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流通创新对于流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匮乏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汪旭晖教授的专著《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立足于流通研究前沿,反映了流通创新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突围,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思路。纵观全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结构缜密,逻辑性强。该书结构设计缜密,逻辑次序井然,遵循“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探讨”的研究思路,对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影响因素、路径模式、政策支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学术研究规范性的高度把握。
2.理论创新明显。该书首次提出了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动态系统的理念,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忽视系统过程,而单独对其中某个创新维度进行研究的不足;首次运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了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这不仅弥补了传统流通服务业研究缺乏规范实证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于深入挖掘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探索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以及充分利用FDI溢出效应提升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专著还关注了流通服务业的政策创新,系统而全面地对零售服务业、批发服务业、物流服务业、餐饮服务业政策创新的要点进行了梳理,这对于构建有效的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以促进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书中很多研究观点及结论具有较大理论贡献,充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到的研究思路。例如:书中强调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中各个创新主体要相互联结、通力合作,要选择合适的自主创新手段,创新子系统之间要相互结合、协调发展;区域零售竞争程度、区域外资零售发达程度、企业规模、企业学习能力、企业渠道关系会对零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经济水平、区域科技水平以及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对零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FDI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人力资源流动效应,会在企业社会网络的促使下,在本土流通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下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本土流通企业的自主创新;本土流通企业可以通过体验价值创新、破坏性创新来超越外资竞争对手。这些研究发现或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突破和创新价值。
3.研究方法规范。该书综合运用了演绎推理、系统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二手资料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对中国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进行研究。很多研究内容都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来重新审视理论假说,可信度高且科学性强。
4.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该书提出的针对流通服务业以及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四个子行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而且对于各类流通企业制定经营战略与策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该专著从全局出发,运用多个维度探讨现代流通服务业及各个子行业的自主创新问题,系统而全面地搭建起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框架体系,是流通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相信该专著必将引发理论界与实业界对流通创新的高度关注,也将带动更多该领域创新性成果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