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概况】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是1983年10月经省编制委员会豫编[1983]204号文件批准成立,1985年1月挂牌正式成立。豫北地区总面积2.75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7.146万公顷,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跨地市的河流5条,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0座,30万亩(2万公顷)以上的大型灌区15处,10~30万亩(0.67~2万公顷)中型灌区16处,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的蓄洪区有11处。2011年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主要负责豫北地区水事纠纷处理,打击水事违法案件、维护水利秩序、协助省水利厅搞好豫北地区防汛工作,参与海河流域国家级滞洪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负责引黄退水退沙的监测、管理国家防汛抗旱新乡物资仓库和省防办在豫北局存放的防汛抗旱物资等工作。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组织编制了《卫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2007-2009年在蓄滞洪区应急工程项目中,争取国家投资1.9亿元资金,使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崔家桥4个滞洪区安全建设应急工程项目得到实施,改善了蓄滞洪区的安全设施滞后的现状。编制和修订《河南省卫河防洪预案》、《海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河南省豫北地区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等文件,在2000、2003、2005年天然文岩渠洪涝灾害中,利用大功总干渠相机北排,3次排除涝水0.26亿立方米,使天然文岩渠涝水得以缓解,洪水经大功渠调入滑县,形成水资源回补地下水,使当地下水位回升1米,实现了洪涝水资源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在水事案件调处中,通过对鹤壁市与安阳市黄花营村引水纠纷的调处,使鹤壁工农渠引水正常,保障了鹤壁市区30万人的饮水安全;林州市与辉县市要街村水事纠纷的调处,改善了林州市3个乡(镇)5万多人的生产与生活用水;新乡市与鹤壁市沧河交界处挖沙采沙的妥善处置,确保了沧河的堤防完整与防洪安全。立案查处多起水事违法案件,特别是新乡市交通道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共产主义渠(41+000)获嘉县彦当原公路桥上游进行跨河道桥梁建设,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立案查处后,责令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以10万元罚款,使违法行为得以纠正。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先后获得“全省抗旱夺丰收应急灌溉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防汛】2011年,汛前组织人员对豫北地区的主要河道、水库、蓄滞洪区进行全面检查,汛期组织全体职工实行24小时值班,严密监控豫北地区雨情、水情,保证汛情的实时掌握及防汛任务的及时上传下达。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委托,组织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市的13个县(市、区)60余人参加了《河南省卫河防洪预案》、《河南省豫北地区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的培训工作,使各级防汛责任人、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防洪预案的主要内容,明确了遇暴雨洪水时各级防汛机构应承担的职责和操作规程,为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全面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程管理】2011年,完成了安阳河河道基本情况勘查工作,初步建立了安阳河基本情况数据库;完成了共产主义渠合河至老观嘴段(105千米)的河势变化观测工作,全程布设110多个固定水准点加以控制,掌握了详实的河道淤积、岸线变化等情况,为共产主义渠的防汛和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2011年3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确定在新乡市设立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地点设在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用于防汛抢险、抗旱减灾和转移救助受水旱灾害威胁的群众,从事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仓库,单位性质属于非盈利性机构,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新乡仓库的设立,为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业务的拓展,带来良好的机遇。4-6月第一批价值1300万元的大功率水泵10台(套),绞盘式喷灌机25台,汽、柴油发电机210台等中央防汛抗旱物资陆续入库,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5月接国家防总调度命令,及时将10台(套)大功率水泵调至湖北省松滋市,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抗旱救灾工作。
【防洪预案修订】漳卫河系是海河流域南部重要的防洪屏障,其防洪调度对流域防洪大局至关重要,由于《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与漳卫河系防洪工程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防洪调度形势需要已不相适应,2011年9月,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省防办参与了水利部海委组织的《海河流域彰卫河防洪预案》的现场考察和修订工作。修订后的预案调整了漳河、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的控制节点、调度节点及其调度原则;增加了盘石头水库及卫河坡洼的调度运用,采用了河南省提供的《河南省卫河防洪预案》。
【引黄泥沙监测】2011年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监测所在河段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东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排入卫河、共产主义渠的输水量2.4亿立方米,输沙量9.3万吨,灌区全年退水天数总计243天,超标天数总计8天,退入卫河、共产主义渠的水量总计1900万立方米。监测数据为提高引黄灌区的管理水平和科学调配水量提供翔实的资料,同时,为调处水事纠纷、河道治理以及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引黄灌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宋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