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青, 江 力, 孙佳佳, 袁怀波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曹树青, 江 力, 孙佳佳, 袁怀波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文章重点从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科研训练等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用多元化、科学化的研究生教学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的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在国际经济竞争和军事对抗日趋激烈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上的人才竞争体现在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科学技术和具备创新方法理念的人才竞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而推动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必然是全方位、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为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发展,使我国在技术科技竞争中崭露头角,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高深入化的专业教育,应当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一历史重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中,不少项目有研究生参加,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在高校占有相当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通过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来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头性创新或开拓性创新。可见,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国家创新体系具有乘数效应或者说是外溢效应[2]。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3-4]。
现阶段,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生物技术人员大多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相对不强,主要表现在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缺乏独立实验的经验,专业教育体系陈旧,学生基本是照本宣科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做到课程与实验的相统一,另外在课程的结构安排上不够均衡,课程内容安排上硕士与本科生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实践性课程与方法论课程开设较少,不能达到放开学生思路的创新性培养条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环境的全面、深刻的变革[5]。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现多学科渗透、融合十分必要[5-6]。在实践教学、科研工作中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问题[8-9]。合肥工业大学现有植物学专业硕士点,正在申报生物学一级硕士点。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主导产业的今天,如何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科研实践等方面推动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其培养质量,培养具有生命科学坚实的、系统的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观念是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前提[10]。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恰好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略的东西,第一是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想像力;第三是洞察力。也就是说比智力和知识(或成绩)更重要的是兴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再加上发散性思维、领导力和自信心。21世纪,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世界技术的核心,由生物技术引导的世界生产总值正在逐年大幅度增加。21世纪作为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型思维的培养要求我们对以往的传统观念加以变革,将原有的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的单向教学与网络知识、生活经验知识、情感知识及社会的需要相互结合起来,同时在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使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知识的接受、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达到和谐统一和全面地提高。目前大部分研究生还是表现出习惯性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研究生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很多,但很少有对自己的论文课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教授学生从事相关的专业技能,还要特别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在学术上勇于探索和开拓,倡导“理”、“工”结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大胆创新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舞,论文选题上要允许学生不拘泥于现状,尝试具有创新性思维甚至是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工作。总之,要让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渗透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里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问引发了国人的深思。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为核心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内容。
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和研究生“教与学”关系是传统教学培养方式的主要关系。多种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学生开创性思维的发展,对独创性实践方法的鼓励,都与导师对研究生的引导息息相关。同时,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业和生活上的直属领导者,其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肯定之于研究生进行下一步大胆实践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但是,从研究生教学模式看,我们的学生喜欢服从导师,因为中国的大学重知识传授。导师把知识教给学生,任务就完成了。而国外学生对导师来说更具有挑战性,经常会提出奇怪问题,因为国外的好大学,不仅重知识传授,更重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一个学生如果会问问题,可能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一半的答案已经出来了。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中国学生欠缺挑战教授的能力。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说,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百分之百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
创新的前提是创新的意识的形成,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掌握创造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案的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是我国旧文化体系长久以来的一大弊端。对学生个性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轻视导致了现阶段众多学生的唯“理”是从,大家已经习惯于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对已有的学术理念或学术成果采取完全承认与认可的态度。有关书本上知识性的问题,研究生通常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一旦遇到书本上无法直接给予解答的问题,需要另辟蹊径,发挥和创新新的技术和方法时,我们的研究生往往就显的力不从心了。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的不足,对书本知识和权威理念的过于遵从,导致多数人只能以已有的知识来解释问题,忽略了通过新的问题去思考固有知识理念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性,更不曾想过通过尝试新的方法来验证原有知识理念在实践运用中的不足,反映在科学研究中就是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的固步自封、无法创新。
培养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特别要倡导尊重个性,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鼓励研究生挑战导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做更主动地研究者和挑战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者和倾听者。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参与科研,实现教学方式向研究生为主体转变。另一方面,导师应主动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注重教授方法,发掘学生的专长,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自由学习平台。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重点所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必需编辑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并建立综合型课程体系,合理调整专业课与一些实用型的非专业课的课程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前沿知识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的联系和运用,鼓励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广度。以往的研究生培养中,第一学年的时间用于各项课程的学习,在课程学习完成后再进入实验实践阶段。这样往往会造成研究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在选题时会更倾向于选定前面有人重复做过或过于程序化的课题,这就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创新型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应当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践的穿插学习,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学习。如技术基础课融入一些实验技术操作多媒体演示,积极利用网络和现有实验条件开展实验与讨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做到学习与实践的互动与融合,有利于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极大发挥。
在教学手段上要强调互动式讨论。互动式讨论能让学生学会挑战,主动地去立论,挑战彼此、挑战教授、挑战权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提供研究生宽松的创新思维发展空间的同时,有必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或利用开创性思路做出重大成果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以此来提高培养研究生自我创新意识的积极性。鼓励研究生多出成果,多发表论文,对在国家级和SCI刊物上发表论文或专利的学生给予表彰,并按等级或影响因子发放奖金。实践中表明,在以后社会的工作职业需求中,那些在学校期间肯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写作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日后从事的工作中也会具创新性和开拓性[11]。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传统模式下培养的研究生在工程实践能力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和公司对员工实践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在各行业和部门都能受到欢迎。在此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研究生考核机制在要求学生完成必修的学分之外,同时需加强培养个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期间,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的工程项目。以科研和项目中自身完成的任务作为工程实践培养能力的平台,也可据此制定相应的考核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完成学位要求的理论课程与必修学分外,高校和导师也要根据学生能力与研究兴趣,允许研究生与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组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参与不同的项目开发。研究生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课题研究工作,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导师组通过研究生在项目组中的完成任务情况,在不同方面考察每位研究生的能力,也可根据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在学期末考评中,总结每位研究生参与项目的情况和任务的完成量,对其在产业中的实践能力做出考核,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实践压力,让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行动起来,将其转换成动力,促进自身在研究生期间的能力进步。在此期间,导师能根据各个研究生的实际能力,有目的性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专长,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此种“产学”结合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选择。
在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任务的要求下,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更需要将自身的专业技术研究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力争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渗透和沟通,将科技与产业化相结合。在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的情况下,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对学校所培养的对象是否能够短期内快速精确地掌握生产技术、融入工作环境、适应工作所需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创新基地可以是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研究生除了有一名在校导师外,还配有一名基地导师。在基地建设中,高校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一个双赢举措。研究生去创新基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或自己选题进行科学研究,将科研、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研究生从基地学到的一切和反馈给基地的效益都将是巨大的,最终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人们高效做事的客观要求。理工科类的研究生培养中,实验室的条件必不可少,在实验室内部需要营造两种环境——软环境和硬环境。实验室内部的环境,即软环境,应该是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研究生主讲导师每周例行开展一次由学生参与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彼此间交流各自的实验问题和学习心得;高校和导师也要为研究生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创造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合作或交换培养的机会。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即实验室的硬环境,要求整合、开放学校的硬件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是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的重要渠道,要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计划中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二是以科研项目促进实验项目水平的提高,形成实践教学特色;三是注重校内与校外共建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开设实验室“创新天地”,实现时间、空间、内容上向学生的全方面开放,而且要依托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实践。
自古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是支撑研究生教育必须的。据目前科研人员方面的调查,约有70%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有研究生参与。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不仅能为自身提供一定的生活经费上的支持,更能不断地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在研究过程将已有的知识实践化,进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科研活动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各高校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带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导师应带领学生搞科研,要重点指导,鼓励学生放手去做。现在的研究生既要读好圣贤书,也要懂得运用“圣贤书”,更要创新“圣贤书”,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全方面的人才”。在信息化产业如此强劲发展的时代,知识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而迅速传播,交流研究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学校内应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要求理工科研究生必需熟练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查阅并比对当下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文献资料,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中筛选出对自己具有启发意义的有用信息来拓宽自身的研究思维,对自身研究课题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从而不断完善自身课题的研究。学校同时也要引进一批国外先进的教材或图书,提供给学生以便他们及时便捷地查阅,尽快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新的动向。
广泛开展不同院校间研究生的讲座和交流,邀请外校的高水平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指导,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展示场所公开宣传研究生的创新成果,营造出校园的学术创新的文化气息。同时可以引进国外高校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间的学术活动,让我们的研究生充分与外部教育思想和理论接轨,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的同步[12],可大大开拓工科类院校研究生的创新思路。
研究生创新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可以归结到人才供求关系上来,创新型复合人才要求和各个领域里人才需求的结构和层次相适应。而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的研究生教学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合肥工业大学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促进研究生创新水平质的飞跃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生物食品学院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既强化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兴趣、科研能力、团队能力,既提高了各项身心素质,又在实现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加速提升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及强化了创新思想的开创。生物学院学生近几年的毕业就业率以及学生对就业状况的满意程度正在逐年增高。学校力求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做到发挥导师的指导带动作用,同时鼓励和发掘学生各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前沿专题教学、社会教学和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的工科院校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力争加大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及社会产业的相融合。
[1]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2010-07-29)[2010-05-02].http://www.gov.cn.
[2]袁文霞,朱 红,李军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18-19.
[3]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34-37.
[4]高 红.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136-138.
[5]秦俊武.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8,(12):28-29.
[6]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40-43.
[7]张开鹏.研究生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6,(2):46-48.
[8]葛莲英,罗小玲.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5):76-78.
[9]瞿海东.创新能力与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58-59.
[10]王彩玲.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0,(9):84-85.
[11]何尊沛,吴佩林.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01,(2):9-13.
[12]刘云清.论研究生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J].深圳大学学报,2007,(3):149-151.
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Graduates'Innovative Ability in Engineering Colleges—Tak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CAO Shu-qing, JIANG Li, SUN Jia-jia, YUAN Huai-bo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is the core of graduate education.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ltivation of biological graduates'innovative ability from aspects such as creative thinking,training mode,teaching metho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ngineering colleges should cultivate innovation-oriented biological graduates through applying diversified scientific teaching system.
graduate;innovative ability;creative thinking;training mode
G644
A
1008-3634(2012)01-0123-05
2010-05-10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YJG2009X01)
曹树青(1966-),男,安徽池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蒋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