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贤
论晚清皇族的改革意识
王国贤
自《北京条约》以后,以奕为首的地主开明派逐渐改变了对西方列强的看法。奕的改革意识经历了一个从练兵到制器,最后到人才培养的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进化过程。为了保证改革实践能够顺利进行,他们对内追求自强,对外力保和局,争取改革自强以求御辱。奕的改革意识的形成和实践在客观上是符合中国近代化趋势,顺应历史潮流的。
奕;改革意识;自强
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外忧内患,至今已极,譬如木腐虫生”。[1]面对这样一种严酷的形势,晚清皇族中以奕为代表的开明一派逐认识到改革自强才是根本的御辱之道。1861年,奕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提出了“探源之策,在于自强”。[2]在晚清皇族中,奕可以说是自强的首倡者。
1.对内部改革的实践。
对内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首先是引进西方的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并效仿西方进行军事训练。奕鉴于八旗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过程中的不堪一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溃败,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6]意欲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训练新式军队。为了防御外侵,保卫京师,便把练兵的重点首先放在了训练京兵上。由于这是奕倡导练兵的最初尝试,所以对练兵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挑选精壮步马,留其骁勇,去其老弱,务令足数……专司训练,精益求精”,[7]可见奕对于训练新军抱有极高的期望。在训练京兵之后,他又开始以天津为试点,倡导沿海口岸练兵,其目的也十分明确:“系为学习技艺并兼固海防起见。”[8]此次练兵不同于训练京兵,是请外国武官以西法训练中国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其次是发展军事工业。练兵之初所用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由外国赠送或者从外国购买,导致练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同治元年,奕为防止海盗扰乱边疆和早日剿灭太平天国,拟定购买外洋船炮来装备中国水军,并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后来阿斯本兵轮案的发生激发了奕设厂自制的决心,他说:“查乎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9]于是他积极支持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开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张之洞的汉阳枪炮厂,李鸿章的上海机器制造局等。尤其是对李鸿章的上海机器制造局,奕给与了相当高的评价:“抚臣李鸿章不惜重赀,购求洋匠,设局派人学制,源源济用各营,得此利器,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无有过于是也。”[10]当他得知该局各种枪支火炮均能制造时,欢欣鼓舞,便立即从京机营中选派了四十名心灵手巧的兵丁,前往江苏学习制器之法,并在学成后推广到全国。虽然该局所生产的枪炮对农民起义产生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在作为统治者的奕看来“外忧与内患相倚伏,贼势强,则外国轻视中国,而狎辱之心起;贼势衰,则中国控制外国,而帖服之心坚”,[11]“内患除则外侮自泯”。[12]“如逆匪一日不平,非独地方不能完善。即欲制御外侮,亦属力有不逮”。[13]客观来看,这些军事工业的开办为近代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革新外交。
首先,“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事”。[27]自《北京条约》签订起,恭亲王奕就开始和外国侵略者进行密切的接触。在这一过程中,侵略者为了保证他们的在华利益,一改往日的凶恶嘴脸,对清政府采取了“温和协调”的态度,“自换约之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似与前代之事稍异”。[28]列强退出京津地区之后,还“热心”的送枪送炮,帮助清政府镇压内乱,使“恭亲王……与外人折冲数月,对英法之如约退兵,已感夷人并非全无信义,观念为之一变。”[29]“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的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30]同时列强“必须中国以邻邦相待,不愿以属国自居,内则志在通商,外则力争体面”。[31]基于这种认识,奕认为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要改变过去“专意用剿”的方针,而改“以信义笼络”来“驯服其性”,以保持同外国侵略者的和好局面。这样,相对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来说,外国侵略者就并非清王朝的首要敌人了。据此,奕在《统筹夷务全局折》中指出:“就今日之事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进而提出了“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32]的方针。镇压国内农民起义被放在了第一位,对西方列强暂行“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33]在确定了这方针后,1861年11月,奕、文祥联名向咸丰帝建议“籍夷兵之力驱除逆贼,则我之元气恢复。而彼胜则不免折损,败则足以消气桀骜之气”。[34]“借师助剿”不仅使清政府可以更快地消除内乱,也有利于清政府保存实力。奕还认为“若抚驭得宜,不但不虑其为害,转可以为我所用”。[35]但是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奕发现列强之所以纷纷乐于助剿“似深为中国设筹,其实不过阴为保护各口买卖起见”,[36]所以“借师助剿”也并非上策。“只可假教练之名,阴习其法,不可将攻剿之权,全授于人……总以力图自强为主。”[37]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奕不管是权宜和好,还是借师助剿,都是为了改革以求自强这一长远目的。
其次,创办近代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如约撤兵,使奕认为他们要求“以邻邦相待,不愿以属国自居”,需要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来处理对外事务。加之“战后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于是“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38]由此可见总理衙门是适应对外开放和内部改革的新形势需要的产物。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中央领导机构,其设立的根本目的便是要自强。奕在奏请成立总理衙门时就明确说“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39]另外一个重要的设置便是北洋通商大臣了。在签订《北京条约》之前,对外开放的只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设五口钦差大臣专门负责五口通商事务。但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现新定条约,北则奉天之牛庄;南则广东之粤海……地方辽阔,南北相去七八千里。仍令其归五口钦差大臣办理,不独呼应不灵,各国亦不愿从。”[40]根据这一情况,奕提出 “南北口岸请分设大臣以期易顾也”。[41]新的近代外交机构的改革是我国外交领域的划时代变革,对近代化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之设置,语言文字之学习,商情新闻之咨报,皆为维新事业之权舆”。[42]
从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再到开设学校培养洋务人才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奕的这些主张和措施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这对培养新的科学技术人才,改变人民观念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抵御外侮是奕改革意识和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为此,他对西方侵略者暂时采取“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政策,但并不因此而对西方侵略者放松警惕,他说:“今该夷虽非吴、蜀与国之比,而为仇敌则事势相同,此次夷情猖獗,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声愤恨,臣等粗知义理,岂忘国家之大计。”[47]所以改革求自强最终是为了抵御外侮这一根本目的,加上“洋人之向背,莫不以中国之强弱为衡……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否则我无可恃,恐难保无轻我之心。”[48]所以奕这种“能战能守而后能和”的想法在当时也是一种权宜之计。
[1][2][6][21][22][23][24][27][29][38][39][40][41][42]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35-665.
[4][30](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8:462-533.
[5][11][12][28][32][33][34][48]贾祯,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79标点版:2674-2913.
[13][31]贾祯,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标点版:2582-2608.
[7][47]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64[M].北京:中华书局,1990:18.
[8]李书源.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9[M].北京:中华书局,1990:18.
[9][14][17]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46[M].1930年影印故宫博物院用抄本:1-4.
[10]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M].北京:中华书局,1990:1.
[15][16] 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6[M].北京:中华书局,1990:3-4.
[18][26]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46.
[25] 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5[M].北京:中华书局,1990:32.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35][36][37] 李书源.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M].北京:中华书局,1990:1-4.
[19][20]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洋务运动(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43][44][45][46]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卷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0-242.
ClassNo.:K2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theAwarenessofReformofRoyaltyintheLateQingDynastyinChina
Wang Guoxian
After the Peking Treaty was signed,some royalties represented by YiXin change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western countries . YiXin's awareness of reform had undergone a turning from focus on training the army to manufacturing weapons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reform goes smoothly, they sought self-improvement inside and strove for the peace outside. In a word, YiXin's reform is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modernization and goes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tide.
YiXin; Awareness of reform ; Self-improvement
王国贤,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1672-6758(2012)02-0131-3
K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