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荣,王园波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网络时代文艺研究的新收获
——评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
杨向荣,王园波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欧阳友权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一书,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文艺现象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充盈着对数字化语境中文艺转型的反思和洞见,视野宏阔,学理深刻,对于网络时代文艺研究的发展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
《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数字媒介;文艺转型;理论建构
欧阳友权教授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于201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出版,该著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号:06BZW001)的结题成果,该成果在2009年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定为优秀等级(证书编号:20090830)。《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是欧阳友权教授的又一呕心力作,不仅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作者十年来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不仅富于思辨性的学理深度,也不乏跨学科的广阔视野;不仅是对传统文艺研究的拓展和超越,也是对新媒体文艺现象的解释和指导;不仅充盈着对数字化语境中文艺转型的反思和洞见,也满载着试图建构数字化文艺基本理论的良好愿望。这部著作终将被证明是一部既富于奠基性,也富于开创性的理论专著。
忧患意识和责任承担是一个优秀理论家的优良品质。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都是说要具有一种忧患意识,继而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自古以来,忧患意识就是我国文艺研究的优良传统,一以贯之。中国古代有“文以载道”之说影响深远,近现代王国维、梁启超、鲁迅、钱钟书甚至毛泽东等的文艺思想也都是深具忧患意识的,虽然这种忧患有的是立足纯学术或文化交锋,有的是立足社会政治或时代发展,但学术研究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缺少了责任承担,那么学术之路也不可能走的长远。因为缺少了忧患意识,就很难看清现实问题,从而无从承担起理论责任;缺少了忧患意识也很可能导致丧失直面问题的勇气,而陷入亦步亦趋的窠臼。
欧阳友权教授是位颇具忧患意识的文艺理论家,他不仅勇于直面新出现的文艺现象,还能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之时他就投身其研究;在众多理论家对网络文学投以鄙夷和不屑的目光的时候,他又能够长期坚守;在网络文学呈现出乌龙混杂的现状面前他一边坚持不懈地为网络文学正名,一边抱之以深切的理论关怀。这是何等的忧患,何等的胸怀,何等的责任啊!
改革开放后,西方理论的大量引进,霎时间让中国理论界一片沸腾,当大家还在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纠缠不清的时候,转眼到了20世纪90年代,网络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网络文学也开始萌芽。理论界一方面承袭之前的理论惯性,继续引进西方理论,另一方面却漠视网络文学的存在。尤其是文化研究的兴起,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大众文化”的兴起、“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大家谈论最多的是“文艺学边界的模糊”以及“经典的消解”等理论命题。如果深入一点来看,大家争论的是文艺学的知识建构和范式转换问题;如果再延迟一点来看,大家喋喋不休的是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引出的“文学终结论”。殊不知,在更多的人停留在问题的表象层面打转的时候,欧阳友权教授就已经悄悄开始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些问题。
网络文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然而由于网络文学自身面貌混杂、内涵缺失等诸多原因,理论界对其往往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欧阳友权教授早在1999年就开始步入网络文学的研究领域,2001年着手组建研究团队,十余年过去,他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开拓着文艺学的研究领域,丰富着文艺学的知识建构。不仅如此,他好像早已经洞察到网络文学的兴起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存在或者文本呈现的问题,而是网络时代的问题。网络时代可以媲美工业革命,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是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势必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甚至转折。它的到来把一切都纳入了数字化的语境之中,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一种必然,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文学的存在方式、文本形态,更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消费方式。传统的文艺学研究在网络时代必然面临着范式转换的问题。虽然老子有训“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六十七章》),然而欧阳友权教授却反其道而行之,勇敢的肩负起了这份重担。今天,当我们还在忧心忡忡的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的时代之间寻找文艺学的理论资源的时候,欧阳友权教授却早已在文艺学领域孕育了累累硕果。这不能不说是由于他对学科发展、时代变迁有着高度的警觉和忧患意识。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中还洋溢着另外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既表现为一种高度的理论关怀,也表现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在聆听到欧阳友权教授为网络文学高唱赞歌的同时,我仿佛也听到了他“知我者谓我心忧”(《诗经·黍离》)的心声。网络时代、图像时代、消费社会等不管如何称呼目前的时代,我们都很明白,当前的文艺研究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困惑,尽管说这也是很大的机遇,但是网络文学冲击传统文学已经势在必行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是传统文学的急剧滑坡,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的日渐兴盛。欧阳友权教授曾在多次采访发言中提出传统文学要与网络文学“抱团取暖”,才能共同推进当前的文学发展。我想这就是一种理论关怀。当然,在这种理论关怀的背后是人文的关怀。网络文学过多的依赖技术、依赖市场势必带来文学性的丧失和人文内涵的匮乏,这就需要有一种人文的精神灌注其中,避免文学过度的被“格式化”或者陷入低俗的恶性循环。正如欧阳友权所说,网络文学就像是文学大家族中的幼苗,需要我们去呵护,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引导,才能使它健康成长。
今天的文艺研究者也应该拥有以上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更敏感地把握住新的理论命题,也才能更好地担负起理论的责任。不一定非要胸怀大志,肩负“天下兴亡”重责,但是至少也不能对一些文艺现象、社会现象熟视无睹,还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怨自艾,找不着北。
《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全书共分为9章,分别为:数字媒介与文艺语境的变迁、数字技术与文艺存在方式、数字化文艺的文本形态、数字媒介下的艺术主体、传媒技术下的艺术生产、数字化文艺的价值重构、数字化时代的文艺消费、数字媒介下的文艺学边界、新媒体文艺反思与建设。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在于从学理上探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对我国当代文艺转型的巨大影响,在揭示文艺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同时建构数字化文艺基本理论。新颖的视角、庞大的结构、完整的体系、宏伟的目标、学理的思辨在作者洋洋4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中并不显得空泛,相反由于作者在研究中融合了传统文艺和数字化文艺、技术探讨和价值构建、文艺生产和文艺消费、理论探讨和文艺现实、宏观分析和微观探讨,以及文学、哲学、美学、传播学、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最终使得建构数字化文艺理论的目标得以圆满实现。
从最早的网络文学研究到现在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可谓是欧阳友权研究一次大的提升,也彰显出其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勃勃雄心。“数字媒介是指以现代数字通讯和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子化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互联网、数码影像、手机通信、电子播放等数字化设备设施。”[1]1相比于“网络媒介”,“数字媒介“更准确,也更全面的定位了当前的文艺传播介质的改变,应该说“数字媒介”才是可以跟“印刷媒介”平起平坐的革命性变化。这是一个数字为王的时代!媒体技术的变迁多方面全方位地影响了当前文艺的发展。文艺的生产、消费以及存在状态、审美思维甚至创作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数字媒介的影响下文艺转型成为必然。
在这一转型大背景中,作者将网络文学、互联网艺术(网络绘画、网络戏剧、网络恶搞、博客文学)、数字影视、手机媒体艺术甚至网络游戏等都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艺也并没有遭到作者排斥,书中曾明确指出传统文艺在借助技术改头换面成为数字化的文艺之后所能赢得的新生和活力。不同的文本形态的涌现背后是技术和艺术的博弈,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文艺也一次次抢占滩头,这不仅是技术推动的单方面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文艺自身的强大生命力。不同的文本形态的涌现也是文艺主体的改变使然。传统的“主客两分”的艺术主体性发展成虚拟现实中的主体间性,艺术创作的交互性、民间性也都使得文艺的面貌得以改变。众多不同文艺文本形态和类型的涌现也带来了文艺消费的改变。传统文艺研究中很少把消费纳入研究领域,论及更多可能是接受或者欣赏。但在《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中,作者明确把文艺消费纳入研究领域并加以界定,可谓一大创新。作者明确指出:文艺消费“不仅包括文艺阅读、欣赏等形式的精神消费,而且包括对其物质性的内涵和价值(如文艺产品的插图、印刷和装帧设计格式、载体形式)的消费,既包含对艺术文本自身的消费,也包含对相关的环境、氛围、设施、服务、品牌、声誉等的消费。”与此同时,作者也睿智地觉察到,当以往的文艺创作变为文艺生产,强调无功利的文艺欣赏变成文艺消费的时候,文艺的价值内涵将变得多么重要。数字化文艺“娱乐至上”、“自娱以娱人”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导致技术对艺术的排挤,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为此,作者借用弗洛姆(E.Fromm)的话指出:“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2]296
《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在依次展开学理思辨的过程中,也不断融合进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既有理论支撑也有文本依据,既有技术分析也有价值分析,既有审美反思也有哲理感悟,使得论述开阔明朗,材料充足,真可谓洋洋大观,体大虑周。融合与建构在书中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多学科、多种视角、多种研究方法融合基础上进行的建构,使之显得更扎实,稳重,可信,值得认同;也使得作者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是对传统文艺研究的超越和发展,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为新媒体文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规范。
正如《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题目所示,数字媒介刚刚兴起,文艺转型正当其时。既为新生,既为转型,必然伴随着不稳定和阵痛。从网络文学出现到现在短短十余年,数字化文艺的面貌却是实实在在的“日新月异”,网络恶搞、博客文学、短信文学接踵而至;现在又刚刚出现微博,相信不久人们就会提出“微博文学”的新名词。欧阳友权教授一直提倡要“切入文学现场,关注媒体变迁”[3]3,可是如此变幻莫测的媒体变迁,理论要如何才能及时关注?更何况,理论本来就落后于实践,现在相对文艺现象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就更容易显出理论的滞后和乏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任何的理论建构既是必要的,但也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然就很容易陷入“各领风骚三五天”的境地。在《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一书中,我们看到欧阳友权教授试图建构的努力卓有成效,更看到了他这种开放性的理论态度。正如欧阳文风教授所评价的,欧阳友权的文学理念“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在新兴的文艺形式日新月异的当下,摒弃传统的文学惯例,建立开放包容的‘大文学观’已经势在必行。”[2]110
从一个方面来说,当新媒体文艺现象洪波涌起,裹挟着传统文艺一路前行,势必对人们心中固有的“文学”观念带来冲击。文学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一定要走远离大众的“高雅路线”?它是不是一定局限于印刷媒介的传播方式?它是不是一定是形象思维而非“比特思维”为人们接受?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我们的“文学”观念保持开放性,与时俱进。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反思“十七年”或者“文革”的文艺理论发展时,不难发现理论封闭或一家独大的危害究竟有多达。独白型的文艺思路和话语如何能产生真正的文艺繁荣?它只会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豪放口号沦为虚设。放眼国外,“形式主义”、“新批评”的文学研究“向内转”的主张,也不过风行一时就成人们诟病的对象,孤立、封闭就是自寻死路。文艺研究虽也不能过度泛化而至没有边界,但永远保持开放的态度却是其永葆生机的一大法宝,毕竟今日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新媒体的兴起,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网络、数字化相比工业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如今我们生存在“地球村”,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全球化的洗礼使得任何国家、民族的生活产生融合,交流、对话成为众理论家的共识。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首先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艺转型。文艺转型也必然是一种全球化的文艺现象。世纪末的“文学终结”的恐慌、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及图像时代的提出,无一不是一种全球性的文艺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开放的眼光来审视文艺现象,在文艺研究中融合中西、汇通古今,吸收不同的理论资源为我所用。理论的生命在于开放,开放的理论才有未来。然而,正如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1923年10月为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所作题词),万里长征,欧阳友权教授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未来的文艺发展势必要求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才能使文艺之树枝繁叶茂。
总之,欧阳友权教授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是对当前文艺研究的困惑的一种回答和对话,对于我们探索当前文艺研究的新出路有着极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在文艺转型的阵痛中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在传统和现代的过渡中要勇于开辟文艺研究新领地,在解构多于建构的理论氛围中要重视理论建构,在全球化、新媒体的大潮中要保持开放的姿态。
[1]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欧阳文风.由网络到新媒体:移动的文艺学边界——评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9).
New Achievements on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e Internet Era——Review on the Book of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in Digital Media Age by Ouyang Youquan
YANG Xiangrong,WANG Yuanbo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China)
The book of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in Digital Media Age by professor Ouyang Youquan and his workteam is filled with introspection and percipience on the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in digital media age,as well as penetrative analyzing to the various literary phenomenon in the new media age.This monograph is profound in theory with an open vision,and has important direct guide significance to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in Digital Media Age;digital media;literary transformation;theory construction
I06
A
1674-117X(2012)04-0157-04
10.3969/j.issn.1674-117X.2012.04.030
2012-02-16
杨向荣(1978-),男,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美学与文化研究;王园波(1987-),男,河南洛阳人,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