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疫病防控知识(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

2012-04-08 12:38:27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10007郑文成
湖南农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死猪耳病活疫苗

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10007)郑文成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子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一、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的惟一发病对象,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其中以保育猪和小猪最为易感,死亡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的流行。2006年6月以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省区的猪“高热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高致病性蓝耳病。

二、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至41℃以上;厌食或不食;耳部、口鼻部、后躯及股内侧皮肤发红、瘀血、出血斑、丘疹;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部分猪呈顽固性腹泻。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三、病理变化

肺部出血、瘀血或灶性暗红色实变为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他器官可表现不一致的变化,主要有: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另可见心衰、心肌出血、坏死;淋巴结出血;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四、常规预防

1.严格检疫 要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子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一定要隔离饲养14天以上,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散养的猪要实行圈养。

3.严格消毒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复合醛类等消毒剂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农村散养户的猪栏圈舍可使用新鲜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发现病猪要报告 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

5.严格处置病死猪 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进行深埋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焚烧处理。

五、免疫接种

临床应用实验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对预防该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商品猪使用活疫苗于断奶前后初免,4个月后再免疫1次;种母猪于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断奶前后初免,以后每隔4个月~6个月加强免疫1次。

发病地区,建议在首次免疫后或紧急免疫后21天~28天进行1次加强免疫。在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其他疫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病的预防工作,预防猪瘟最好选用单联苗,每头猪四五头份,规模猪场最好使用脾淋组织苗。建议规模化猪场加强猪群免疫抗体的监测,抗体水平较低时应及时补免。 (续完)

猜你喜欢
病死猪耳病活疫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51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