一群体人口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当操某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数急剧减少时,该语言就面临消亡的危险。

(2)语言态度与语言忠诚度。语言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语言或方言的社会地位、使用价值与个人的感情倾向都会影响个人的语言态度。语言态度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交际中语码的选择或语码转换。语言忠诚和语言转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言忠诚度越高,语言转移越慢,反之亦然。不同民族的语言忠诚度各不相同。比如,在土著语言的生存问题上,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悲观态度,认为土著语言无法生存下去;另一种是乐观态度,认为土著语言能生存下来,但需要做出努力[7]308。

(3)民族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影响语言行为。没有语言意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就无从谈起。英语能从最初的一支小小的日耳曼语支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国际性语言离不开英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历史上对外推行殖民主义的政策、美国的经济与军事势力以及信息的全球化和网络化等因素,然而,日尔曼民族强烈的语言意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8]18。

草原丝路沿线经过的内蒙古地区主要古代城市有:辽上京(今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元上都(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北20km处的闪电河北岸)、集宁路(今集宁路古城遗址,位于集宁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八音塔拉镇土城子村)、丰州(今呼和浩特白塔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浄州路(今四子王旗净州路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25km城卜子村)、单于大都护府(故址在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等地。可以看出,大部分遗址都位于现在的乡村区域,如能将其合理开发利用,将对内蒙古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有裨益。

(4)政治、经济与科技势力。语言的强弱与国家的强弱密切联系。以英美为首的英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上的强大势力使得英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语言,英语霸权倾向日益明显。随着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日益强大,韩语的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学习韩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加入WTO以及成功举办国际奥运会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上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汉语足以与英语相抗衡。但是,汉语目前仍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濒危语言研究表明,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及亚洲等地区的土著语言濒危严重与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不强密切相关。

二、语言维护的理据及政策、措施

为何要维护语言?如何维护语言?语言维护是国家的责任,还是社会或个人的责任?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母语维护、弱势语言及濒危语言的维护有重要的意义。

1.语言维护的理据

语言维护是基于语言权利这个概念的。语言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语言权利常常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宪法或法律条文中。进行语言规划或制订语言政策就必须考虑语言权利这个问题。Bernard Spolsky在其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分析了两种不同视角的语言权利:一是语言本身的生存权利;二是讲话者的权利。就讲话者的语言权利而言,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涉及国语或官方语言的问题。公民享有学习国语或官方语言的权利以及享有在遇到语言障碍时获得相应帮助的权利。第二种涉及语言歧视问题。在就业、教育、司法、医疗服务等情况下,不能因为某个体或公民讲某种语言或地方方言而遭受歧视,更不能因为某个体操某种方言或口音而被另眼看待。第三种涉及个体的语言维护。个体享有学习、使用、保存或维护自己喜爱的语言或方言的权利,有权拒绝转换、学习或使用声誉高的语言或变体[1]59-60。

语言权利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语言的本质、社会价值及人们的语言态度。语言是重要的交际与思维工具。语言不是人类交际或思维的唯一工具,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便利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不同,思维也会有差异。语言的多样性意味着思维的多样性。思维的多样化是大脑高度进化的表现,而单一的思维只会使人类的大脑退化。

语言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语言的超越时空和传承性使得人们可以使用语言来记录、描写或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看法。这些记载的认识、看法就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与文化。语言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知识与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所以说,语言是一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拥有多种语言就拥有了多种财富。

语言是民族与身份的象征。不同的民族讲不同的语言;不同地区的人带有不同地区的口音。国语、标准语和方言都可以用来区别国籍、民族与个体的身份。

语言原生就是多样的。世界语言粗略估计就有6000余种。同一语言中又存在多种方言。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了语言和方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七彩的阳光使世界绚丽迷人;多样的语言让世界绚丽动听。

所有的语言一律平等。从纯语言学角度讲,所有的语言都是平等的,因为所有的语言发挥的社会功能都是一样的。从社会文化角度讲,语言并不平等。语言为何不平等?目前,我们还缺乏统一有关语言不平等的理论。如何解决语言的不平等问题?Robert Phillipson在《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一书中谈到两种不同认识与态度:自由竞争和政府语干预[9]99。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已经证明,单纯的自由竞争只会加剧弱势或边缘语言的消亡,政府干预和人为努力十分必要。

2.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语言学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表现出对濒危语言问题的高度重视。1992年,“第15届世界语言学家大会”将濒危语言问题作为大会的主题之一。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CIPSH)提出了编辑出版一本《濒危语言红皮书》的建议。1993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濒危语言方案”。1994年,“国际濒危语言情报中心”在日本的东京成立。1995年,国际濒危语言研讨会在日本召开。1996年,《国际语言权力宣言》获得通过。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批准设立“世界语言报告”项目,以便记录人类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号召人们关注语言财富,研究语言进化,介绍保护现存语言的措施。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2003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国际专家会议,呼吁强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语言多样化和语言濒危资料中心的作用[2]。

各国也纷纷成立濒危语言问题研究机构。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原居民语言法案》。1991年,美国语言学会(LSA)召开了濒危语言研讨会,大会提交的论文由著名语言学家Robins教授汇编出版了论文集《濒危语言研究》。1992年3月,美国语言学会的会刊《语言》出版了濒危语言研究的专集(第68期),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95年,美国耶鲁大学在其语言学系设立了濒危语言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濒危语言的复苏、记录和科学研究,支持原居民语言社区成员向年轻人教授濒危语言,也用于向原居民区和学术界传播濒危语言的研究成果。1998年,美国国家外语中心(NFLC)和应用语言学中心(CAL)共同组织发起了遗产语言启动项目。此外,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保留美洲本土语言研究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美洲土著语言研究会”、美国暑期语言学学院(SIL)等等都对濒危语言现象和土著语言教育进行了研究[10]。

1994年9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西澳大学联合建立了澳大利亚濒危语言论坛。1995年1月,伦敦召开濒危语言基金会的第一次会议。基金会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办有自己的刊物、基金会通讯,主要刊登关于濒危语言研究的有关信息与动态、会员研究成果介绍、学术会议征稿启示及会议简报等。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濒危语言资金筹集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的利斯贝特·劳辛基金会等都是为挽救濒危语言而建立的组织机构。此外,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濒危语言专门委员会”、德国科隆大学的“濒危语言学会”、比利时布鲁塞尔信息中心的“欧洲使用较少语言资料局”等也都是为弱势或濒危语言的研究、保护而设立的地方性机构[2]134。

3.汉语维护及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

中国有56个民族,官方记载的语言就有80多种。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的民族共同语和官方语言。然而,汉语并不是中国唯一的语言,国内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如藏语、土家语、羌语、彝语、基诺语、景颇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黎语、苗语等等。这些语言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语言权也赋予了少数民族保护自己语言的权利。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是中国政府和全中国人民伟大而光荣的责任和义务。

借鉴国际社会维护弱势语言和濒危语言的政策与措施,中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维护:(1)加强立法,制定保护弱势语言和濒危语言的法律;(2)建立弱势语言文化区,保护和扶持语言文化继承人;(3)政府出资,建立弱势和濒危语言研究机构,加强对弱势与濒危语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4)实行双语教育,鼓励学习、传播少数民族的语言;(5)国内推广普通话,但不强求;(6)增设不同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等;(7)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学术界及个体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语言维护工作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BERNARD SPOLSKY.Socio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s Education Press,2000.

[2]徐世漩,廖乔靖.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3(2).

[3]OFELIA ZEPEDA ,JANE H.Hill.The Condition of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Diogenes,1991(39).

[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JONATHAN FRIEDMAN.Globalizing Languages:Ideologies and Realities of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System[J].American Anthropologist,2003,105(4).

[6]SYDNEYANN BINION,David Shook.Languages Have Always Died[J].World Literature Today,Vol.81,2007(5).

[7]MICHAEL WALSH.Will Indigenous Languages Survive?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34,2005:293-315.

[8]蔡永良.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9]ROBERT PHILLIPSON.Linguistic Imperialism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10]刘汝山,郭璐宁.国外濒危语言研究扫描[J].当代语言学,2004(4).

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Language Maintenance

WANG Lie-qi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Shaanxi 721013,China)

With the fantastic development of traffic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human communi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followed by frequent language contact,which in turn results in language competition,lingustic hegemony and language endangerment.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its social value,together with language attitude,promote the birth of language rights and encourage language maintenance.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on maintenance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give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popularization and minority language protection in China.

language contact;language endangerment;language maintenance

H030

A

1005-6378(2012)05-0111-03

2012-07-10

陕西省教育厅2010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全球信息化时代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政策的国别研究》(2010JK011)

王烈琴(1968-),女,陕西凤翔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责任编辑 卢春艳]

猜你喜欢
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语言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