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持人:吴光正
(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专题讨论)
特约主持人:吴光正①
(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主持人语:中国宗教文学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个不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宗教与文学”这个层面上,中国宗教文学自身的演变轨迹和本质特征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中国宗教文学文献的整理甚至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其中固然有社会、政治、文化、文学等层面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宗教文学研究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理论话语,甚至连“宗教文学”、“佛教文学”、“道教文学”、“中国基督教文学”、“中国伊斯兰教文学”这样的基本概念都没有讨论、界定清楚。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山大学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
经过五年来的酝酿,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之所以用创作者身份来标志宗教文学史的书写对象,是因为我们以前的宗教文学研究由于界限不清而无法真正揭示宗教文学的本质;之所以用宗教实践活动来界定宗教文学史的书写对象,是因为宗教文学的创作是宗教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宗教实践这个角度出发,一些虽非宗教徒创作或无法判定作品著作权但却出于宗教目的用于宗教实践场合的作品也应当包括在内。这部分作品可以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宗教神话宗教圣传宗教灵验记,一类是宗教仪式作品。《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
从2009年开始,课题组先后与《武汉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作,开设《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宗教文学与文献研究》、《宗教文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专题专栏,意在推进中国宗教文学的本体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刊发了《中国宗教文学史》课题组的一组笔谈,题名为《重绘中国文学地图 建构中国宗教诗学》。这组笔谈是关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具有导论性质。
这里的七篇文章,一篇是对《中国宗教文学史》佛教文学部分的总体思考,一篇是《辽金元佛教文学史》中的一节,其余五篇是关于《先秦两汉宗教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道教文学史》、《唐代道教文学史》、《宋代道教文学史》、《隋唐五代佛教文学史》的具体构想。《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是一件填补学术空白的事业,其间充满着艰辛和困惑,我们迫切期望学界前辈和同道能提出宝贵意见,推进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研究。
吴光正(1969—),男,江西永丰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博士后,从事元明清文学和中国古代宗教文学研究。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珞珈宗教语言文学研究网”网站主编。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