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护理

2012-04-08 13:32李芬芳杨连香孙惠萍陈淑萍
护理与康复 2012年5期
关键词:助行器股骨头髋关节

李芬芳,杨连香,孙惠萍,陈淑萍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指糖尿病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1]。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以椎体骨折、髋部骨折和腕部骨折最常见,而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危害最重、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骨折,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其优点是减轻骨折疼痛,能早期起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恢复自理能力,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48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现将围手术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6岁;糖尿病病程5~35年;骨密度测试显示不同程度降低;均为跌倒致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25例,Ⅳ型19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1.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3~7d能在助行器保护下行走,平均住院日16.5d。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血糖控制在较理想范围,检测空腹血糖4.3~8.5mmol/L、餐后2h血糖5.1~11.9mmol/L;未发生人工股骨头脱位及感染,3个月后均弃助行器行走,无跌倒事件发生。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骨折后,担心无法手

术、预后差,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与患者多沟通,给予心理指导,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手术目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效果等,消除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2.1.2 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4次/d,分别为早餐前及三餐后2h;对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加强糖尿病饮食宣教,营养科制定可行的饮食计划,控制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内、餐后2h血糖在10.0mmol/L以内才可进行手术。

2.1.3 术前指导 训练患者床上排便,教会患者做呼吸操、扩胸运动及利用牵引床进行翻身及引体向上;发放疼痛教育卡,宣教疼痛相关知识,并给予有效止痛,保证睡眠;向患者讲明,一般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3~7d,可在助行器协助下下床活动,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h,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抬高15°,保持外展中立位;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部位出血情况,继续监测血糖;保持引流管通畅。

2.2.2 疼痛护理 术后,由于创伤大,局部出现淤血、肿胀,导致疼痛;早期功能锻炼,在运动时会感觉疼痛。采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2]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早期疼痛干预,按时、按需给药,实施个体化、多方式的超前镇痛方案。术后3d内按医嘱给予凯纷(氟比洛芬脂)50mg静脉注射2次/d、塞来昔布胶囊1片口服2次/d,在康复训练前30min给予止痛药,对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哌替啶75~100mg肌内注射,同时采用暗示、想象、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法引导患者放松及分散注意力。本组轻度疼痛29例、中度疼痛14例、重度疼痛1例,镇痛后疼痛均减轻,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2.3 并发症预防护理

2.2.3.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DVT是下肢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下肢肿痛、循环障碍,影响功能恢复,严重者致肺栓塞死亡[3],尤为老年患者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更易发生DVT。向患者讲解DVT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进行饮食指导;有文献报道[4],下肢DVT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因此避免在下肢穿刺输液;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及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主动、被动运动;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对术后24h缺乏主动运动患者,采用人力挤压腓肠肌[5],达到预防DVT目的。本组未发生DVT。

2.2.3.2 人工股骨头脱位 糖尿病患者髋关节骨密度下降明显,髋关节周围肌力减退,易发生人工股骨头脱位。指导患者术后3个月内,禁忌患肢内旋、内收中线和屈髋超过90°等动作;向患者反复强调以下注意点:侧卧时双膝之间放一个枕头,坐在床上时身体不能前弯拉棉被,坐位时脚不能交叉,不能坐低的椅子,坐位站起时不能向前弯腰,站立时脚尖不能向内、身体不能过度前弯。本组无1例发生人工股骨头脱位。

2.2.3.3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防止术后感染尤为重要。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后6h半卧位坐起,利用牵引床进行引体向上及扩胸运动,做呼吸操;预防泌尿系感染:术后患者尽量自行排尿,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规范实施留置导尿护理,告知患者每天饮水1 500~2 000ml,视情尽早拔除导尿管;预防压疮:利用牵引床进行翻身,保持床单整洁、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动作;预防人工股骨头假体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液逆流,拔管及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本组3例患者因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未达到饮水量,且导尿管留置时间超过5d,出现尿路感染,行膀胱冲洗后感染控制并拔除导尿管。

2.2.4 功能训练

2.2.4.1 手术当天 术后6h生命体征稳定,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即可进行踝泵练习。

2.2.4.2 术后第1天 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练习,保持收缩5s然后放松5s,重复进行,15~20min/次,2~3次/d。

2.2.4.3 术后第2天 继续以上运动的基础上,增加髋关节、膝关节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可使用CPM 机进行被动练习,2次/d,30min/次,角度和速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调节;患者在无阻力情况下进行髋关节、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2~3次/d,15~20min/次。

2.2.4.4 术后第3~7天 继续进行上述运动,同时增加位置转移训练和步行训练。位置转移训练:由仰卧位至坐位,患者利用上肢和健侧下肢将患肢移近床边,先将患肢放下,再坐起,尽量减少髋关节屈曲角度(术后早期髋关节屈曲度一般控制在60°以内);由坐位到站立,先将助行器放于床边,患者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双手握住助行器,患侧下肢着地,将身体重心放于健侧肢体上,双手握住助行器保持平衡;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步行训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一般3~7d下床活动,患者适应站立后,即在助行器辅助下开始负重步行,早期负重运动有利于软组织生长,促进肌肉功能的全面恢复,本组48例均在术后3~7d在助行器辅助下负重步行训练。

2.2.4.5 术后第8天至出院后 继续上述运动,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活动度和训练时间,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本组患者15~21d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2.5 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重视防跌倒的宣传教育,告知在髋关节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壮及活动度前,借助他人或助行器协助步行,直到能保持平衡并有足够力量才能独立行走,独立行走时注意防跌倒,以免再次骨折;让患者学会使用食品交换法建立合理饮食结构,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控制含糖多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以有利于钙的吸收,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有鱼肝油、虾皮等;戒烟,避免酗酒,少喝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等,向患者说明烟中含有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出,酒能干扰维生素代谢和加速钙的排出;教会患者自己监测血糖和准确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适当进行室外活动,阳光中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治疗药物有维生素D及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等[6],对需要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合理用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并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3 小 结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常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较好。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术后做好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重视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提高手术成功率。

[1]朱文卓,宋滇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B):97.

[2]郭向丽,赵继军.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12):8-10.

[3]邱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4]蔡平,李群.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2(21):245-246.

[5]金巧玲.人力挤压腓肠肌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7(10):731-732.

[6]陈昌贵,张涛,施小燕等.浅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诊治及健康教育.中国全科医学,2005,5(8):397.

猜你喜欢
助行器股骨头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助行器 您真的会用吗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老年助行器质量安全消费警示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老年助行器质量安全消费警示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