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软新闻成为中国媒体灰色地带

2012-04-07 08:07
环球时报 2012-04-07
关键词:新闻界有偿版面

美国《纽约时报》4月3日文章,原题:在中国新闻界,花钱能买到最佳报道

 外界都知道中国会审查政治敏感的新闻报道。但它很乐意让吹捧西方和亚洲企业的新闻出现在印刷和广播媒体上,只要价格合适。

想要让你们公司首席执行官的介绍出现在中国版《时尚先生》上吗?每块版面需要2万美元。需要让你们公司的高管上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吗?每分钟4000美元……尽管中国法律法规禁止有偿新闻,这种行为却广泛存在,许多报社和广播公司甚至还制作了报价单,标明新闻销售价格。尽管西方公司和许多中国记者都不愿讨论此事,但公关机构和广告公司有时却令人惊讶地坦白自己作为购买宣传报道的中间人角色,在中国这被称为“软新闻”或“有偿新闻”。

某知名全球公关公司承认,会向中国媒体付钱以购买对某些客户的报道。该公司负责人对有偿新闻一事颇为坦白,“如果你想增加媒体曝光率,很简单。我们有很多渠道,能让你的公司出现在电视节目、顶级杂志和报纸上。”某时尚杂志经理表示,他们定期刊登软新闻专题,实质就是伪装成新闻的广告。

媒体专家及中国新闻工作者痛斥遍布媒体的有偿新闻现象。有学者表示,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行为发生在新闻界要比其他领域恶劣得多,因为人们会感到没什么值得相信了。

当然,并非中国媒体上出现的所有公司介绍都是花钱植入的。即便如此,在接受新闻报道源款项的规定方面,中国媒体机构比许多西方主流媒体宽松得多。

模糊边界的不单是中国,欧洲、日本、拉美甚至美国的媒体也冒险进入灰色地带,鼓励企业支付记者旅费或为正面报道埋单,或用广告换取新闻报道。但其他国家都不像中国这样普遍和猛烈。这也让中国的企业高管们感到沮丧。上海一名投资者说:“假如我的公司得到了治疗癌症药方,若没大红包的承诺,我仍请不到任何记者来参加新闻发布会。”

对美国的跨国公司而言,如果直接给中国记者、编辑或制片人钱,而非购买(广告)版面或节目时间,就可能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中国法律。但分析人士说围绕这一领域的资金太多,且相关法律在中国鲜有执行。政府只是偶尔发布警告,但通常会被忽视。▲(作者大卫•巴尔博萨,伊文译)

猜你喜欢
新闻界有偿版面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实行工业企业取水权有偿取得势在必行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