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媛英,胡明华,林宝妹,毛建芬
(台州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
马尾位于脊髓圆锥节段以下的椎管内,受损伤可能致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临床表现为下腰痛、坐骨神经痛、马鞍区和会阴部感觉减退或缺失、直肠张力下降、性功能障碍和踝、膝或球海绵体反射缺失,以及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1]。椎管内麻醉是CES病因之一,剖宫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并发CES时有发生。临床发现剖宫产术后并发CES患者尿路感染率高,本院神经内科导管伤口感染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现将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住剖宫产术后CES患者7例,年龄22~34岁,平均26.2岁;小学1例,初中4例,≥高中2例;7例患者均存在会阴部感觉减退、单侧下肢麻木乏力、尿潴留、大便失禁等症状;均予留置导尿。6例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尿路感染,首次尿路感染发生于留置导尿后3~9d,表现为下腹部不适、溢尿、引流袋内尿液呈血性及可见絮状物,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培养大肠杆菌生长4例、葡萄球菌2例;2例发生尿路感染1次,3例发生2次,1例发生4次;2例在感染消失后改用间歇性导尿[2],4例经健康指导、规范会阴消毒、膀胱功能训练后未再出现尿路感染。
2.1 尿道口不洁 剖宫产后3周处于恶露期,血性排出物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加上CES患者往往伴随大便失禁,排泄物易沿管道逆行发生尿路感染。本组7例患者大便失禁,其中2例大便失禁次数多、无规律且为稀便,护士每次查看会阴部时发现大便污染导尿管及会阴部皮肤,因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尿路感染的危害、造成尿路感染的因素并告知保持尿道口周围清洁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避免进食引起腹泻及胀气的食物,做到饮食量适宜;稀水便期间使用肛管置入引流大便,按护理常规做好肛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以免反复污染、粪液浸渍致肛周皮肤湿疹及皮肤破溃;恶露多时增加更换护贴和清洁的次数,保持尿道口清洁。
2.2 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泌尿道置管与泌尿道感染有密切关系[2,3],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也是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4]。无菌性间歇导尿术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被公认为是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5],同时,早期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可协助患者尽早建立自律性膀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本组患者因CES致神经功能的损伤恢复慢,部分患者终身不能恢复,必须依赖导尿完成排尿,故留置导尿时间一般较长,其中1例未发生尿路感染,其导尿管留置时间5d,是最早恢复膀胱功能的患者;2例患者尿路感染后采取间歇导尿方式,未再发生尿路感染;3例在使用抗菌药及更换导尿管1周后再次发生感染;1例患者1.5月内发生4次感染。根据患者情况,6例患者留置导尿后1~2周内给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1月后,2例因积极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恢复了自主性排尿,2例会阴部无感觉范围明显缩小并能感觉到尿意,2例患者由于自主膀胱功能训练依从性差,只采用定时夹闭尿管方法,会阴部感觉及尿意无明显变化。
2.3 患者对相关知识认知差 由于我国的风俗习惯产后1月内大部分时间以卧床休息为主,大部分产妇不会选择淋浴及局部喷头冲洗会阴,尤其是剖宫产后带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往往选择局部擦洗,且擦洗方法不正确,导致二次污染;部分患者认为留置导尿不能自解小便且不哺乳应该尽量少喝水,担心多进流质可增加乳汁不利于退奶,从而易发生尿路感染。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认知误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多饮水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要求患者每天饮水量在1 500~2 000ml,白天匀速喝水,晚上9点后不再喝水,使膀胱充盈及空虚有规律且不影响休息;指导患者使用喷头或水壶冲洗会阴,选择柔软易吸水毛巾擦干,毛巾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再曝晒晾干;讲解早期活动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子宫复旧的作用,要求患者每天在家属陪伴下下床活动3次以上,活动总时间>2h,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本组7例患者经指导后均掌握会阴清洁方法。
剖宫产术后并发CES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常高于其他患者,与尿道口不洁、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对相关知识认知差等因素有关。做好患者会阴护理,留置导尿期间早期实施膀胱功能训练、进行间歇性导尿指导,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1]谭俊铭,史建刚,贾连顺,等.马尾综合征的病因学[J].颈腰痛杂志,2009,30(6):534-537.
[2]施雁,毛雅芬,戴慧珊,等.应用6Sigma降低留置导尿伴随性感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15-517.
[3]陈红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76-1278.
[4]赵晓利,刘建芳,徐土珍,等.尿道冲洗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0,9(7):555-557.
[5]刘承梅.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06,15(12):1426.
[6]黄崇平.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