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学云,公海燕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电影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现状解析
阮学云,公海燕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电影创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改编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但电影改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深思。文章阐述中国古典文学电影改编现状与改编优势、分析电影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随意”状态,提出莫使改编之路“变味”的观点。
中国古典文学;电影;改编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文化产业现在已经站上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位置,其迅猛之势,不容小觑,而其中电影产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电影行业借助文化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电影全产业链整合趋势加速,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预计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形势一片大好,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在种种喜讯背后,中国电影的产业形态仍旧有各种问题存在。只有国产片四分之一数目的引进片却分得了近半票房,这个中国电影业的大泡泡似乎并不如看到得那样漂亮。
纵观中国近年来的电影发展,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许多失败的影片是源于低质量的剧本,一些优秀影片的遗憾处常常来自剧本先天的弱点。显然,电影进入市场后,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对于高质量电影剧本的要求也日趋严峻。随着市场化的利益需求,国产片制作周期一再压缩,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影剧本的创作,创作人员的急功近利,导致制作水准的整体下降,更有甚者是边拍边写剧本。剧本相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剧本的高要求就直接导致了对编剧的高要求,而创作一个优秀的剧本是很费时费力的,并且优秀编剧人才更是稀缺[1]。为了改变此种现状,许多电影工作者将剧本的来源,对准中国古典文学,并且其中大部分影片的票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赤壁》、《画皮》、《赵氏孤儿》、《倩女幽魂》,这些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的影片,票房皆取得了过亿的成绩,于是新一轮的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浪潮袭来,《画壁》、《白蛇传说》则是再次举起了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大旗,而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热潮似乎是有增无减。
从电影诞生之初,具有叙事能力之时,文学作品就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源泉,改编则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1902年法国人梅里爱著名的影片《月球环游记》,就是由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维尔斯的小说《第一次到达月球上的人》改编而成[2]。从那时起,文学作品便不断给予电影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电影亦可以引发文学热潮,这样,文学与电影相互影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源泉,中国电影的枝繁叶茂也必然可以更加迅速。由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电影有着以下两点优势。
第一,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记录。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改编,无疑是传承中国文化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同样,也有利于传承古代的优秀精神文化。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指出:“人认识过去,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际上,社会的每一个人对古代都有一定的兴趣。许多人对演义和这一类的戏都感兴趣,即是说明。”[3]作为人们了解过去的一种方式,古典文学作品相对于历史著作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由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观众中会有一种由过去来“认识自我”的认同。
第二,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对于电影改编来说,中国古典文学是一座矿场,等待着电影工作者们的开采与挖掘。
当前,对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电影出现了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颇受好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电影已经登堂入室,众多电影工作者对电影改编是轻车熟路。相反,在商业利益的推动及整体的电影环境中,中国的改编电影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社会中,有些人根本没读过原著,而在他们心目中更愿意相信影视剧,而不相信原著。电影的“随意”改编现状,已经使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失去原有的艺术价值,给人造成误解。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电影创作者只是追求传奇性和趣味性,甚至是低级趣味,放弃原有的文化批判精神和精英精神。商业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特性,电影是一种艺术,同时也作为一种商品。它通过进入流通渠道,以一定的票房价值来换取观众的参与与肯定,才能实现自己作为艺术的本性。如果电影工作者盲目地以追求票房为目的,就很容易在改编的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和为激发观众兴趣,而不重视内涵的坚守和挖掘。所以,在向电影中注入商业元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突破其商业性。这就对编剧等电影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将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商业利益结合起来,而非一味追求商业价值,放弃了对艺术的探索。
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视觉奇观带来的冲击力,是文学作品永远无法达到的[4]。虽然视觉奇观可以让人身心愉悦,但是光靠高科技,却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艺术效果的手段。依靠高科技,高超的武打技术及豪华的演员阵容来吸引观众。在2008版电影《画皮》中,导演称“新《画皮》主打东方新魔幻”,电影中除了大漠等精美场景的选取、华丽的武打场面以及小唯撕下人皮等惊悚场面以外,并不是像导演所说的是“东方新魔幻”。由此观之,导演对电影所进行的定位,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已。而《画皮》更是集中了陈坤、周迅、赵薇、甄子丹、孙俪等一线明星,但是,孙俪、甄子丹的角色却是单调的,甚至只是起了辅助电影情节的作用。
当前,部分改编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中,只是用了古典文学的名字甚至是书中的人名,内容已经完全走样。2008版的《画皮》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电影《画皮》只是借小说“画皮”之题,另起炉灶虚构出一个与原著几乎没有关系的故事。改编后的影片主要是以6个人物的4组三角爱情和2组除妖关系为主,讲的是婚姻爱情故事[5]。就连原著中的那个女鬼,在电影中也成为了一只狐妖,在电影改编中,众多的编剧似乎是对狐妖有着浓厚的喜好,2011年版的《倩女幽魂》中,原本是女鬼的小倩,也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狐妖。
虽然许多由文学改编的电影作品并无太大瑕疵,但还是受到了批判与不解。因为电影改编与文学作品既有关联又有不同,所以,许多观众在看过原著后,就会以自己早已经形成的观念来理解与看待电影。于是,在缺乏相应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电影观众很容易对电影与原著的不同产生不满。而作为观众,也应当理解改编电影与文学原著的不同。以下原因基本可以解释这两者的不同。
1)电影是直观的艺术,用镜头和语言来呈现形象。这样的直观,不仅是电影再现了书中的场景,还是电影将书中塑造的人物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示给观众,这样,观众就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角色的种种。而文学则是用这语言来为大家呈现一种场景,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自己获得人物的形象。这样,读者就有很大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断定角色的一切。因而,这种乐趣,则是电影无法给予的。
2)文学和电影都被认为是叙事艺术,但是,在完成过程中,媒介的符号是不同的。文学可以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电影也可以采用蒙太奇手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电影只能是“可视听的媒介体在时空真切地运动中的组织规律”来表现。这样,与电影整体叙事无关的比喻,就会破坏影片本身的完整。
3)从文学作品的产生来讲,文学作品是作家个人的产物,因而,作家有着高度的创作自由。但是在电影创作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合作的历史也就是妥协的历史,而妥协则意味着艺术性的不充分。”所以,在高度自由的创作环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在“妥协”的环境下改编的电影,必定会与原本的文本有所差异。
中国古典文学电影改变之路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既要形成自家见解,同时也应避免相应的问题。无论是从总体的改编方法还是具体的操作手段,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改编,既要有所依凭,也要避免一些已经出现的问题。
我国理论界最早对电影改编进行系统阐述的当属夏衍,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改编,尤其是文学名著的改编要忠于原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对改编电影的评价不应该只是看是否忠实于原著。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独特的、表意的语言符号系统。因而,改编电影相较于原著的最显而易见的差异莫过于媒介的差异了。就文学与电影来说,前者以文字为媒介,后者则以画与声音组合而成的镜头为媒介。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语系替换已有的文本样式,改动似乎不可避免[6]。忠实于原著,并不是就要求原封不动地将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所传递的信息,所隐含的思想转化为语音和画面的再现。
2009 年新版的《花木兰》或许是想刻意出新,将具有“现代性”意味很强的反战主题植入故事之中,而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都淡化了。尽管影片也表现了木兰对父亲的孝顺、对国家的忠诚,但更多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7]。这样不但不能很好地表现和突出主题,反而淡化和扭曲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道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这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并没有起到充实原著内涵的效果。
注意题材的选择,因为时代的差异,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观念可能是封建的、落后的,因而,这就要求编剧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恰如其分地古为今用,并非易事。编剧要对古典名著有深入的了解,有敏锐的辨别力,对缤纷的古典文学进行取舍,而非全盘借用,如果认为但凡是古典文学中拿来,进行一下包装就搬上荧屏便可以成功的,实是不明之举。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复仇主题,更多的是人性的思考,如果将元杂剧中的“为了复仇而存在,为了复仇而复仇”的观念搬上荧屏,在今天看来,赵氏孤儿的行为与屠岸贾并无二异。要做到适应性,整体性,艺术性达到较高的水平,那么,这样的改编就是成功的。在近几年的改编电影中,《赵氏孤儿》是相对较为成功的,陈凯歌的《赵氏孤儿》是以纪君祥的元杂剧为底本,虽然如此,但无论是从主题方面、情节方面还是人物设置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陈凯歌将程婴等人从圣人的神坛上拉了下来,程婴等人不再是忠义的圣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陈凯歌导演向来以影片中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深邃的哲理思辨著称,在《赵氏孤儿》中他也试图进行一次人性上的重构。这种对英雄性的消解,试图创造的是一种更加人性或者说更加世俗的人性阐释。这种力图使历史故事平民化,普世化的叙事视野和内在情怀实属当下中国电影中较为缺乏的,是极为可贵的[8]。哪怕有了如此之大的变动与不同,但是《赵氏孤儿》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尤其是在《阿凡达》《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盗梦空间》等众多优秀影片涌现的2010年,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陈凯歌的改编,与原著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他却表达了更加深厚的主旨,因而,这也是成功的改编。
立足于现时,将真正的人性的善与美融入其中,将时代的精神融入其中。这就要求编剧深谙艺术创作的规律、商业运作规律以及观众需求。要有较高的水平,有着理性的思考,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有足够丰富的阅历可以作为自己进行再创作的根基,而编剧对世人也应当怀有温情的关怀,意识到自己的改编,不仅仅是一次改变,其改编的作品,要使观众有所启迪,有所警醒的,更会带领观众走完身临其境的情感历程。
编剧与导演不仅对所要改编的古典文学有所了解,对中国古代文化也应有相应的了解,在电影改编与拍摄过程中,避免出现低级的错误。尤其是电影语言,在《赤壁》中,当诸葛亮准备去连刘抗曹时,刘备端起一碗米饭给诸葛亮并且说:“多吃点,去东吴路途遥远,需要体力。”或许导演是想表现刘备的仁人之心,但是,这样直白的语言,却在电影中起了反作用。因而,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不可对语言及各种细节掉以轻心,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来进行,以严格的标准来面对作品的改编。
在改编的过程中,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导演及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必然会依据个人的经历、个人艺术见解对文学作品做出一种个性的“阐述”。所以,在改编中,创作人员可以进行再创作,这种再创作不是随心所欲的,这样的再创作应当有着不同于原著,但又超出原著精神的闪光点。如果只是为了展现个人的见地而不顾实际情况地进行一些桥段的添加,那么,也只会是让观众感到电影是杂乱无序的。
由于中国的电影投资与制作部门没有完全做到专业化,基本上都是与电视制作的杂交部门,因而,在电影制作时,会习惯性地按照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去要求电影剧本的创作[9]。所以,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当电影观众在影院观影时,他们和劳累了一天后坐在沙发中看电视剧的观众是不同的,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还有可以触发他们思维的情节或者是人物,而人物经历最好是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但这并不说明电影剧本创作者要将那些常用的“催泪弹”——失忆、残疾、破产、被遗弃等桥段进行再现。
文学与电影是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是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无论是经过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至今仍然焕发着光彩的古典文学还是运用种种高科技的电影,二者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才可以有成功的改编,因为不同,所以彼此不会被取代。古典文学无疑是电影改编中的一座宝库,但是如何才能在这座宝库中淘到真金、美玉,这就要看编剧们的“功底”如何,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怎样的理念、观点。当然,在如今的电影创作以及市场环境中,一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编剧或者导演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改编之路是漫长的。怎样创作出有特色的改编电影,怎样创作出经典的改编电影,这依旧需要电影工作者们不断探索。
[1]陈鸿秀.论文学给予影视的“营养”[J].青海社会科学,2008(5):93-97.
[2]盛暑寒.电影改编中的若干问题[J].电影文学,2007(8):5-6.
[3]李学勤.李学勤说先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
[4]李军.《让子弹飞》: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电影改编的典型文本[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4):9-14.
[5]李茂叶.借题与发挥——谈08版电影《画皮》的改编[J].聊斋戏曲影视研究,2009(4):107-118.
[6]张琼.关于电影改编忠实性原则的思考[J].电影文学,2011(13):13-15.
[7]周仲谋.悲情有余豪气不足――论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的改编[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4):80-83.
[8]刘玄.论《赵氏孤儿》人性重构的得与失[J].电影文学,2011(14):96-97.
[9]王彩练.蹩脚的故事讲述着——中国商业电影剧本的创作误区之一[J].当代文坛,2008(2):153-154.
Status Quo of theAdap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to Movies
Ruan Xueyun,Gong hai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Adap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to movi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social hot spots.However,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adapting process give us much for thought.The paper elaboratest status quo and advantages of its adaptation.The state of“randomness”in the adapting process is analyzed.The viewpoint of never disobey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proposed.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movie;status quo of adaptation
I106.35
A
1005-0523(2012)03-0116-05
2011-11-24
阮学云(197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book=120,ebook=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