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明,张玉侠,王福顺,张立荣
(1.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2.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遵化064200)
冀东山区遗传代谢病筛查高危儿童110例结果初步分析
赵立明1,张玉侠2,王福顺1,张立荣1
(1.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北迁西064300;2.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遵化064200)
遗传;代谢;儿童
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冀东山区多家医院与石家庄圣元惠仁临床检验所合作,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110例高危儿童进行血、尿串联质谱分析,筛查遗传代谢病。现对确诊的13例患儿的资料及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110例,均来自冀东山区多家二级医院,男性85例,女性25例,年龄3d~12岁。其中年龄<1岁者76例,1~3岁28例,>3岁6例。所有检测均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遗传代谢病的高危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呕吐、惊厥、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黄疸,实验室检查结果出现酮体阳性、酸中毒、低血糖、高氨血症、血乳酸增高,经一般治疗不缓解或反复发生。16例患儿同时具有2项或2项以上症状。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对于所有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进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血氨、血乳酸、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检查。血标本采集用干血滤片法,空腹手指或静脉抽血,滴于专用血滤纸片上,共采集4个血斑。要求血斑直径>8mm,血滴自然、均匀渗透纸片;血斑无污染,自然晾干后封存于塑料袋内。尿采集用晨尿滴于专用尿滤纸片上,自然晾干后封存于塑料袋内。3d内由专人送检。检测应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Quattro micro API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采用定量分析进行筛查。
1.2.2 影像学检查:49例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
1.3 筛查疾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疾病、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和有机酸代谢疾病三大类47项遗传代谢疾病。
2.1 病种分布:110例高危儿童经血、尿串联质谱检测筛查最后确诊遗传代谢病13例,总筛查阳性率11.8%,男性9例,女性4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38.5%),丙酸血症2例(15.3%),戊二酸血症Ⅰ型1例(7.7%),苯丙酮尿症1例(7.7%),线粒体脑肌病1例(7.7%),生物素缺乏1例(7.7%),尿素循环障碍1例(7.7%),糖代谢障碍1例(7.7%)。
2.2 发病年龄:13例阳性患儿中新生儿期发病3例(23.1%),1个月~1岁发病6例(46.1%),1岁以上发病4例(30.8%)。
2.3 临床表现:13例阳性患儿中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者5例(38.5%),惊厥者7例(53.8%),昏迷者2例(15.4%),喂养困难或呕吐者8例(61.5%),重度营养不良者5例(38.5%),肝脾肿大者1例(7.7%),黄疸或皮疹者3例(23.1%),肌张力异常者4例(30.8%),心、肝酶学异常者6例(46.1%),高血氨者1例(7.7%),空腹低血糖者1例(7.7%),代谢性酸中毒者8例(61.5%),头颅CT或MRI异常者4例(30.8%)。
遗传代谢病也称先天性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多种代谢缺陷,系由于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异常代谢物的蓄积或生理必需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串联质谱技术通过高效、快速分析干血纸片上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结合气相-质谱尿有机酸检测,一次实验能同时检测包括氨基酸、脂肪酸及有机酸等多种疾病,有助于遗传性代谢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应用,部分发达国家已应用于新生儿常规筛查[2]。
通过串联质谱技术对本地区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110例进行筛查,发现8种疾病共13例(11.8%),阳性率略高于相关文献报道[1,3-5]。考虑原因:首先本研究样本较小,非实际大样本筛查造成病例高选择性;其次为地域因素,本研究患儿均来自冀东北部山区,长期处于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口流动性差,近亲、区域内小范围婚姻繁衍后代现象较为严重[6]。遗传代谢病虽然单种疾病发病率低,但病种繁多,表现复杂,个体差异大,本研究中13例遗传代谢病患儿诊断有机酸血症8例,推断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病种中有机酸代谢异常所占比例大,与宋茂媛等[3]研究结果相一致。遗传代谢病多数婴幼儿期起病,进行性加重,部分患儿急性起病,病情重,起病时以急性代谢性脑病、心力衰竭、肝衰竭等急性危重症为临床表现。本研究中1岁以下发病婴幼儿占9例(69.2%),且起病急,变化快,预后多不良,与文献报道一致[7]。虽然遗传代谢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同类遗传代谢病可能具有相似的首发症状。本研究诊断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中3例以呕吐、营养不良为首发症状,另2例以惊厥起病,而13例中喂养困难或呕吐者8例(61.5%),惊厥者7例(53.8%),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者及营养不良者5例(38.5%),黄疸或皮疹者3例(23.1%),均为常见的非特异性表现。确诊13例患儿实验室检查提示代谢性酸中毒者8例(61.5%),心、肝酶学异常者6例(46.1%),高血氨者1例(7.7%),空腹低血糖者1例(7.7%),并且反复发生且不易纠正。所以,对于一些不易诊断的危重症患儿,表现出难以解释的某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呕吐、惊厥、黄疸、营养不良)[8]及不易纠正代谢障碍表现时,需警惕遗传代谢病。
对所有考虑遗传代谢病的儿童均应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血气、血乳酸、血氨等测定,遗传代谢病诊断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能帮助选择进一步的检测项目,并在确诊前即采取最有效的对症治疗[9]。实际临床工作中,对高危儿童进行串联质谱筛查有一定难度,部分患儿家属不愿意提供家族史及相应病史,常需反复解释方能配合检查与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家属因经济等原因治疗依从性差,部分家属拒绝医务工作者随访,需引起社会及医务工作者更多重视及关心。
综上所述,冀东山区遗传代谢病检出率较高,临床医师及家长应提高对非特异性症状遗传代谢病的认识,积极采用串联质谱法进行遗传代谢病检测,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已证实部分遗传代谢病患儿通过早期诊断和相应治疗可使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改善远期预后,降低病残率、病死率,同时还能减少医患矛盾,减少家庭、社会负担。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及出生前治疗,可避免、减少患病儿童出生。
[1]谢利娟,朱建幸,朱晓东,等.经高危筛查发现的遗传代谢病15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31-34.
[2]KASPAR H,DETTMER K,CHAN Q,et al.Urinary amion acid analysis:a comparison of ITRAQ-LC-MS/MS,GC/MS,and amion acid analyer[J].J Chromatogr B,2009,8(20/21):1838-1846.
[3]宋茂媛,刘长云.串联质谱分析在潍坊地区遗传代谢病诊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1):47-49.
[4]ZHANG Y,YANG YL,HASEGAWA Y,et al.Prenatal diagnonsis of methmalonie aciduria by analysis of organic acids and totai homocysteine in amnintic fluid[J].Chin Med J(Engl),2008,121(3):216-219.
[5]SHIGEMATSU Y,HIRANO S,HATA I,et al.Newborn mass screening and selective using elctrospray tab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Japan[J].J Chromatogr B,2002,776(1):39-48.
[6]王福顺,赵立明,王红芳,等.应用串联质谱筛查法诊断遗传代谢病8例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0):1224-1225.
[7]封志纯.婴儿期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生化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0(23):1558-1560.
[8]朱晓东.19例危重患儿遗传代谢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6):542-544.
[9]靳绯,刘红,翁景文,等.NICU中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1):47-49.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25.8
B
1007-3205(2012)12-1484-03
2012-04-06;
2012-07-10
赵立明(1977-),女,河北迁西人,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儿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2.048