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阿普尔比等人早已对寻找历史规律、干瘪地写作史学论文提出批评,历史学家将言说“真”的权力据为己有,同时却将“善”、“美”抛诸脑后。与之相反的是,日渐发达的现代媒体却拾起后者,演绎出并不真实但却比较好看的故事。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年来的景象,完全可以成为这一判断的绝佳证明。
尽管泰坦尼克号的遇难在当时引起不小波澜,但似乎没过多久人们就忘了此事,因为有着不断更新的政治、经济、娱乐信息吸引目光。而出自泰坦尼克号失事幸存者的口述也逐渐演变成传说,并引起猎奇好事者的兴趣。其中当然包括对真相的追寻,但更多地是把泰坦尼克号作为一种符号,文学、商业以及艺术等等因素纷纷投入其中,赢得了更长久的历史生命力。
1985年对泰坦尼克号遗骸的寻找以及1997年卡梅隆导演的电影可谓这个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件。3D《泰坦尼克号》的上映亦再次证明,大众关心娱乐的兴趣远远大于泰坦尼克号本身,但由此否认公众对历史真实的兴趣则未免武断。观众通过电影或者杂志“阅读”泰坦尼克号,当然可以简单地视为一种现代生活的行为,但同时也潜藏着对灾难与浪漫的体验与追逐。而后者,深刻关乎着人性。只是成为符号的泰坦尼克号,似乎更能唤起这种深层次的意识。这就是为何人们明知商业广告的炒作,却依旧顺应其“潮流”的原因;也是为何史学家拜尔写出《泰坦尼克号灾难的文化史》,而非“泰坦尼克号的灾难”的缘由。
长久以来,现代历史学家都以法官的角色裁定他们自身所建构的“历史事实”,而非如侦探一样去了解当事人的经验与处境。而现代媒体的强大力量——比如贵刊上期的专题报道所做的努力——早已开始瓦解历史学家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真理代言人的模样。泰坦尼克号百年图景的最大启示或就在于,对人性本身的追问是如此重要。这也提示着兼顾历史学家与公众传媒的品质的必要性!历史学家是时候走出曲高和寡的时代,写出真实且生动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了。
●黄秋韵历史学者
微博互动
●本刊在新浪的官方微博@vista看天下,即将迎来第100万个粉丝。粉丝数量当然重要,但是和粉丝的互动更为重要(不然买僵尸粉很容易就实现了嘛),所以我们发起了一个#寻找最佳创意“V”手势#的活动。
●4月10日至4月30日,上传带有《vista看天下》杂志+“ V ”形状的图片,即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 一等奖:The new iPad (1名);二等奖:尼维达手表(5名);三等奖:赠阅杂志一年(20名)。
●您只要把本刊与一个“ V ”形状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把图片传上来,就有机会获奖。当然,不一定非要是手势,其他部位也行;也不一定非要是真人秀,其他物体也行;甚至也不必非得是拍照,拿出您的美图秀秀,PS一张,也是可以的——说不定更容易出彩哦。
●发微博时,还请您注意加上#寻找最佳创意“ V ”手势#的标签,并@vista看天下。
如果您擔心我们看不到,可以私信留言——那些悄悄关注本刊的读者们,都来冒个泡吧。
●最后声明:本刊工作人员及亲朋好友可以参与本活动,但不能成为获奖者,请大家监督,如有可疑,欢迎人肉。
●我们在微博,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