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效能感与师生交往水平研究

2012-04-07 17:10张晓晨张潮李树刚
关键词:民族心理教育

张晓晨 张潮 李树刚

学生效能感与师生交往水平研究

张晓晨 张潮 李树刚

通过对海南民族地区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压力的来源和学习态度、师生交往等情况,发现生活环境和文化差异对学生的自信和成长影响很大。尊重差异并且提高师生的文化适应力对帮助学生顺利成长至关重要。

民族教育;文化适应;压力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人生态度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在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形成的。学校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33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动力、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等原因所导致,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各种表现和反应的内在含义,尊重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成长。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海南省五指山、陵水、乐东、昌江等民族地区的8所学校的部分中学生(52%)、高中生(16.1%)和中专生(31.8%),其中男生占 56%,女生占44%,汉族学生占55.8%,黎苗族学生占44.2%。参加调查的学生的班额分别为30-39人(30.9%),40-49人(17.5%),50 -59 人(41.7%)和 60 人以上(9.9%)。我们选取设计了民族地区学生自信与压力水平调查问卷,主要了解民族地区学生的压力感受情况,自信与交往情况和互动与自我评价等情况。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压力感受情况。

压力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部分民族地区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有83.2%的民族地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感觉有心理压力,45.3%的人压力很大。压力过大会使学生长期处于焦虑、疲惫的状态,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创造性,降低学习效率,并且压力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调查中发现,学生最主要的压力分别来自学校(38.7%),自身(31.1%)和家庭(23%),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应付学习任务与考试(73.9%),在即将得知考试结果前,有57%的学生会感到十分焦虑或不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育环境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兴趣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目前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吻合,课程内容对学生生活经验和需要的适切性差,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和生存的需求。有需要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学生的需要,则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教育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支持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的需要,给学生真实的、全面的、实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民族研究理论发现,族群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口数目方面,更深层次的主要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间的文化理解和适应是有效教育实施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尊重当地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和文化选择权,解决学校课程与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相冲突的问题,减少因文化差异给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上带来的不利影响。[2]3调查还发现,在家里,民族地区父母给学生的压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因人而异,38.3%的学生是压力越大,学习成绩越好,31.1%的学生正相反,压力越小,学习成绩越好,还有25.7%的学生是压力越大,学习成绩越差。如果感到压力,78.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2.6%的学生会保持现状,不予理睬,还有少部分学生会焦虑不安,觉得自己没用(5.4%)或害怕竞争,逃避现实(3.6%)。考试前,85.7%的学生常常感到还需要再充实一些知识,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57.8%的学生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如果考试分数低,41.7%的学生不愿把自己的确切分数告诉任何人。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警觉,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提高学习效率。然而,过重和过于持久的压力刺激,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体验或行为反应。[3]11如果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那么过大的压力就会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难以放松,逐渐变得缺乏热情,自闭,生活单调、枯燥。过大的压力往往也是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其后果往往导致周边冲突和师生关系恶化,给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习的成功与否在某种意义上还取决于目标和自我期望值的大小。应该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较高的期望,努力发展他们积极的自我观念,针对他们的学习困难加以适当辅导,强化他们在学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文化适应能力,增进其学习效果。[2]7同时,学习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态度可以决定成败,因为态度决定了投入情况,而投入又决定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我们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适当调整学习目标。[1]38当面对压力时,我们应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出现的问题,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克服学习、情感诸多心理压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2.自信与交往情况。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尊重程度,是人格结构中起驱动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激发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诸变量作用下获得并形成能力。[4]218根据社会学的观点,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对自身价值良好的总体感受,从而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父母职业地位较高的学生相对而言可能会较其他学生有更多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被他人接纳,[5]1297也能更好地接纳自我,形成较高的自信水平。而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家长的社会职业地位和知识水平较低,青年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自尊心又强,因此他们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向外泄漏,遇到不熟悉的人和事物倾向于回避或保持沉默,许多有益或挑战性的活动都较少参与,这样在很多场合和关系中就表现出自信心的缺乏。调查显示,有36.6%的学生在和同学交往中缺乏自信心,39.7%的学生在和教师交往中缺乏自信心,38.4%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24.6%的学生在参与文体活动中缺乏自信心,11.6%的学生在参与劳动中缺乏自信心,32.1%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自信心。学习过程中,他们明显的表现为特别敏感,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困难和不足。封闭性心理使人固步自封,缺乏面对新事物的心理准备,缺乏不断开拓的心理追求。然而,在外在形式表现为“内向”并竭力掩饰自我的背面,民族学生的内心其实充满了渴求,他们希望了解和尝试新鲜事物,希望参与各种社会交往。[6]32然而,他们经历的由闭锁性和孤独感所造成的内心矛盾以及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往往使他们封闭性的心理特征变得更加突出,思维活力受到制约,应变能力较差,进取心、创造性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导致他们在和同学与老师的交往中变得不太适应。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害怕和比较严格的老师交往,自卑和自卫的心理占了上风,放弃了在交往中学习进步的机会,性格发展渐渐趋于内向。对于民族地区的教师,培养和保持温和、宽容的态度,善意和欣赏地对待学生是鼓励学生进步、增进师生情感的重要因素。当学生获得进步、面对自己擅长的事物时就会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与热情。黎族学生从小参与家庭生产生活劳动,能歌善舞,因此在文体和劳动方面自信心较强,充满自豪感。在访谈中得知,他们的表演节目经常获得省级甚至国家级奖项,这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荣誉感,对提高各方面的自信心大有帮助。教师应利用这一资源从鼓励学生的强项入手,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励他们突破学习上的障碍获取进步。学习上的主动和进步会使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改善人际交往的被动局面,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命运的能力、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职责所在。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7]91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成长,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不同地域为不同民族提供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性格。民族学生所居住的偏僻、闭塞地区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民族学生的心理,学生家庭的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增长了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倾向于离群索居,沉默寡言,不敢与人交往,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导致人际关系失调,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心理落差较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源于他们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和由此导致的封闭心理。[8]79调查中发现,海南民族地区各个思源学校把学生整合进城读书之后,环境的变化使他们面对着适应问题的挑战,现代化对他们的要求和挑战与他们对现代化的渴望和滞后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积极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放任自流,逃学厌学,甚至发展成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的行为。这种不良后果的产生除了学生品行因素和教育缺位之外,他们在学习上的无为和缺乏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他们外出读书,处在他们觉得存在心理隔膜的生活环境里,把学习上的疑问和困难留在内心深处,丧失希望,形成了因环境而导致的后天自闭,[6]32这种绝望的发泄最终以一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损害了社会,也损害了自己。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一定要掌握民族历史知识,细心观察和研究民族心理,只有和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相融相知,才能搭建对话的平台,开展有效的教学,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3.互动与自我评价。

自尊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的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总体感受,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个体自尊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调查显示,有71.4%的学生在交往中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81.2%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很注意周围的人。环境中家庭因素在自尊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自己的认识水平、志趣追求、言谈举止、道德情操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继而影响子女的自尊水平。家庭环境的温馨和睦,父母间关系的融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以及父母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都对孩子的人生目标、自尊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1296在访谈中了解到民族地区的学生为了抵御偏见特别敏感和容易冲动,学校中时常会发生地域性的群体事件,师生间、学生间行为妥当与否、态度和语言恭敬与否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关系密切。据学生反映,父母间关系的不够融洽和争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使他们常处于担惊受怕和缺乏安全感的焦虑之中。学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处境,减少他们的忧虑。民族地区艰苦的生存环境为后代留下了重群体重合作的优秀传统,家族中的长者们经常借助各种家族事件和传统活动把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这些活动和教育加强成员间和后代的群体意识和传承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在学生中的个体意识有所显现,合作精神趋于淡化。调查数据显示,有63.4%的学生懂得如何与人合作,64.3%的学生经常为他人着想;在遇到困难时,63.8%的学生认为周围有很多人会给予帮助,82.6%的学生表示在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会给予帮助。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利于独立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是合作精神的淡化降低了学生人生成功的几率,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高效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调查还发现,随着学生对外接触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面也越来越广。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影响下,学生的个人品质与特点也呈多元趋势,有37.1%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属于梦想型的人,26.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吃苦型的人,还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享受型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环境和生活改善多年来依靠国家的民族政策扶持,这使得民族地区成员缺乏通过个人奋斗而积累的底蕴,同时缺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磨练,因此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人格塑造也不完整,使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和内在的修养出现缺陷和偏差。调查显示,有27.7%的学生对他人的缺点缺乏忍耐性,32.1%的学生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不善于表示感谢,25.9%的学生认为别人给予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为促进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目前国家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政策是免除学费并给予生活补助,使民族地区学生在经济上和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有了质的变化。然而在一些学校的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平时不上课,只有在发补助的时候来学校领钱,还有学生故意破坏学校的生活基础设施,使得教师和领导困惑不解。关于这一类问题的出现,有资深专家研究认为,如果对贫困地区资助的方式不当,善意的举动也会造成贫困学生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由于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但却感到是在接受施舍,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自卑心理加重。也有少数贫困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由于社会的不公所造成,是由于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欠缺造成了他们的落后,因此心里感到不平衡,认为受到社会的资助是天经地义的。[9]61针对这种情况,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在用爱心对待学生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增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教育他们学会感恩,摆脱心理失衡,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既保持自尊自强,又保持自信自立。

三 结论

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和不同的刺激,理论上来讲,少数民族教师在对本民族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其工作效率应该更高。在面对本民族的教师时,学生更容易交流,更有亲近感、信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得少数民族教师也更容易体会民族学生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困惑,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需要加强在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学习,提高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祛除文化偏见,尊重多元文化,采取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的态度和方法。[2]6教师应把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作为自己的天职,重视学生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适合于他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辉。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必须提升师资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民族地区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正如发展纲要所强调,今后要创新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补充机制,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使优秀教师到能够留得住,巩固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1]陈振华.积极教育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3):27-41.

[2]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 -7.

[3]胡芳君.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付海荣,陈学彬,等.医学新生家庭因素与自尊的相关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7):1296-1298.

[6]王贵生.民族学生学习心理与民族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32 -33.

[7]马进,邢海燕.甘肃省少数民族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4):90-92.

[8]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1):78 -82.

[9]叶清.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现象透视及自我调适[J].教育学术月刊,2009(8):60 -62.

Survey on the Students'Efficacy and Teacher - student Relationship

Zhang Xiaochen Zhang Chao Li Shugang

Through a survey on th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we get to know the source of their pressure,their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etc.We found tha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strong influence to the students’confidence and development.Respect the difference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cultural adaptability will be a great help and is essential to the students’healthy development.

national education;cultural adaptability;pressure

G645

A

1672-6758(2012)03-0029-3

张晓晨,博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美国·纽约。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教育。邮政编码:10031张潮,副教授,海南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邮政编码:572022李树刚,讲师,海南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邮政编码:572022

海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师生关系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1-62

Class No.:G64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民族心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们的民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元民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