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岳尚华
2010年7月,福建省福州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外。天空晴朗,十多辆铲车正在轰鸣中作业。墙壁轰隆隆倒塌在地,砸起一片尘土。很快,现场遍地狼藉。一些围观的村民却频频点头,脸上流露出欢欣畅快的神情。这是由城管、公安、联防等部门的人员组成的执法队在拆除违章建筑。前两年,在没有任何用地和报建手续的情况下,这片耕地被人用来建造库房。原本存着侥幸心理的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发生在小小村子里的事竟然被揭露了!
相同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不管是多偏僻的地方。这每每让非法占用土地者提心吊胆。国土资源部门是怎么查出这些情况的?什么时候查的?这要归功于国土资源卫星了。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上的图斑,能精确反映每块新增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及矿产疑似违法情况,为土地执法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依据。
依据卫星进行土地执法检查,是科学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实际应用的代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土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资源持续利用,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撑。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对有效管理国土资源、促进找矿勘探重大突破、保障国家能源矿产与土地资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与减灾防灾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十六大以来,国土部十分重视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国土资源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国土资源科技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获得了40多项国家科技奖,其中一项特等奖。卫星技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重要科学技术也取得重要进展。
卫星技术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它可以高效、快捷地收集国土资源方方面面的信息,对国土资源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高效服务和有效监管。我国在国土资源监测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技术近几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第一颗国土资源卫星。虽然我国的卫星技术才刚刚起步,但已突破了国土资源卫星应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7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卫星应用发展规划(2009-2020年)》,确定了建设国产业务卫星体系、发展业务化应用能力的战略目标,将资源一号02C卫星确定为首发业务卫星,提出了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建设国土资源业务卫星体系的思路。
2011年12月22日,国土资源部牵头研制的首颗业务卫星资源一号02C卫星成功发射。02C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的转变,也开启了我国民用卫星发展的新路子。
2012年4月18日,卫星正式交付国土资源部,标志着02C卫星正式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目前,卫星在轨运行良好,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矿山开发现状监测、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境外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
为充分发挥02C卫星的作用,我国开展了卫星技术项目研究,如卫星应用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高分辨率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它们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国产卫星产业化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一是通过实施“基于国产卫星的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动态监管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成了部级矿山开发现状监管中心节点、应用监测中心和1个省级查验中心,建立了集卫星轨道预测、数据快速处理、野外核查与矿山遥感监测“一张图”为一体的矿山开发现状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系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服务和应用调查能力,为国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通过实施“基于国产卫星数据的土地利用宏观监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完成了BJ-1、HJ-1A/B、CBERS-02B中分辨率数据自动匹配等3项预处理关键技术、多任务并发控制等2项并行批量协同作业关键技术,编制了4个技术规定,开发1套土地利用宏观监测系统,搭建了5个省级宏观监测应用示范系统,建立了我国土地利用宏观监测应用技术体系和运行模式,为宏观决策和土地管理提供更现势、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
国土资源高分应用示范系统建设进展顺利。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作为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土资源部承担高分专项国土资源卫星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国土资源高分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先期攻关研究,突破了国土资源卫星应用相关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国土资源高分应用示范原型系统,并在示范区得到了初步实验应用。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启动的首批重大科学工程,它开展一系列地球探测科学研究。一是取得了一些新认识,证明陆壳巨量物质深俯冲至地幔,发现来自深地幔的新矿物,提供深部精细结构构造,发现了极端条件下微生物新家族并培养活体。二是创造了全新的硬岩深孔钻探技术,提高钻进效率近一倍,岩心采取率达85%。三是取得了丰硕可靠的变质岩区系统测井资料,填补了我国变质岩区测井空白,为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首次完成我国结晶岩区三维地震和三分量数字地震探测,揭示了精确的地壳结构,为我国结晶岩区树立了第一把地球物理标尺。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是中国大陆首次围绕地震灾害进行的科学钻探工程,主要任务是在汶川大地震震区,以探索地震机制和提高地震预报预警能力为目的,在龙门山断裂带先后实施4口科学群钻。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丰硕成果。一是首次建立了全国大地电磁标准网。二是首次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和地壳78种元素精确分析系统。三是初步确立了深部“第二找矿空间”矿产勘查的现代技术方法体系。四是探索建立了中国大陆深部探测技术体系。五是自主研制了新一代地应力测量装置。六是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获得重大突破。七是深部数据处理和模拟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八是取得一大批重大科学发现。研究成果为建立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提供依据,为开展地壳探测工作做好了理论、技术、组织、机制和人才等方面的准备。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围绕矿产资源科学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等7项973项目,重点开展地学基础研究;《中西部大型矿产基地矿综合勘查技术与示范》等8项支撑计划项目,重点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示范攻关研究;《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等6项863计划项目,重点开展勘查技术开发与研制。这些项目的开展极大提升了我国地质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水平,为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土资源科研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科技支撑与基础条件平台。而相关人才的培养更是科技发展的有生力量。十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研基地、国际研究中心等为核心的创新基地体系;通过科技项目、科研基地和人才技术,不断选拔、培养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了一批科技人才。
目前,国土部系统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家,国际研究中心1家,国际大型仪器共享开发基地1家,部级重点实验室69家,部级质量监督检测中心49家,部级野外科研基地84家。
同时,科研仪器、装备显著改善,拥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0多台(套),服务能力、共享程度大幅度提高。激光拉曼光谱仪、高分辨离子探针、激光显微探针微区测年系统等先进的分析仪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HC-2000氦光泵磁力仪、直升机频率域航电等国际领先的大型航空物探设备,高分辨率地震探测仪器、新型航摄相机和高精度定位系统获取了海量地球物理勘查、遥感调查数据,为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矿产调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有1000人进入国家非营利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大陆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等5个优势学科群,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土地以及国土资源管理支撑队伍的科技能力逐步增强。地方国土资源科技力量、行业科技队伍承担了大量土地调查、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相关科研任务。
涌现出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中青年科技人才。14人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7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3名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优秀青年人才得到培养,部“百人计划”共遴选106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遴选157名青年科技骨干,覆盖26个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他们已成为国土资源科技工作的骨干力量。
十六大以来,为加快国土资源科技的规范化发展,国土资源部创新了科学技术管理机制,为国土资源科技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积极、协调的环境。为规范国土资源管理,保障技术支撑,加强了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围绕国土资源领域标准的研制、开发、管理、咨询、宣传、实施等开展一系列活动。
创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完善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领导决策机制:2009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22号)和《关于将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调整为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对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导小组和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加强了对国土资源科技工作领导和宏观指导。地方省厅相继建立了国土资源科技领导小组和咨询机构,健全完善了地方省厅科技领导体系,建立了省部国土资源科技统筹协调与定期联系制度。
二是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机制:编制国土资源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谋划和战略部署;建立科技项目年度计划制度,统筹推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
开展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包括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的规划、计划;建立并完善国土资源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制修订国土资源标准;监督标准的实施情况。
另外,自十六大以来,在国家科技奖和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国土资源部共获得国家科技奖4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其中,2011年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项。
自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贯彻落实中央对外开放方针政策,按照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服务的指导方针,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在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培训引智、港澳台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土资源国际合作格局,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土资源科学和技术进步是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破两难、促转变”的重要保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程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大力建设科研基础条件平台、质量监督检测、标准化、卫星应用、科普五大科技支撑体系,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推广和应用一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相关领域勘查技术方法,国土资源管理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和引进一批地质找矿和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和仪器设备,地质找矿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和发展一批重点实验室、野外科研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攻克一批重要地学理论,国土资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呈加速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前沿技术领域呈现群体突破态势,学科交叉速度加快,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全球正步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土资源科技工作要努力为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服务,迎头赶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